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由趙庚白原創(chuàng),復(fù)制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詳解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譯文:統(tǒng)治大國。猶如烹飪小魚。用好的政治措施治理國家,過世的天子諸侯大多數(shù)就是這樣治理國家的;不只是過世的天子諸侯大多數(shù)就是這樣治理國家。過世的天子諸侯治理國家不損害百姓;不只是過世的天子諸侯治理國家不損害百姓,帝王也不損害百姓。這兩類帝王均不在治理國家時損害百姓,因此以仁政治國皆被稱許。 下面分段注解: 原文:治⑴大國,若烹小鮮⑵。以道⑶蒞⑷天下⑸,其⑹鬼⑺不⑻神⑼;非⑽其鬼不神, 譯文:統(tǒng)治大國。猶如烹飪小魚。用好的政治措施治理國家,過世的天子諸侯大多數(shù)就是這樣治理國家的;不只是過世的天子諸侯大多數(shù)就是這樣治理國家。 注釋:⑴“治”治理;統(tǒng)治。《史記·循吏列傳序》奉職循理,亦可以為治,何必威嚴(yán)哉? ⑵“鮮”泛指魚類。 亦泛指鱗介水產(chǎn)。《老子》 治大國若烹小鮮。 ⑶“道”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蹲髠?/span>·成公十二年》:“天下有道,則公侯能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亂則反之。天下有道,則公侯能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亂則反之?!?/span> ⑷“蒞”臨視;治理。《易·明夷》 明夷,君子以蒞眾。 ⑸“天下”國家或國家的統(tǒng)治權(quán)。《韓非子·五蠹》 傳天下不足多。 ⑹“其”根據(jù)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rèn)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的。《孔雀東南飛》:“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⑺“鬼”祖先。又特指天子諸侯貴族已不在廟、壇、墠中享祭的遠(yuǎn)祖。《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⑻“不”〈形〉 通“丕”(pī)。大。(與“小”相對。形容體積、面積、數(shù)量、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詩·周頌·清廟》:“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span> ⑼“神”猶治(治理;管理;統(tǒng)治)。《孟子·盡心上》 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注 《孟子·盡心上》 ⑽“非”不;不是。《淮南子·修務(wù)》故美人者,非必西施之種。 原文:其神不傷⑴人⑵;非其神不傷人,圣人⑶亦不傷人。夫⑷兩不相⑸傷,故⑹德⑺交⑻歸⑼焉。 譯文:過世的天子諸侯治理國家不損害百姓;不只是過世的天子諸侯治理國家不損害百姓,帝王也不損害百姓。這兩類帝王均不在治理國家時損害百姓,因此以仁政治國皆被稱許。 注釋:⑴“傷”傷害;損害。《論語·鄉(xiāng)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⑵“人”民;百姓。《荀子·王制》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強(qiáng)奪之地。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奪之地者敵諸侯。 ⑶“圣人”君主時代對帝王的尊稱。西漢 · 戴圣 《禮記·大傳》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⑷“夫”表示近指。這;這個;這些。《論語·先進(jìn)》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⑸“相”治理。《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公鳥死,季公亥與公思展與公鳥之臣申夜姑相其室。 ⑹“故”所以;因此。《論語·先進(jìn)》 求也退,故進(jìn)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論語·先進(jìn)》 ⑺“德”善行;仁愛;仁政。《書·盤庚上》善行;仁愛;仁政。 汝克黜乃心,施實(shí)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 ⑻“交”俱;皆。《書·禹貢》 四海會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砥慎財賦。《書·禹貢》 ⑼“歸”稱許。《論語·顏淵》 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