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的美術館 # Vol. 248 石窟藝術 全文字數(shù):4977 閱讀全文需要約:15分鐘 石窟是一門綜合藝術,集壁畫、雕塑、建筑、歷史等于一體,欣賞門檻比較高。 石 窟 溯源 公元前3世紀自印度起源的石窟藝術,在公元3世紀左右傳播到了西域,隨后沿著絲綢之路,經(jīng)河西走廊,逐步傳入中原腹地,并在漢地掀起開窟造像的熱潮。中國成為世界上石窟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 佛教藝術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人形具象的佛造像 面容呈橢圓形,眉目端莊,鼻梁如劍一般高而長,頭發(fā)呈波浪形而有頂髻;身著希臘式服裝,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薩像有時帶胡須等。 秣菟羅佛像印度化的體現(xiàn) 佛像肉髻高圓,大眼瞼微睜低斂,鼻梁修長挺拔,上嘴唇較薄,下嘴唇梢厚,呈典型的印度美男子形象,著通肩式大衣,極為薄透,大衣好像濕衣狀緊貼軀干,身材修長,比例舒展勻稱,造型準確生動。其圓形背光紋飾繁縟精美,刀法細膩。 中國有四大石窟,分別是:甘肅敦煌的莫高窟(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而聞名);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以精致細膩的雕刻而聞名);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以古樸大氣的質(zhì)感而聞名);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以生動鮮活的彩塑而聞名)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龍門石窟 石 窟 龍門石窟 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歷史總是以它厚重的筆觸,描繪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卷。在河南洛陽,就有一處被歲月深深鐫刻的地方——龍門石窟。這座人類文明的瑰寶,以其非凡的藝術成就和深遠的文化內(nèi)涵,成為中華民族智慧與審美的瑰寶,吸引著無數(shù)慕名而來的朝圣者。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正南龍門山上,距洛陽市區(qū)約12公里,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F(xiàn)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全國首批5A級景區(q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這些瑰麗的國之瑰寶,令我們心醉神馳。 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分布在風景秀麗的伊水西岸。 但是由于長期的面臨自然損壞和人為破壞,龍門石窟已到了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德境地。許多大大小小的佛像早已身首異處,安詳和藹的佛臉被連頭撬走,看到造像留下斑斑斧痕,讓人無比痛惜。 龍門石窟是中國歷代 皇室 貴族發(fā)愿造像聚集地。北魏和唐朝的佛教造像反映出風格迥異的時代特征。北魏造像從早期的粗獷、威嚴、雄健,逐漸轉向為生活人像中來,趨向于活潑、清秀、溫和。造像堅勁質(zhì)樸,堅毅剛瘦,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 而唐代以胖為美的審美情趣催生了唐代佛像的渾圓豐腴,身寬體厚的特點,既繼承了北魏造像的優(yōu)秀技法,又汲取了漢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寫實作風,為佛教造像藝術的頂峰。 奉先寺 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也是最具代表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余米。據(jù)碑文記載, 奉先寺 石窟開鑿于唐高宗李治和 武則天 在位時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tài)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石窟 正中 盧舍那佛 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據(jù)說是來自 武則天 的生活原形。 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tài),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盧舍那佛 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tài)溫順虔誠,二 菩薩 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更加動人,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栩栩如生。 