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生活于三國至東晉初期,還有一個叫任旭的人,初任臨??すΣ埽な厥Y琇居官貪暴,任旭苦諫無效,遂棄官歸隱。他是臺州第一位被列入正史的人。 〔任旭〕 除了城隍廟,臺州境內(nèi)還有各種祠廟一百多座,臨海的靈康廟祀“白鶴大帝”趙炳。東漢末年,金華人趙炳去到福建,遇到另一個方士徐登并做了他徒弟。徐登死后,趙炳來到臺州章安,做了很多好事,受百姓愛戴膜拜。 葛洪的出生自帶光環(huán),叔祖父葛玄(164-244)是《西游記》里提到的四大仙師之一(張道陵、許旌陽、葛玄、薩守堅)。葛玄于天臺主峰華頂開人工種植茶樹之先河,被稱為“茶祖”。三國吳烏元年,葛玄于桐柏山上筑成法輪院。唐景云二年,睿宗下詔在法輪院墟址上為司馬承禎建桐柏觀,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 東晉文學(xué)圈“大咖”孫綽,時任章安令,來到天臺山。飽覽秀色后,他寫了一篇賦:“天臺山者,蓋山岳之神秀者也。” 寫成之后,孫綽給友人誦讀并自得地稱:“卿試擲地,當(dāng)作金石聲。”成語“擲地有聲”由此而來?!队翁炫_山賦》就此撩開天臺山神秘面紗。 天臺山華頂上,曾豎立過王羲之獨筆鵝石碑,也有因藏王羲之書寫的《黃庭經(jīng)》而得名的黃經(jīng)洞。相傳當(dāng)時的會稽內(nèi)史王羲之翻山過嶺到天臺山,拜隱居于此的白云先生為師,學(xué)成后回到紹興,與文友在蘭亭歡聚,寫下千古流傳的《蘭亭集序》。永和十一年三月,王羲之辭會稽內(nèi)史,游會稽、臨海、永嘉、東陽四郡,作有《游四郡記》。 李式(275-328),江夏人,東晉初期任臨海太守,是著名女書法家衛(wèi)夫人的侄子,王羲之稱其書“是平南之流,可比瘐翼”。 郗愔(313-384),高平人,東晉時任臨海太守。他是王羲之妻弟,善章草、隸、草書。王僧虔《論書》云:“方回章草,亞于右軍”。 〔郗愔書法作品〕 399年,孫恩率軍進攻臨???,臨海人周胄揭竿響應(yīng)。次年,孫恩率部轉(zhuǎn)攻章安,臨海郡太守辛景退守龍顧山,沿山鑿塹,對壘以守。元興元年(402),辛景發(fā)起全面反擊,孫恩慘敗投海。為紀(jì)念這一次大勝,龍顧山改名為大固山。臺州府城墻亦被認(rèn)定于公元402年始筑。 同樣這一年,梅盛擔(dān)任章安縣令。他在任五年,興官學(xué)、開教化、公正斷案、興修水利、勸課農(nóng)桑,使得章安倉廩充實。梅盛秉性耿直、不善逢迎,朝廷提升其擔(dān)任南昌郡別駕時,他上表辭謝,帶領(lǐng)家人在章安縣寧和鄉(xiāng)(今三門亭旁)中門墾荒種地,又在附近丹丘山結(jié)廬靜修,種竹植梅,成為三門人文始祖,人稱“梅長者”。 謝靈運在《山居賦》中多處提到“楢溪”兩字,如“凌石橋之莓苔,越楢溪之紆縈”。就在謝靈運打通天臺山與外界的25年后的454年,一個叫顧歡的人來到天臺山楢溪開館授徒。他隱居天臺山近30年,設(shè)館課徒、開啟文脈。后人為紀(jì)念他,將境內(nèi)山、溪、岙冠以“歡”字:“歡山”、 “歡岙”、“歡溪”,東灣嶺改為“顧儒嶺”。 〔謝靈運〕 到了南宋中期,謝家又出現(xiàn)了一位宰相。他就是謝安的第25世孫,謝深甫(1139-1204),開啟了臨海在南宋一朝五宰輔的輝煌。宋光宗稱施政寬猛得中,升吏部侍郎,兼給事中。議事持正力爭,每遇希恩幸進者,光宗常說:“恐謝給事不可。” 謝深甫有個孫女,叫謝道清,后來成了宋理宗趙昀的皇后。理宗駕崩后,度宗即位,尊謝道清為皇太后。后度宗駕崩,恭帝即位,尊謝道清為太皇太后。 謝道清有個內(nèi)侄叫謝堂。