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同時也是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學派“柏拉圖學派”,并建立了古希臘世界的第一所高等學府——雅典學院。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他的“洞穴比喻”。 洞穴比喻強調(diào)了柏拉圖的理念論,認為感官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人們需要超越感官,借助理性探索知識和真理。 以下語錄摘抄自柏拉圖《理想國》 智慧的奇特之處在于它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有好的謀劃,而好的謀劃顯然是一種知識。 人性非常復雜,每個人都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在評價一個人的價值時,不僅要關注他們在有權力時的表現(xiàn),還要考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和決策,以及這些行為如何影響社會和他人。 小孩子害怕黑暗,是因為他們還不了解黑暗。 在黑暗中,他們無法看見任何東西,也無法確定周圍是否安全。所以,他們害怕黑暗,因為黑暗帶來的未知感,讓他們覺得沒有安全感。 然而,成年人不同,他們有能力去探索未知,去理解黑暗的本質(zhì)。他們知道,黑暗并不是危險本身,它只是限制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無法看清周圍的事物。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時間帶走一切,長年累月會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運都改變。 時間帶走一切”既是一種無奈的現(xiàn)實,也是一種寶貴的啟示——讓我們懂得適時調(diào)整心態(tài),勇敢地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來! 柏拉圖認為,一個人的靈魂應該是理性領導、協(xié)調(diào)激情和欲望,激情支持理性并幫忙控制欲望,三個部分和諧共存,相互協(xié)作,從而構成一個平衡而完整的人格。這個時候,個人才是自己的主人。 好人之所以好是因為他是有智慧的,壞人之所以壞是因為人是愚蠢的。 何為好人?何為壞人?通常,我們對好人的定義是有一顆善良和正義的心,善于幫助他人,站得端、行得正,能夠維護正義和公平,路見不平可以拔刀相助。而壞人的定義不是說他們不會做好人會做的那些事情,而是他們會做壞事,如侵害他人利益、為了一己私欲陷害他人等。 沒有什么比健康更快樂的了,雖然他們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覺得那是最大的快樂。 音樂和體育協(xié)同作用可以使理性和激情得到協(xié)調(diào)。 教育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出生到二十歲,進行文藝和體育教育;第二階段從二十歲到三十歲,進行科學教育,科目包括數(shù)學、幾何、天文、和聲學;第三階段從三十歲到三十五歲,進行辯證法教育。 柏拉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張,兒童受學前教育應該愈早愈好。學前教育應以游戲為主。由公民身份的男女兒童的教育從音樂和講故事開始,禁止不健康的東西。 在柏拉圖的規(guī)劃中,所有的男女孩子10歲時都被送到鄉(xiāng)下去受教育,除識字閱讀外,還學習算數(shù)幾何。20歲時,進行第一次篩選,被挑選出來的青年要能將學過的課程加以綜合,以考察他們有無辯證法的天賦。 30歲時,把第一次挑選出來的人進行再次篩選,篩選出的人用五年的時間學習辯證法。35歲時再放到實際工作中鍛煉。50歲時接受最后考驗,從事管理國家事務并繼續(xù)研究哲學。理想國中最高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哲學王。這種教育貫穿一生,學習和實際鍛煉緊密結(jié)合。 最后 柏拉圖說:無論你從什么時候開始, 重要的是開始后就不要停止。 無論你從什么時候結(jié)束, 重要的是結(jié)束后就不要悔恨。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chuàng)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其中涉及到了柏拉圖哲學思想中的許多重要理念,涵蓋了政治學、哲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其中內(nèi)含的思辨精神以及對真善美的孜孜以求。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允許這一切發(fā)生,然后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盡力而為。 這,便是生活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