我們常說:家是避風港,父母是我們堅實的依靠。 而現(xiàn)實生活中—— 有些家庭,因為種種原因,成為了傷害的源頭; 父母的行為,有時也會成為孩子心靈深處的創(chuàng)傷。 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很多文章都在傳遞一種聲音:原諒才能往前走。 但今天,我們想聊聊不一樣的觀點: 面對有毒關系,作為子女的你,「不原諒」也是一種選擇。 原諒還是不原諒? 先講一個故事。 小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到大都是被忽略的那個。 好不容易等到大學畢業(yè)工作以后,她開啟了獨居,終于遠離父母的責備和不公平的待遇。 小茹一度以為自己都要忘掉過去的不愉快經歷了,然而好景不長,家里發(fā)生的大小事還是時不時刺痛到她。 弟弟的生日比小茹早一周,按照每年慣例,都會辦得隆重。 去年他生日,父母提議搞個生日派對,小茹忙前忙后,讓親戚朋友都玩得開心; 可到了一周后,家里人都忘記了她的生日,最后還是她主動提醒,父母才搪塞:這段時間忙,就當前面派對一起過了。 被忽視的感覺刺痛了小茹,但她安慰自己:反正只是普通生日,就當一起過了。 不久前,小茹在職場上表現(xiàn)出色,獲得了晉升機會,但需要出國學習半年。 父母得知后堅決反對,認為女孩子不需要這么拼,尤其這個節(jié)骨眼上,弟弟要結婚了,大小事務都需要小茹來操持。 這一次,小茹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還差點跟他們吵起來。 沒想到,父母聲淚俱下,說小茹從小就懂事聽話、長大后也爭氣,不需要過多操心; 現(xiàn)在他們年紀大了,正是需要她的時候,如果她不在身邊,萬一有事怎么辦。 面對父母的情感攻勢,小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私。 于是她再次選擇妥協(xié)和原諒,放棄了出國的機會。 但接下來發(fā)生的一件事,讓小茹感到徹底的失望。 父母要求她出資10萬元支持弟弟買房,小茹提出這已經是自己的全部存款,能不能只出5萬。 在家族聚會上,父母公開指責小茹不孝,甚至威脅說如果她不全額出資,就讓她永遠不要回家。 弟弟也站在父母一邊,對她的拒絕表示不滿。 后來小茹才知道,原來這一方面是支持弟弟,另一方面是為了徹底打消自己出國的念頭,先把她的錢拿走。 小茹沒想到—— 自己長久以來的包容、試圖和解,換來的卻是他們如此自私的姿態(tài)。 最深的恐懼:害怕失去關系 這樣的場景,其實并不少見。 特別是在跟原生家庭的關系糾纏中,一個共同現(xiàn)象是: 長大后的孩子,意識到了父母的忽視與傷害,并且這種模式仍在關系當中繼續(xù)。 但作為子女,我們會表現(xiàn)出矛盾、別扭的姿態(tài):
一方面,這跟我們的集體文化有關。 在過往的教育當中,和父母對抗、揪著他們的過錯不放,意味著作為子女的我們是一個「壞人」。 另一方面,選擇原諒背后,藏著一個孩子最深的恐懼——害怕失去關系。 在小茹的故事里,她從小就沒有得到過父母的重視。 而對一個孩子來說,跟父母的關系是一個人生命中最早、最深刻的關系之一。 當TA在這段最基本的關系中,沒有得到愛和關注時,這種渴求并不會結束。 對于父母的依戀,仍然會驅使她尋求與父母的鏈接。 假設「不原諒」的話,那么小茹跟父母的關系可能會就此僵住,這對小茹來說,是更痛苦的一件事。 于是我們往往是在「認知層」過早地決定原諒,把還沒來得及處理的憤怒和痛苦壓抑到了潛意識層。 假借原諒的感覺,來掩蓋未被解決的傷害和憤怒。 最終目的,是為了維持關系。 但小茹選擇和解,如愿維持了關系嗎? 情況剛好相反,對方并沒有意識自己行為的錯誤之處,反而還變本加厲了。 這幾種情況,別輕易原諒 事實上,在一段持續(xù)有毒、不對等的關系中,「輕易原諒」是一種對自己的暴力。 對小茹這樣的人而言,最難的一點是—— 正是因為沒有被好好對待過,所以TA們往往分不清楚哪些情況可以原諒,而哪些情況下是在假借「原諒」來掩蓋問題。 如果你也存在類似困擾,以下列舉了3種常見情況,來幫助識別。
持續(xù)的否認與忽視是情感上的冷暴力,他會讓人覺得自己的存在和感受被無視。 小茹的經歷里,小茹的父母對她的需求充耳不聞,即使她為家庭付出更多,父母的關注點依舊不在她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輕易原諒只會讓傷害繼續(xù);而不著急和解,是對自己尊嚴的堅守。
