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臺州極簡史:一座城,2000年,100人

 大遺產(chǎn) 2024-06-18 發(fā)布于北京




一萬字,一百人,講述臺州兩千年極簡史。


一座山、一個城的進階之路

“臺州”名字源自天臺山,而天臺山又因?qū)?yīng)天上星宿“三臺星”而得名。臺州之名天上來。但決定臺州命運走向的,不是命理而是地理,不是天文而是人文。發(fā)生在這片山海的故事,不管山川變幻還是四季更迭,都是人造就的。歷史被記住,是因為有故事;故事能流傳,是因為有人名。

距今約10萬年的舊時器時代,臺州就有“靈江人”生息繁衍;距今約10000至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仙居下湯、臨海小芝峙山頭、玉環(huán)三合潭,亦證明臺州境域有多處人類活動。只是,這些歷史太過久遠(yuǎn),只能考古,而沒有被準(zhǔn)確記錄;這些人都是群體,而沒有人名,所以故事很模糊

我們走進歷史深處,從公元前191年到公元1955年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一瞬,梳理出與臺州有關(guān)的一百人。這一百人,有大名鼎鼎,有小有成就,但都有名有姓。硬氣的臺州人、仙氣的臺州人、俠氣的臺州人、靈氣的臺州人、書卷氣的臺州人、煙火氣的臺州人、朝氣的臺州人……各種臺州人,呈現(xiàn)這座城市的多彩與神奇。

天臺山是詩歌之山,也是書畫之山。“書圣”王羲之在這里縱情山水;唐代詩書畫“三絕”的鄭虔在這里開宗立派;米芾在國清寺石刻前流連忘返:項容及弟子王洽千年潑墨一揮間;張大千在石梁飛瀑留下丹青......

現(xiàn)在,我們就從秦漢時期的臺州講起,徐徐展開這座“山海詩畫”之城的畫卷。




騶搖、孫權(quán)

因“平秦佐漢”有功,公元前191年,漢王朝詔令甌越君長騶搖重建東甌國(相當(dāng)于今溫、麗、臺三地),晉封為東海王,世稱東甌王。公元前85年,置回浦縣,屬會稽郡,臺州始設(shè)縣。公元87年,改回浦縣為章安縣,“章治久安”,章安地名由此誕生。

257年,吳大帝孫權(quán)置臨???,轄相當(dāng)于今臺州、溫州全部、麗水大部和寧波、金華二市的小部分區(qū)域及福建閩江以北沿海地區(qū)。臺州始建郡。次年七月,會稽王孫亮封其異母兄孫奮(孫權(quán)第五子)為章安侯。

〔吳大帝孫權(quán)〕


衛(wèi)溫、諸葛直
230年,孫權(quán)遣將衛(wèi)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遠(yuǎn)征臺灣,出??诰驮谡掳?。這是大陸與臺灣之間大規(guī)模交往的第一次記錄,也是我國第一次以政府名義出航臺灣并行使國家權(quán)力,對于中國宣告臺灣主權(quán)具有重要的意義。

〔臺州大陳島衛(wèi)溫雕像〕

沈瑩、任旭

衛(wèi)溫、諸葛直遠(yuǎn)航臺灣的50年后,即280年,吳國將領(lǐng)沈瑩去世。他所寫《臨海水土志》既是關(guān)于臨??さ姆街局鳎质怯涊d臺灣歷史的最早著作。 

同樣生活于三國至東晉初期,還有一個叫任旭的人,初任臨??すΣ埽な厥Y琇居官貪暴,任旭苦諫無效,遂棄官歸隱。他是臺州第一位被列入正史的人。

〔任旭〕

屈坦、趙炳

臺州城隍廟里的城隍老爺叫屈坦,是三國孫吳的尚書仆射屈晃之子。唐置臺州時,刺史將屈氏故居征為衙署,遂奉屈坦為城隍神。據(jù)說屈坦被尊為城隍爺之后,盡職盡責(zé),臺州境內(nèi)凡遇水旱之災(zāi),官民“禱祈多驗”。

除了城隍廟,臺州境內(nèi)還有各種祠廟一百多座,臨海的靈康廟祀“白鶴大帝”趙炳。東漢末年,金華人趙炳去到福建,遇到另一個方士徐登并做了他徒弟。徐登死后,趙炳來到臺州章安,做了很多好事,受百姓愛戴膜拜。

