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六經(jīng)辨證,最早是從“結(jié)繩記事”的陰陽組合而來,后來將人體疾病發(fā)生的位置,劃分為表、里、半表半里三個層面,每個層面包括“一對陰陽”,所以出現(xiàn)了“三陽病”、“三陰病”的區(qū)分。三陽病包括:太陽、陽明和少陽病;三陰病包括:太陰、少陰和厥陰病。 表病的陽證——太陽病,表病的陰證——少陰病。 里病的陽證——陽明病,里病的陰證——太陰病。 半表半里的陽證——少陽病,半表半里的陰證——厥陰病。 關(guān)鍵是,要搞懂五個字詞:表、里、半表半里、陽證、陰證。 表:指全身成千上萬個毛孔和包裹的皮膚。 里:以胃腸為主體。 半表半里:身體內(nèi)空腔為主體的臟腑。 陽證:寒邪等病邪入侵后,身體防御時出現(xiàn)亢盛的反應(yīng)。 陰證:身體對病邪的反應(yīng)是虛衰的。 病邪入侵、擴散和深入的順序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出現(xiàn)的病癥,可以是獨病,也可能是并病,還不排除合病,所以中醫(yī)的辨證論治非常關(guān)鍵,從舌象、脈象開始,由淺入深地判斷。 臨床上,病邪初接肌表,太陽經(jīng)是第一道防線,然后滲透到陽明或少陽,此時正氣和邪氣相爭,身體表現(xiàn)出的癥狀也比較劇烈。 如果正氣不足,病邪就進入“三陰”,通常有三種方式:一是病邪從少陽沿著衰退的陽氣進入太陰;二是病邪在太陽,因誤診誤治損耗陽氣過多,邪崇直入三陰;三是病人體虛,邪氣太強,一下子就沖入三陰,多見于瘟疫。 病入三陰,就是太陰、少陰、厥陰,都是寒證為主,怎么治?中醫(yī)臨證思路是:太陰用干姜,少陰用附子,厥陰用吳茱萸。 一、為何太陰用干姜? 太陰包括手太陰肺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肺為嬌臟,喜潤怕濕氣怕燥邪,脾為后天之本,喜燥惡濕,當寒邪深入內(nèi)臟,先傷脾陽,患者不思飲食,腹痛下利,運化失常,生濕氣影響到肺,所以辨證見腹?jié)M、全身困重、有嘔吐感,動不動咳嗽,喜溫喜按,舌苔白膩,舌邊有齒痕,脈沉脈弱。 太陰臨床上實際就是脾虛脾寒的癥狀,而且還影響到胃,干擾到肺,辨病基本在腹部和咽喉處出現(xiàn)不適,治療以理中湯溫補為主,少數(shù)熱化的病癥用麥門冬湯。 理中湯里面,“扛把子”的藥是干姜。干姜就是生姜曬干炮制而成的藥材,中醫(yī)驅(qū)寒第一要藥,其味辛、性熱,入脾胃心肺腎經(jīng),特點是“守而不走”,這樣寒氣就不易聚集和卷土重來了。 不過,干姜只守不走,要散掉太陰引起的脾寒、胃寒、肺寒,就要用到人參、白術(shù)等配伍了,這樣才能更好溫脾散寒,回陽通絡(luò),溫肺化飲。 二、為何少陰用附子? 少陰包括手少陰心經(jīng)、足少陰腎經(jīng),它是由于太陰病應(yīng)對不及時,或者沒治好,或者病邪直入少陰,感受風寒后出現(xiàn),此時病位在心腎,以津血虧虛為主要表現(xiàn)。 少陰病兩種表現(xiàn): 1、癥見精神不振、惡寒感重,蜷臥欲寐,手足冰涼,嘔吐,小便清長,脈沉細。這是少陰寒化癥,臨床較為多見。 2、癥見口干咽痛,心煩不寐,下利清谷,小便黃赤,舌尖發(fā)紅,脈細,這是少陰熱化證,臨床不多見。 治療少陰寒證,用四逆湯,如果有少陰兼太陽表實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熱化,用黃連阿膠湯或豬苓湯。 少陰病的關(guān)鍵藥是“附子”,中醫(yī)回陽救逆第一藥,其味辛、甘,大熱,有毒,入脾腎心經(jīng),對四肢厥冷、陽氣衰微有明顯效果,主要是振奮心陽、峻補元陽、改善命門火衰。 不過,附子有大用,也有大毒,需遵醫(yī)囑使用。 三、為何厥陰用吳茱萸? 厥陰包括手厥陰心包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當病邪來到厥陰,表明陽氣到了最弱的階段,患者可能有兩種結(jié)局: 一個是正氣衰竭,陽脫而離世;一個是陽氣來復(fù),寒熱交結(jié)。不論哪一種,任由寒邪作祟,結(jié)局都不妙,如果溫陽回熱,救回來的可能性很大。 厥陰表現(xiàn)是肝寒、心包之血失溫,上熱下寒,里熱外寒,血氣運行受阻,陰陽失衡嚴重,出現(xiàn)各種血氣逆亂的問題,痛癥、嘔吐、泄瀉反復(fù),這屬于半表半里之證,應(yīng)重在和解,不可峻補、發(fā)表。 厥陰病的“先鋒藥”是吳茱萸,其味辛苦,性熱,歸肝腎脾胃經(jīng),是“一藥治三經(jīng)”的典型代表,也就是上能溫經(jīng)散寒,下可溫暖肝腎,還能降逆止嘔,一邊散寒止痛,一邊助陽止瀉,是專門克服厥陰問題的要藥。 總之,太陰用干姜,少陰用附子,厥陰用吳茱萸,是中醫(yī)臨床摸索出來的主藥,記載于《傷寒雜病論》為后人所熟知,對癥應(yīng)用能較快見效。不過,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太相同,關(guān)鍵還是要辨證論治,打好用藥組合拳,而且需遵醫(yī)囑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