長期以來,龍門石窟造像受到巖體構造等地質(zhì)原因,出現(xiàn)大量風化、崩塌和脫落。另一方面,也是最嚴重的是人為破壞,歷史上的“毀佛滅法”,特別是經(jīng)歷了20世紀初的蓄意盜鑿劫掠。 龍門石窟 的大部分佛像早已傷痕累累、面目全非。實在令人痛心憤怒。 漫步在龍門石窟的古道上,你會看到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佛像,他們或坐或立,或笑或思,栩栩如生。這些佛像并非普通的石頭雕刻,他們是大唐盛世的見證者,是古代藝術家們用心血和汗水凝結而成的藝術品。 佛像 他們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道皺紋,每一片衣袂,都充滿了故事和情感。他們的目光深邃而慈祥,仿佛能看穿千年歲月,與你訴說著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故事。 這些佛像并非孤立存在,他們與周圍的石窟、洞穴、墻壁共同構成了壯麗的佛教文化景觀。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領略到中國古代藝術的魅力。每一尊佛像都仿佛是一個歷史的縮影,講述著龍門石窟的滄桑歲月和輝煌歷史。 夜晚的洛陽龍門晚的洛陽龍門石窟,如同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熠熠生輝,神秘而美麗。此時的石窟,不再只是靜默的石頭,而是被賦予了生命和故事的存在。 石 窟 流傳-新疆的克孜爾石窟 眾所周知,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經(jīng)西域(今新疆)傳入中國,必經(jīng)之路是河西走廊,因此,可以大膽猜想: 石窟藝術是沿著西域 > 河西走廊 > 中原的路徑發(fā)展的,起初是模仿,繼而慢慢與漢文化融合,最終形成獨具一格的漢文化風格的石窟藝術。 第8窟 主室前壁 飛天 石窟藝術傳入先到了新疆,在今新疆庫車為中心的龜茲國,開始了石窟的開鑿,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石窟第171窟券頂“天相圖”,中間華麗的人面鳥身形象即金翅鳥 克孜爾石窟的意義,不僅在于它是佛教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后的節(jié)點,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中國石窟藝術的新模式。走進克孜爾石窟,你會驚嘆于鮮艷的青金藍與石綠色構成的菱格形構圖,古代龜茲人在一個個菱形中繪制佛傳故事,一個個疊加排列在墻壁上,整齊而有秩序,仔細觀看,又會發(fā)現(xiàn)各有妙處,被后人稱為“龜茲風格”。 第8窟 主室劵頂 菱格故事畫 龜茲壁畫是中國佛教壁畫的起點,在它之后,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逐一興建,石窟藝術隨著佛教的東傳逐漸漢化,在魏晉開鑿的早期莫高窟洞窟里,雖然繪畫內(nèi)容已有所改變,但可以看到與龜茲石窟相似的青綠用色。在使用礦物顏料的壁畫上,所見的顏色很多都由附近的石土制成,可能你眼前的這些紅色線條,用的就是對面山上的紅土。如此一來,你在窟內(nèi)看到的精美繪畫與在窟外看到的遼闊天地,本質(zhì)上都是同樣的山石土塊,但前者卻在人類的改造下變成了一種精神象征。也正因為這種因地制宜,即便千年之后,我們?nèi)阅芸吹胶芏鄽埓娴谋诋嬌形醋冑|(zhì)。 克孜爾尕哈石窟第30窟后室甬道券頂?shù)娘w天 克孜爾石窟包括中心柱窟、大像窟、方形窟、僧房窟、龕窟、異形窟洞窟類型及由上述洞窟類型組合形成的多種洞窟組合形式。其中,最具特點的是中心柱窟和大像窟。 第8窟 洞窟形制 中心柱窟 石窟是佛教藝術的綜合體,由石窟建筑、雕塑、壁畫三位一體組合而成??俗螤柺叩袼埽饕圆世L泥塑、木雕、石雕等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佛、菩薩、天人等佛教內(nèi)容,與石窟建筑和壁畫融為一體,烘托出清凈、莊嚴的宗教氛圍。在藝術表現(xiàn)與風格上以本土和中原藝術為基礎,融合犍陀羅、笈多及薩珊波斯藝術的特點,形成了獨特的龜茲雕塑藝術風格,曾對我國河西地區(qū)及中原佛教造像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新1窟 出土文物 泥塑彩繪佛頭像 第77窟 后室右甬道 泥塑彩繪菩薩頭像 新1窟 后室正壁 泥塑彩繪涅槃佛像 克孜爾石窟作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影響廣泛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遺址,其壁畫藝術的形成與發(fā)展路徑,基于兩大因素:一是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蘊,二是以包容的姿態(tài)對外來文化進行兼收并蓄與融合??俗螤柺弑诋嫳容^多的受到犍陀羅、秣菟羅、笈多佛教藝術,以及波斯文化的影響。