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痛是以脅肋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癥。既可單獨為病,又是多種疾病伴見的癥狀。 在《內(nèi)經(jīng)》中已記載脅痛發(fā)病部位與肝膽有關。如《靈樞·五邪篇》云:“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臟氣法時論》云:“肝病者,兩脅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碧崾玖嗣{痛的病位主要在肝。發(fā)病因素涉及多端,如《丹溪心法·脅痛》云:“脅痛,肝火盛,木氣實,有死血,有痰流注……”《壽世保元·脅痛》云:“夫脅痛者……亦當視內(nèi)外所感之邪而治之。若因努氣傷觸,悲哀氣急,飲食過度,冷熱失調(diào),跌仆傷形,或痰積流注于脅,與血相搏,皆能為痛,此內(nèi)因也;風寒所襲而為脅痛者,此外因也?!庇纱丝梢?,七情、飲食、跌仆或風寒外乘脅肋均可發(fā)病;肝火盛、肝氣實、血瘀、痰濁等均為導致脅痛的病理因素?!?/span>景岳全書·脅痛》將病因分為外感與內(nèi)傷兩大類,并提出以內(nèi)傷者為多見。如“脅痛有內(nèi)傷外感之辨……有寒熱表證者方是外感,如無表證悉屬內(nèi)傷。但內(nèi)傷脅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脅痛則間有之耳”。辨證上,《景岳全書》認為脅痛有氣血之辨:“蓋血積有形而不移,或堅硬而拒按,氣痛流行而無跡,或條聚而條散。若食積痰飲,皆屬有形之證,第詳察所因,自可辨識”?!?/span>類證治裁·脅痛》云:“脅痛多實……初痛在經(jīng),久必入絡,經(jīng)主氣,絡主血?!敝委熤饕獜闹胃沃?,根據(jù)臨床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治法。其云:“有營絡虛寒,得食痛緩者,辛溫通絡,甘緩補虛……有肝陰虛者,熱痛嗌干,宜涼潤滋液……有液虛風動者,脅氣動躍,宜滋液熄風……有郁熱脹痛者,宜苦辛泄降……?!睘榕R床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對脅痛屬久病入絡者,善用辛香通絡,甘緩補虛,辛泄瘀等法,立方遣藥頗為實用,對后世醫(yī)家影響較大。 本篇主要討論以脅痛為主的病癥??梢娪诶唛g神經(jīng)痛、胸膜炎、膽道感染、膽石癥和肝臟病等,凡表現(xiàn)以脅痛為主者,均可按本篇辨證論治。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進、肝硬化腹水等病雖有時亦伴見脅痛,但病情復雜深重,尚應參閱黃疸、積聚、鼓脹等篇進行辨治。有些病證如懸飲(滲出性胸膜炎)、風溫(肺炎)、肺癰(肺化膿癥)等,雖然也有脅痛見癥,但不屬主癥,則應參閱有關篇章辨治。 【病因病機】 (一)病因 脅痛的病因較多,較常見者有情志失調(diào),飲食不節(jié),外感溫熱和體虛久病。 1.情志失調(diào):憂郁惱怒,肝氣郁結,絡脈痹阻,則發(fā)生脅痛。《金匱翼·脅痛統(tǒng)論》云:“肝郁脅痛者,悲哀惱怒,郁傷肝氣?!?/span> 2.飲食不節(jié):長期嗜食肥甘炙愽,積濕生熱,濕熱內(nèi)蘊,肝脾氣機阻滯,導致脅痛。其中素有濕熱蘊于肝膽,復加驟食葷腥,內(nèi)外合邪,脅痛最易劇發(fā)。如《壽世保元》云:“夫脅痛者……飲食過度,冷熱失調(diào),皆能為病。 3.外感濕熱:濕熱之邪外襲,郁結少陽,樞機不利,導致肝膽經(jīng)氣失于疏泄,發(fā)生脅痛?!鹅`樞·經(jīng)脈》云:“膽,足少陽也,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比魸駸崃舳蝗?,膽液外溢于肌膚則發(fā)為黃疸,或引起肝膽系統(tǒng)結石等疾患。 4.體虛久病:凡久病體虛,或勞欲過度,精血虧損,均能使肝腎陰虛,肝絡失養(yǎng),絡脈不和,脅痛發(fā)作。正如《景岳全書·脅痛》所云:“……凡房勞過度,腎虛羸瘦之人,多有胸脅間隱隱作痛,此肝腎精虛不能化氣,氣虛不能生血而然?!?/span> (二)病機 1.病位以肝膽為主,但可涉及脾、胃、肺等臟:《景岳全書·脅痛》云:“脅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jīng),以二經(jīng)之脈,皆循肋故也?!闭f明了脅痛和肝膽的密切關系。但肝膽與脾胃同居中焦,肝膽氣逆每易犯胃侮脾,造成肝木乘脾或膽胃不和。