〔臺州城隍爺屈坦〕 
葛玄、葛洪

天臺山能成為道士修煉的理想之地,與道教學(xué)者葛洪(283-363)對它的宣揚有關(guān),他在《抱樸子》中曰:“諸山不可煉金丹,以其皆有木石之精,惟太華、少室、縉云、羅浮、大小臺正神主可以修煉,靈敝詭異,為天下巨觀?!贝笮∨_即天臺山。葛洪把天臺山列入五座可煉金之山中的一個。 

葛洪的出生自帶光環(huán),叔祖父葛玄(164-244)是《西游記》里提到的四大仙師之一(張道陵、許旌陽、葛玄、薩守堅)。葛玄于天臺主峰華頂開人工種植茶樹之先河,被稱為“茶祖”。三國吳烏元年,葛玄于桐柏山上筑成法輪院。唐景云二年,睿宗下詔在法輪院墟址上為司馬承禎建桐柏觀,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

〔葛洪〕

劉晨、阮肇
天臺山不僅是修仙、修道之境,更是天上人間相連相交之地。東漢明帝永平五年,浙東大地上發(fā)生了一件影響深遠(yuǎn)的事,剡縣的劉晨與阮肇入天臺山采藥,在桃源遇上二位仙女,并締結(jié)了美好的仙凡姻緣。劉阮遇仙的故事在天臺民間口耳相傳,后被南朝宋宗室、《世說新語》的撰寫者劉義慶收于《幽明錄》中,經(jīng)過文人的記敘而流傳更廣。

〔元代趙蒼云《劉晨阮肇入天臺山圖》〕
孫綽、孫詵

東晉文學(xué)圈“大咖”孫綽,時任章安令,來到天臺山。飽覽秀色后,他寫了一篇賦:“天臺山者,蓋山岳之神秀者也。” 寫成之后,孫綽給友人誦讀并自得地稱:“卿試擲地,當(dāng)作金石聲。”成語“擲地有聲”由此而來?!队翁炫_山賦》就此撩開天臺山神秘面紗。

天臺山通過孫綽揚名天下,“臨海”則由另一個姓孫的人定義解釋。臨海并不是因為面臨大海,而是境內(nèi)的“臨海山”。南朝劉宋年間的孫詵《臨海記》云:“臨海山,山有二水,合成溪,曰臨海。一水是始豐溪,一水是永安溪,至州北,兩溪相合,即名臨海溪。”

〔孫綽《游天臺山賦》〕

支遁、王羲之

永和九年,孫綽與謝安、支遁禪師等四十余人會于蘭亭,飲酒賦詩。孫綽被推舉撰《蘭亭集詩·跋》。支遁雖為僧,卻頗具名士風(fēng)采,愛山樂水,煮茶論道。支遁曾從沃洲山出發(fā),經(jīng)赤城山,到過天臺山。孫綽與支遁有個共同的朋友王羲之,支遁嘗與王羲之共游天臺。

天臺山華頂上,曾豎立過王羲之獨筆鵝石碑,也有因藏王羲之書寫的《黃庭經(jīng)》而得名的黃經(jīng)洞。相傳當(dāng)時的會稽內(nèi)史王羲之翻山過嶺到天臺山,拜隱居于此的白云先生為師,學(xué)成后回到紹興,與文友在蘭亭歡聚,寫下千古流傳的《蘭亭集序》。永和十一年三月,王羲之辭會稽內(nèi)史,游會稽、臨海、永嘉、東陽四郡,作有《游四郡記》。

〔文徵明《蘭亭修禊圖》局部〕


李式、郗愔

王羲之之所以與臺州常來常往,與兩位臨海太守有關(guān),這兩位也都是書法家。

李式(275-328),江夏人,東晉初期任臨海太守,是著名女書法家衛(wèi)夫人的侄子,王羲之稱其書“是平南之流,可比瘐翼”。

郗愔(313-384),高平人,東晉時任臨海太守。他是王羲之妻弟,善章草、隸、草書。王僧虔《論書》云:“方回章草,亞于右軍”。

〔郗愔書法作品〕



王珣、王穆

王羲之有個遠(yuǎn)房侄子叫王珣,也工書法,傳世書法作品叫《伯遠(yuǎn)帖》,是現(xiàn)今公認(rèn)唯一傳世的東晉名家法書真跡,與《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并稱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帖”,亦被列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排行第四 。