曾審一冤案,平反八十余家,時年僅二十余歲。謝堂執(zhí)政,正當(dāng)南宋亡國之際,外有強敵壓境,內(nèi)則大臣紛紛逃走,他因是謝后的戚屬,被任命擔(dān)此殘局。謝堂善畫蘭竹、松石窠木,有石刻千卷,自號"金石友"。日本君臺觀藏有其畫。 宋朝是中國古代文化登峰造極的時代,而臺州文藝也達到巔峰。書法大家周越曾出任臺州知州,“宋四家”中的三個——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是他學(xué)生。而米芾本人,連同他那位同樣在書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兒子米友仁,也曾幾度往來臺州,留下《業(yè)鏡帖》《云山草筆》等傳世佳作。 米芾的《業(yè)鏡帖》中有“業(yè)鏡在臺州耳”字,是一幅行草書。他品評歷史上五位書家的作品:“葛洪'天臺之觀'飛白,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柳公權(quán)'國清寺',大小不相稱,費盡筋骨……”那么,“國清寺”是什么時候修建的呢? 〔智者大師〕 743年,鑒真和尚的高足弟子——思托第一次隨渡日本。744年第四次東渡日本時,思托留龍興寺,入天臺之門,自此長住。754年,思托隨鑒真東渡成功?!笆冀K六度,經(jīng)逾十二年”,“四度造舟,五回入?!?,雖歷盡艱辛而總無退心,最后更和鑒真一樣埋骨異邦。 就在鑒真和思托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50年后,804 年日本派出第13批遣唐使。其中一艘船上載著僧人最澄。早在19 歲那年受具足戒,他就聆聽了思托宣講天臺宗教義,萌發(fā)了入唐求法的心愿。最澄于龍興寺學(xué)習(xí)后參天臺山,禮國清寺并至佛隴寺從行滿求學(xué)。805年,最澄結(jié)束了在唐求法活動?;氐焦蕠?,開創(chuàng)了日本天臺宗。 983年,又一位日本僧人奝然入宋求法。八月十八日抵臨海,于龍興寺求學(xué)天臺宗。九月九日上天臺山國清寺巡禮,繼入東京謁宋太宗。986年,奝然搭船回到日本。奝然求學(xué)龍興寺時,距最澄于龍興寺求法已有180年了,但奝然仍把它作為求學(xué)的起始和回歸之地。 天臺本土還誕生過一位傳奇僧人——濟公。歷史上的濟顛雖沒有法術(shù),但他遍游名山、樂于助人,與傳說中并無不同。寒山以詩文“幽情”得意于日本文壇,濟公以“娛心”成為中國民眾的寄托。天臺的佛法,從來沒有停留在經(jīng)書與吟頌聲里。 757年,另一位大唐才子,被唐玄宗御筆贊為“鄭虔三絕”的廣文館博士鄭虔,以老弱殘身,長途跋涉來到臨海。他的到來,正式開啟了臨海文脈興盛、人才輩出的時代序幕。從此臺州城“弦誦之聲不絕于耳”,民風(fēng)日淳,士風(fēng)漸進。 764年,鄭虔在臨海去世,臺州士人百姓以其故居立祠紀(jì)念。1175 年,著名文學(xué)家、知州尤袤整修戶曹祠,將廣文先生從私祀升為官方秩祀,臺人每年清明、冬至二日祭祀。尤袤知臺期間,曾減免了一萬多戶無地貧民的稅收,繼續(xù)加厚和加高前任知州修筑的城墻。后來,臺州發(fā)生洪水時,城區(qū)由于城墻高、厚而未受淹。 這個人就是司馬承禎。隱居于天臺山玉霄峰達四十年,創(chuàng)立了道教“上清天臺派”,或稱“南岳天臺派”。711年、721年,兩度入京,為帝王講道、受法箓。唐睿宗還下詔在葛玄創(chuàng)建的法輪院墟址上為司馬承禎建桐柏觀。 桐柏宮后來又因為一位臺州籍道長而蜚聲全國:敕封“紫陽真人”張伯端。他曾任臺州府吏,后因受累謫戍嶺南,走上訪道修仙之路。