若病情進一步發(fā)展,亦可導致脾胃不運,蘊生濕熱,滯于肝膽,經(jīng)脈阻滯,而致脅痛加甚,或膽汁泛溢而為黃疸。若肝郁日久,亦可上逆犯肺,表現(xiàn)為肝肺氣機升降失常,發(fā)生胸悶咳逆,脅痛加重。 2.病理因素為氣滯、濕熱、血瘀,而以氣滯為主:屬于氣滯者,多因情志抑郁,肝氣阻滯,疏泄失常或氣郁化火,肝火郁結,氣機不暢而為脅痛;屬于濕熱者,多由飲食所傷或外感濕熱,脾胃運化失司,濕食停滯,交阻中州,導致肝膽疏泄失常,絡脈阻滯而痛。若脅痛延久不已,痛久人絡或濕熱阻滯,絡脈不暢,均可引起血郁成瘀,甚則瘀血內(nèi)停脅下而為癥瘕;或因濕熱郁蒸,膽汁外溢肌膚發(fā)為黃疸;或為熱蒸液聚,膽汁凝結,發(fā)為膽道結石等病。如濕熱、郁火傷陰,或素體虛弱,陰血虧虛,肝絡失養(yǎng),可進一步導致陰虛絡痹。 3.病理性質(zhì)有虛實兩類,然以實證居多:凡情志所傷或飲食不節(jié),病理因素以氣滯、血瘀、濕熱三者為主者,多屬于實;若因體虛,或大病、久病之后,營血不足,肝絡失養(yǎng)所致的脅痛,多屬于虛。臨床上實證占大多數(shù),或見虛實夾雜,純虛者較少見。虛實之間??上嗷マD化。如氣滯日久,可以化火傷陰,則由實轉虛;陰虛而肝絡失養(yǎng),每多兼夾濕熱,是為虛中夾實。 脅痛若治療得當,病邪祛除,絡脈通暢,脅痛多能消失。如病久不愈,氣滯血瘀,結于脅下,可發(fā)展成痕癥瘕。若濕熱不祛,因遏中焦,壅塞肝膽,疏泄失司,膽汁泛溢,則可出現(xiàn)黃疸。
【病證鑒別】 1.懸飲:懸飲亦有脅痛,但其主癥為飲留脅下,胸脅脹痛,持續(xù)不已,伴見咳嗽,咳痰或寒熱,呼吸時疼痛加重,常喜向病側臥位?;紓壤唛g飽滿,叩診呈濁音。 2.風溫、肺癰:肺系溫病中的風溫、肺癰也常伴見脅痛,但病程短,發(fā)病急,咳嗽劇烈,高熱明顯。若所咳之痰帶血,或呈鐵銹色者,多屬風溫痰熱蘊肺;若咳出大量膿血痰,腥臭難聞者,應考慮為肺癰成膿之候。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領: 1.辨在氣血:一般來說,氣滯以脹痛為主,疼痛游走不定,痛無定處,時輕時重,癥狀的輕重每與情緒變化有關;血瘀以刺痛為主,痛處固定不移,疼痛持續(xù)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亦有脅痛屬氣血同病,氣滯血瘀者。 2.辨虛實:與病程有關,一般來說病程短、來勢急,因肝郁氣滯、血瘀痹阻或外感濕熱之邪所致的脅痛屬實,癥見疼痛劇烈而拒按,脈實有力。病程長、來勢緩,因肝血不足、絡脈失養(yǎng)所致的脅痛屬虛,病見疼痛隱隱,久久不解而喜按,脈虛無力。 (二)治療要點: 脅痛的治療,凡因氣機郁結為主者,治當疏肝理氣為主;屬于氣滯絡痹者,治當理氣通絡,輔以活血化瘀為法;肝膽郁熱者,法當清肝利膽,輔以調(diào)氣和絡;肝陰不足者,法當滋陰養(yǎng)血,輔以柔肝和絡。 (三)分證論治: 1.肝氣郁結:柴胡疏肝散 2.瘀血阻絡:旋覆花湯 3.肝膽濕熱:茵陳蒿湯合大柴胡湯 4.肝陰不足:一貫煎 【預防調(diào)護】 平時應保持情緒樂觀、愉快,并注意飲食調(diào)理,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在勞動中不要用力過猛,避免碰撞傷及脅肋。如果脅痛經(jīng)久不已,則應及時進行有關檢查。 在護理方面,應協(xié)助病人安排好舒適的體位;伴有咳者,適當配合鎮(zhèn)咳劑;如發(fā)熱較劇,右脅疼痛拒按,應注意有無黃疸的出現(xiàn)。 【臨證提要】 1.脅痛多見于西醫(yī)的肝膽系統(tǒng)疾病。如屬膽道疾患者,宜重用通腑泄?jié)嶂?,腑氣以通為順,大黃、芒硝等通腑藥物有利膽消炎,排泄毒素,促進消化功能等作用,有利于膽囊炎、膽結石病情的緩解。 2.對肝臟病而見脅痛者,應進行臨床檢測,明確病因加以針對性治療,不可僅僅見痛止痛,貽誤病情。 3.脅痛以內(nèi)傷為主,但外感脅痛仍間或有之。如風邪外襲,膽絡失和,脅肋疼痛,兼有惡寒發(fā)熱或寒熱往來者,可用小柴胡湯加減和解少陽,疏風祛邪。 【重點難點】 1.脅痛一證,病因雖有情志不暢、飲食不調(diào)或體虛久病的不同,但臨床表現(xiàn)則以肝氣郁結證候較多見。其次為肝膽郁熱或濕熱蘊結;屬肝陰不足、肝絡失養(yǎng)所致的脅痛,臨床較為少見。 2、治療當按“通則不痛”的原則,屬實者多采用理氣活血,清熱利濕等法,但應注意使用理氣藥不可過用香燥之品,以免傷陰;清利時不可過用苦寒,以免傷陽。而虛證脅痛則當補中寓通,以滋陰養(yǎng)肝為主,少佐調(diào)氣而不傷陰之藥味。若脅痛日久,伴脅下有癥塊者,宜配合活血化瘀消癥瘕之品。 |
|
來自: 幽默的數(shù)據(jù)線 > 《內(nèi)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