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和困境,而“借”的智慧,正是我們克服這些困難、實現(xiàn)自我提升的關(guān)鍵所在。 早在幾千年前,孫子就提出了:“借力者明,借智者宏,借勢者成?!?/strong> 這種智慧,并非投機取巧,而是一種策略,一種洞察力。 在歷史長河中,那些能夠準確評估自身局限,并勇于借助外界的人,往往能夠成就非凡的事業(yè)。 #01 借力者明 智者之所以被稱為“智者”,不僅在于他們擁有超凡的個人能力,更在于他們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來實現(xiàn)目標。 所以荀子說:“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strong> 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往往能事半功倍,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實現(xiàn)目標。 以前聽人講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小男孩在院子里試圖搬動一塊大石頭,他的父親在一旁鼓勵他:“兒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你一定能搬動它!” 然而,石頭太沉了,小男孩最終沒有成功搬起來。 他向父親抱怨:“石頭太重了,我已經(jīng)盡力了!” 父親卻回答說:“你沒有真的盡力?!?/p> 小男孩不解,父親微笑著解釋:“因為我在這里,你卻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在現(xiàn)代社會,這種智慧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無論是企業(yè)間的合作,還是團隊內(nèi)的分工協(xié)作,都是借力的現(xiàn)代演繹。 通過借力,我們可以突破個人能力的局限,匯聚更多的資源和智慧,從而實現(xiàn)更大的成就。 #02 借智者宏 借智,是一種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行為,它讓我們能夠以更廣闊的視野俯瞰世界。 隨著信息的洪流席卷而來,個人的認知范圍和處理能力顯得捉襟見肘。 真正的高手能夠借助他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見識,從而在決策和行動上更加高瞻遠矚。 劉邦能從一介布衣轉(zhuǎn)變?yōu)殚_國皇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借智”。 在楚漢爭霸過程中,他充分利用了張良的謀略、蕭何的內(nèi)政管理和韓信的軍事才能,以此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團隊。 所以后來他對群臣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zhèn)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strong> 三人行必有我?guī)?。向他人學習,吸取別人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更快地成長,更高效地處理問題,以及更全面地認識世界。 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的前通用電氣首席執(zhí)行官韋爾奇說,一個人有無智慧,往往體現(xiàn)在做事的方法上;從別人那里借用智慧,比獲得金錢更劃算。 能夠發(fā)現(xiàn)別人的才能,并為我所用的人,職業(yè)生涯才有支撐,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03 借勢者成 什么是勢? 孫子說:“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p> 湍急的河流,波濤洶涌,連堅硬的石頭都能被沖走。 這就是“勢”的力量,強大而不可阻擋。 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無不是善用勢者。 勢,可以是時代潮流,可以是社會風氣,也可以是人心所向。 懂得借勢的人,總能在關(guān)鍵時刻,順勢而為,成就一番事業(yè)。 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借助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手機發(fā)展的大趨勢,在群狼環(huán)繞的市場,成功打造了小米品牌。 他認為,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實本質(zhì)上不是在于你多強,而是你順勢而為,萬仞之上推千鈞之石。 善于借勢者,一順百順事事如意;不善取勢者,處處制肘舉步維艱,凄風苦雨。 當然,借勢不是隨波逐流,而是要在變化中尋找機會,在動態(tài)中尋求平衡。 它要求我們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能夠預見未來的趨勢;同時,也需要具備果斷的行動力,能夠在關(guān)鍵時刻抓住機會。 正所謂:理有所至,勢所必然;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