1070年歸臺州,筑室山居,1075年著成《悟真篇》。張伯端是北宋內(nèi)丹學(xué)的集大成者,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 唐開元十五年,李白開啟了第一次天臺山之旅。在一個朝霞未起、猶見月色的凌晨,李白登上華頂峰,《天臺曉望》橫空出世:“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biāo)赤城霞,樓棲滄島月。憑高登遠(yuǎn)覽,直下見溟渤。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br> 當(dāng)李白忙著“追星”的時候,自己也成了他人的偶像。李白于天寶初年重游天臺山的時候,一位名叫魏萬的人因仰慕李白,“自嵩宋沿吳相訪,數(shù)千里不遇”,一直追到天臺山。二人“乘興游臺越”,瞻仰國清寺,看“五峰轉(zhuǎn)月色”,聽“百里行松聲”,而后泛舟靈溪之上,仰望著華頂峰的超忽縹緲,只覺“石梁橫青天,側(cè)足履半月”。 〔天臺山大瀑布景區(qū)的李白雕像〕 臺州項姓名人中,還有一位畫家項容,被稱作天臺處士,是鄭虔的門人。他是開創(chuàng)山水畫水墨特殊表現(xiàn)技法的劃時代大師,人稱“天臺處士”。北宋皇宮里藏有他的《松峰圖》和《寒松漱石圖》。蘇軾非常喜歡項容,給他的畫題過很多詩。 〔項斯〕 厲歸真,善畫山水、林木禽獸,曾得到過后梁太祖朱溫的賞識。尤工鷙鳥,善畫?;?。他畫虎不但栩栩如生,而且能畫出老虎的各種姿態(tài)。他為了畫虎,長期深入山林觀察真虎,留下“深山觀虎”的典故。 鐘隱,工畫鷙禽竹木,師郭乾暉。為了學(xué)得郭乾暉的繪畫筆法,鐘隱改名入郭家做工,服侍郭乾暉一個多月,后被發(fā)現(xiàn),得到郭的傳授,遂馳名宇內(nèi)。鐘隱還兼工山水人物。 〔厲歸真學(xué)畫虎〕 946年,錢俶任臺州刺史。次年,其兄錢倧繼位后,將其從臺州招回,參加主持相府工作后,繼承吳越國王位。錢俶曾遣使赴日本、高麗,求取天臺論疏,致令天臺教觀繃然而起。 1071年,錢俶第七子錢惟演的第三子錢暄知臺州,開鑿東湖,西移東城墻。 到了南宋,吳越王錢俶的后人中又出現(xiàn)了一位臨海人宰相——錢象祖,與史彌遠(yuǎn)合謀誅殺奸臣韓侂胄,天下人民共仰賴之。 除了天臺,仙居也是國內(nèi)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1007 年,宋真宗以此地為“洞天名山屏蔽周衛(wèi),而多神仙之宅”,詔改神仙居所在之地“永安”為“仙居”。 〔宋真宗〕 徐庭筠,徐中行第三子,熱心教育,人稱“溫節(jié)先生”。父子同葬于西岑下白巖,稱“二徐墓”。朱熹有詩評:“道學(xué)傳千古,東甌說二徐。門清一壺水,家富五車書?!?/span> 同樣是寧海名人的,還有比胡三省整整大30歲的葉夢鼎(1200—1279),南宋晚期宰相。葉夢鼎有兩個族諸孫,明初名士葉見泰、葉見恭兄弟?!吧娞⒁姽Ь阌形拿?,人稱二葉?!?葉見泰與方孝孺之父方克勤為摯友,方孝孺曾言:“世亦有享萬鐘之福,而磨滅無稱者。貴賤果何如哉?” 〔胡三省〕 1276年,文天祥過臨海,登臨金鰲山,哭拜在高宗駐足過的地方,寫下《入浙東》:“厄運一百日,危機幾十遭……驚魂猶未定,消息問金鰲。”船至亂礁洋,島嶼星羅棋布,風(fēng)光奇絕,文天祥心情隨之闊朗起來。飽覽美景后,他乘興寫下《亂礁洋》:“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畫圖里,千崖玉界中。