情感綁架往往以愛的名義進行,卻是一種情感上的剝削。 我曾經見過這樣一個案例: 阿茵在成長過程中常年經受著父母的責罵,結婚后阿茵終于搬出去跟丈夫住。 有一次因為遠房堂姐帶著孩子來阿茵所在的城市玩,母親沒有事先說明,直接答應了堂姐去阿茵那邊暫住一周。 就在阿茵提議去賓館比較方便時,電話里面迎面而來的就是母親長達半小時的訓斥—— 讓她丟面子、自私「都是家里人,就幫這么一個忙本來就是應該的」。 這種情感勒索讓阿茵陷入了兩難境地: 要么犧牲自己的需求滿足母親的期望,要么堅持自我而面臨母親的責備。
如果你在一段關系中感受到疲憊和心力交瘁,那么它就是一個信號,提示你需要停止繼續(xù)消耗自己的情感和精力。 在小茹的經歷里,她不斷嘗試原諒和理解,但這種努力只換來了更多的傷害和痛苦。 她的內心充滿了掙扎和矛盾,強迫自己原諒只會讓她的心理狀態(tài)更加惡化。 在這種情況下,不輕易原諒是對自己的一種救贖,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恢復和重建內心的力量。 比起原諒,更重要的是…… 前面說了這么多,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我們面對父母的傷害時,往往容易陷入一種狀態(tài): 急于替對方辯解,試圖找到他們行為的合理性。
事實上,這不是善解人意,而可能是對父母天然的「認同」和「忠誠」—— 孩子用「自我忽視」,來延續(xù)父母對自己的忽視。 這時有必要告訴自己: 停一停,不必著急為他們辯解,和自己待一會吧。 當我們停止為父母辯解,便有空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充分地理解自己的處境、分辨愛和傷害、以及學會自我關懷。 但困難的地方在于: 就像之前說的,很多被錯誤對待的孩子,并不知道如何分辨,更別提自我關懷。 他們需要一個好的客體,一個安全的空間,持續(xù)地探索。 這里我想繼續(xù)分享前面阿茵的故事: 阿茵后來找了心理咨詢師,慢慢探索出一個分辨的視角——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個孩子,你真的尊重和愛這個孩子,你會如何對待ta? “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委屈自己,去迎合親戚的需求” “任何要求,我會先征得孩子的同意” “如果孩子拒絕我,我也欣然接受,不會罵ta白眼狼” 這樣的練習過后,她第一次在跟父母保持界限上找到了底氣。 阿茵這種做法,其實是借由一個好的客體,對自己「充分關懷」。 也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先放到第一位,去理解和共情自己。 即便是走到這里,很多孩子還是會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改變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 于是他們還會一部分關懷自己,一部分去重復過去的傷害,以此不斷地尋求和解的機會。 但成功的是極少數(shù),很多和解注定是會失敗的。 當我們發(fā)現(xiàn),對方始終沒有給到真誠的反思、和具體的行動時,或許就要去面對他們「很難改變」的事實。 接受事實,并不意味著要原諒這些行為,而是理解—— 我們不要再把時間花在「改變對方」這件事上,而是將精力投入到「自我成長、治愈」中。 不是原諒了才能往前走,而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了,才能往前走。 當我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時,自然而然會生發(fā)出更多勇氣和力量去投入生活。 這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最重要的課題。 作者:飛魚,責編:陳輕輕。本文原創(chuàng)首發(fā):武志紅(ID:wzhxl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