同時,中原文化的影響也很深刻。 第118窟 主室劵頂 伎樂天人 第8窟 右甬道外側壁 龜茲供養(yǎng)人 第175窟 主室正壁 金剛力士 第17窟 主室劵頂 菱格本生故事畫 第114窟 主室劵頂 菱格本生故事畫 第17窟 主室劵頂 薩薄燃臂引路 第27窟 主室前壁 聞法天人 眾多的樂舞形象構成了克孜爾石窟壁畫的獨特魅力,尤其是那絢麗的天宮伎樂圖,眾天神站在天宮欄楯之間,奏樂起舞,贊美佛陀。壁畫反映的樂器類型十分豐富,匯集了來自印度、中亞、西亞、中原及龜茲本地的樂器。 第38窟 主室左側壁 天宮伎樂 第77窟 左甬道劵頂 舞帛人 克孜爾石窟石窟壁畫中繪制了許多反映當時龜茲民眾生產(chǎn)和生活的場面,如犁地、牛耕、制陶和毛驢、駱駝馱運的情景,以及眾多著龜茲服飾的供養(yǎng)人和普通勞動者形象,使我們對古代龜茲社會生活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第38窟 主室劵頂 薩薄燃臂引路 第189窟 主室前壁 龜茲供養(yǎng)人 第171窟 后甬道右側壁 善愛乾闥婆及其眷屬 石 窟 石窟藝術的傳播脈絡 ▲佛教石窟東傳中國示意圖 從空間上講,石窟寺的開鑿,由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緣向河西走廊,由西北向中原,由北方向南方。 從時間上講,3世紀時,中國西域地區(qū)受犍陀羅風格的影響,開始開鑿石窟。 4世紀至5世紀,石窟遍布河西,形成氣勢宏大、光彩奪目的石窟藝術,促進了石窟藝術中“涼州模式'的形成,并逐漸波及至中原。 5世紀至9世紀,中國石窟開鑿達到極盛時期,完成了石窟藝術由龜茲模式(新疆克孜爾石窟)向涼州模式(天梯山石窟)、秦州模式(麥積山石窟)、再向平城模式(山西云岡石窟)、中原模式(河南龍門石窟)的轉變。隨著平城、洛陽先后成為北魏的政治中心,“平城模式”,“中原模式”又反過來影響著“涼州模式”。 石 窟 石窟的建造形制 石窟的建造,從規(guī)劃、選址到建筑設計、雕塑、裝飾等方面都以表達佛教教義為第一目標。但由于政治把太多的世俗功利引入佛教,使佛教原本的宗教純潔性日益庸俗化。 石窟為修行而設,包括生活與宗教兩種功能,因此在建筑形式上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居住窟;另一類是禮拜窟。中國石窟受本土文化和世俗化的影響,主要服務于信仰者的乞拜,禮拜窟占很大的比例,形制演變主要有以下5個類型:禪窟靜態(tài)空間、毗訶羅式的靜態(tài)空間、中心塔柱式的回旋空間、禮佛行進式空間、摩崖式的開敞空間。 禪窟 莫高窟285窟北壁 僧人坐禪修行的洞窟。禪窟主室為方形,正壁開龕塑像,左右兩側壁各開兩個或四個僅能容身的斗室,修行者在內(nèi)坐禪修行。 禪窟遺跡主要見于中國西北地區(qū)的新疆拜城、庫車一帶的龜茲石窟;吐魯番地區(qū)的石窟;敦煌、酒泉等甘肅石窟;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等地。 禪窟在較小的空間內(nèi),造成一種極具有神秘色彩的靜態(tài)空間,以增強禪僧觀像的氣氛。 大像窟 ▲云岡石窟第19窟(北魏) ▲云岡第13窟主像交腳菩薩及右手臂下的力士 正壁造大像一尊或三壁各造大像一尊。壁面雕干佛,或為多層列龕,窟頂刻飛天,有的后壁鑿有甬道。大像窟的目的主要用于禮拜供養(yǎng)。 塔廟窟 ▲莫高窟251窟(北魏) ▲云岡石窟第1窟(北魏) ▲云岡石窟第1、2窟平面圖(北魏) 塔廟窟,又稱中心塔柱窟,平面呈方形,平頂,淵源于印度的支提窟,在公元4~5世紀中葉,成型于新疆龜茲石窟,隋唐以后逐漸消失。 塔廟窟體現(xiàn)了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布局,中心塔柱與窟頂連接,四面開龕造像,塔柱四周環(huán)以禮拜道。 佛殿窟 ▲莫高窟275窟 北涼(莫高窟現(xiàn)存最早的洞窟之一) ▲云岡石窟第7、8窟平面圖 北魏(左邊第8窟,右邊第7窟) 佛殿窟主要的特點是中心塔柱消失,后壁開龕,窟內(nèi)空間形制如寺廟佛殿而得名。是為了滿足日益增多的世俗弟子禮拜供養(yǎng)佛像的需要而設計的。 佛殿窟,平面呈方形,平頂,有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左右對稱。洞窟分前后室,兩室間的隔墻為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充盈的空間。 摩崖石窟 ▲龍門石窟 摩崖式窟是石窟空間向寺廟空間過渡的中介形制,是佛教日益世俗化的結果。為了容納更多的善男信女,就必須突破窟龕約束,摩崖空間日照光線充足,便于利用大面積崖面,雕刻佛經(jīng)中的故事情節(jié)。 石 窟 石窟的形制演變 云岡第13窟主像交腳菩薩 中國的石窟從禪窟,大像窟、塔廟窟、佛殿窟到摩崖式窟,形制的演變是空間不斷擴張,不斷開敞化的過程,佛教世俗化是其重要原因。 以云岡石窟為例,早期曇曜五窟主尊佛像前是狹窄的空間,中期的第5窟主尊佛像前面相對寬敞了許多,第6窟環(huán)繞中心塔柱的不夠?qū)挸ǖ幕匦臻g,第9窟、第10窟則是寬敞的禮佛行進式空間。 佛教石窟,從印度傳到中國,從苦修之地變成禮拜之地,從對死(涅槃)的冥想轉為對生(現(xiàn)實)的沉思。石窟不再用于苦修,而是服務于信仰者和求佛者各種世俗化、功利化、民間化的拜佛供佛需要。 END A R T | 藝術的知與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