風(fēng)搖春浪軟,礁激暮潮雄。云氣東南密,龍騰上碧空。” 陸游有個臺州外甥,桑世昌,博雅工詩,于翰墨一道,極喜王羲之蘭亭序,著有《蘭亭考》十二卷,是著名的最早完善地研究王羲之蘭亭序書法的專著。 陸游還有個臺州學(xué)生,戴復(fù)古,南宋著名江湖詩派詩人,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 次年,朱熹任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時浙東連遭水旱之災(zāi),饑民遍野,朱熹措置救災(zāi)。次年七月二十三日巡行臺州。朱熹為整飭官紀(jì),連上奏疏,彈劾唐仲友違法使用公使錢、私通官妓、私造楮幣等罪。朝廷下旨唐仲友改任江西提刑,令朱熹巡視浙東各州。 〔趙師淵〕 派下弟子臨海陳耆卿居首位,所著《嘉定赤城志》,為全國現(xiàn)存28部宋代名志之一。 臺州仙居人翁森不忍家鄉(xiāng)學(xué)風(fēng)墮落,于是創(chuàng)辦了安洲書院。翁森是號稱“翁書櫥”的知名學(xué)者,在他帶頭下,書院從學(xué)者一度達到800 人,臺州文教事業(yè)得以不墜。陳孚為此揮毫寫下長文,贊頌翁森的功績。 〔翁森〕 趙汝適(1170-1231),著有《諸蕃志》,我國第一部記述中國和海外各國貿(mào)易、交通的專著。 陳詠(1035-1112),著有《全芳備祖》,世界第一部植物學(xué)辭典。 賈似道(1213-1275),南宋權(quán)相,著有《促織經(jīng)》,世界上第一部有關(guān)蟋蟀的專著。 40年后的1368年,元末明初的畫家倪瓚在一幅名為《洛神圖》的畫軸上題詩云:“凌波微步襪生塵,認(rèn)見當(dāng)時窈窕身,能賦已輸曹子建,善圖唯有衛(wèi)山人。”倪瓚從不輕許別人作品,能得到他如此贊許,可見繪畫水平之高。畫作者叫衛(wèi)九鼎,臺州人,工界畫山水,《洛神圖》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柯九思〕 方國珍招賢納士,興辦學(xué)校,重用元代黃巖四位進士之一劉仁本。劉仁本是“篤志儒修”“文采風(fēng)流”的儒士,在臺州修建了一批慶元路學(xué)宮,創(chuàng)辦了黃巖的文獻書院。 1317年,一山一寧圓寂。60年后,也就是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又一位臨海籍高僧宗泐奉明太祖之命往西域求經(jīng),歷經(jīng)艱辛,遍游西域,往返十余萬里,取得《莊嚴(yán)寶王》《文殊》《真空名義》等經(jīng)。 又過了110年,也就是1488年,臺州府牛頭外洋上,一艘千瘡百孔的客船下碇而泊。13 天前,這艘載有43 名朝鮮國官民的船只從濟州島出發(fā),護送濟州官員崔溥渡海返鄉(xiāng),奔赴父喪。據(jù)崔溥事后所著見聞錄《漂海錄》載,他們在海上向西望,只見“連峰疊嶂,撐天包海,意有人煙”,山巒之上更有“烽燧臺列峙”,氣勢威嚴(yán)。 〔一山一寧〕 1443年,由戶部右侍郎焦宏監(jiān)督,建成桃渚衛(wèi)所。因為有了焦宏,才有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衛(wèi)所遺址,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桃渚城。焦宏在防備倭寇、抵御外敵入侵方面聲名顯赫、功績卓著。 1551年,譚綸受命任臺州知府。他在當(dāng)?shù)卣心监l(xiāng)勇,練兵抵御倭寇,殲倭于桃渚等諸處。1555年,戚繼光擔(dān)任譚綸的參將,他在桃渚建立了敵臺,并于1561年率領(lǐng)戚家軍取得抗倭“臺州大捷”。1563年,譚綸指揮戚繼光、劉顯、俞大猷等取得平海衛(wèi)大捷。 就在朝鮮官員崔溥登陸臺州的110年后,萬歷二十六年(1598),又一明末名將,浙江臺州府臨海人王士琦赴朝鮮抗倭,明軍多路出擊取勝。 黃綰,臺州府黃巖縣洞黃(今溫嶺)人,1510年承祖蔭授后軍都督府都事,不久拜王陽明為師。王陽明去世之后,黃綰與王門弟子妥善處理王家后事,并收養(yǎng)王陽明的遺孤王正億為婿。晚年,黃綰歸家隱居,努力發(fā)展陽明心學(xué),成為經(jīng)世致用學(xué)說的先驅(qū)者。 1554年,黃綰去世,而另一位祖籍黃巖的臺州人秦鳴雷考中狀元。因取了個應(yīng)景的名字而成為“祥瑞狀元”,出身臨海的名門望族的秦鳴雷著實有些冤屈。秦鳴雷靠的是實力,而不是“美名”。好名字、好運氣、夠努力,這是秦鳴雷一生仕途的寫照。 〔黃綰〕 “他的家鄉(xiāng),是臺州的寧海,這只要一看他那臺州式的硬氣就知道,而且頗有點迂,有時會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覺得好像也有些這模樣的。這是是魯迅先生的《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段文字。 一介書生以筆為刀,渴望喚醒民眾,最終倒在1931 年上海龍華的暗夜里,成為被秘密槍殺的“左聯(lián)五烈士”之一。明初靖難之役后,朱棣強令建文帝師方孝孺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索筆大書“燕賊篡位”四字,惹怒朱棣,以致十族盡誅。 雍正年間,又有齊周華。明朝遺老呂留良拒仕為僧,死后49 年被清廷以“反清”“大逆”之名剖棺戮尸,其子孫、親屬、弟子亦廣受株連。齊周華堅持良知,公開上書朝廷處置不妥。有人勸他認(rèn)瘋免難,齊周華堅不認(rèn)癡,最終遭凌遲處死。 以上三人,皆是“臺州式硬氣”的代表。這種“硬氣”在臺州孕育、播撒、傳承。 王士性31歲中進士,21年遍游五岳兼及各地名山大川。40年后,徐霞客在游記中稱王士性為“王十岳”,可見對其推崇。王徐二人在“伯仲之間”,從自然地理角度,徐勝于王,從人文地理角度,王勝于徐。當(dāng)時中國劃分為15個省級行政區(qū)劃,王獨缺福建,徐獨缺四川。 巧合的是徐霞客的墓志銘是臨海人陳函輝寫的,“游圣”傳奇的起步和結(jié)局似乎注定都與臺州脫不開干系。 〔王士性〕 齊召南,幼有神童之稱,精于輿地之學(xué)。時人譽其“于學(xué)無不博, 自天文律歷,以至山川疆域,險阻要隘,了若指掌”。1761年,齊召南完成有“清代水經(jīng)”之稱的《水道提綱》,第一次清晰勾畫了中國18世紀(jì)的海岸線。 位于我國黃金岸線中段,有一個健跳港,浙江省四大深水港之一,系臺州組合港。南宋,金兵入侵,宋高宗逃至三門灣,感嘆山河破碎,投琴于健跳港,健跳港又名琴江的典故由此而來。1916年,孫中山來健跳考察,對這里的天然深水良港得天獨厚的條件大加贊賞,事后將“開發(fā)健跳港”納入他的《建國方略》。 〔宣俠父〕 臺 臺州的精彩在繼續(xù) 在你的心中, 還有誰是值得介紹的臺州人或與臺州有關(guān)的人? 歡迎留言。 策劃、撰文:蔡文富圖片來源于《中華遺產(chǎn)·臺州》,部分網(wǎng)絡(luò) 內(nèi)容支持:臨海市博物館、臺州市博物館 點個在看為臺州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