《伯遠(yuǎn)帖》是王珣寫給叔伯兄弟王穆(字伯遠(yuǎn))的一封書信。王穆是東晉丞相王導(dǎo)之孫,車騎將軍王劭之子,累遷臨海太守。
〔王珣《伯遠(yuǎn)帖》局部〕
孫恩、辛景、梅盛

東晉出身于瑯琊名門之后的,有書法家,也有海盜。青、兗二州刺史王恭發(fā)動叛亂,孫恩的叔父孫泰趁機起事,然事未竟而遭告發(fā)被殺。孫恩頂著叛賊之名,無可立足之處,收拾殘部逃到海上。他一邊操練水師,一邊從事海上貿(mào)易,一俟政局不穩(wěn),便出兵攻打劫掠?xùn)|南沿海重點城鎮(zhèn)。

399年,孫恩率軍進攻臨???,臨海人周胄揭竿響應(yīng)。次年,孫恩率部轉(zhuǎn)攻章安,臨海郡太守辛景退守龍顧山,沿山鑿塹,對壘以守。元興元年(402),辛景發(fā)起全面反擊,孫恩慘敗投海。為紀(jì)念這一次大勝,龍顧山改名為大固山。臺州府城墻亦被認(rèn)定于公元402年始筑。

同樣這一年,梅盛擔(dān)任章安縣令。他在任五年,興官學(xué)、開教化、公正斷案、興修水利、勸課農(nóng)桑,使得章安倉廩充實。梅盛秉性耿直、不善逢迎,朝廷提升其擔(dān)任南昌郡別駕時,他上表辭謝,帶領(lǐng)家人在章安縣寧和鄉(xiāng)(今三門亭旁)中門墾荒種地,又在附近丹丘山結(jié)廬靜修,種竹植梅,成為三門人文始祖,人稱“梅長者”。


〔梅長者〕
謝靈運、王琇、顧歡
20年后,即422年,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謝靈運被外放為永嘉太守。429年某一天,謝靈運“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shù)百人。臨海太守王琇驚駭,謂為山賊,徐知是靈運乃安。又要琇更進,琇不肯,靈運贈琇詩曰:'邦君難地崄,旅客易山行’?!?/span>

謝靈運在《山居賦》中多處提到“楢溪”兩字,如“凌石橋之莓苔,越楢溪之紆縈”。就在謝靈運打通天臺山與外界的25年后的454年,一個叫顧歡的人來到天臺山楢溪開館授徒。他隱居天臺山近30年,設(shè)館課徒、開啟文脈。后人為紀(jì)念他,將境內(nèi)山、溪、岙冠以“歡”字:“歡山”、 “歡岙”、“歡溪”,東灣嶺改為“顧儒嶺”。

〔謝靈運〕


謝深甫、謝道清、謝堂

謝靈運是謝玄之孫,而謝玄是謝安之侄。謝安是東晉著名政治家,淝水之戰(zhàn)的決策者,成語“東山再起”說的就是他。陽夏謝氏一族在永嘉之亂時遷居上虞,五代謝闿擔(dān)任臺州府同知,定居在臨海,為臺州謝氏始祖。

到了南宋中期,謝家又出現(xiàn)了一位宰相。他就是謝安的第25世孫,謝深甫(1139-1204),開啟了臨海在南宋一朝五宰輔的輝煌。宋光宗稱施政寬猛得中,升吏部侍郎,兼給事中。議事持正力爭,每遇希恩幸進者,光宗常說:“恐謝給事不可。”

謝深甫有個孫女,叫謝道清,后來成了宋理宗趙昀的皇后。理宗駕崩后,度宗即位,尊謝道清為皇太后。后度宗駕崩,恭帝即位,尊謝道清為太皇太后。

謝道清有個內(nèi)侄叫謝堂。曾審一冤案,平反八十余家,時年僅二十余歲。謝堂執(zhí)政,正當(dāng)南宋亡國之際,外有強敵壓境,內(nèi)則大臣紛紛逃走,他因是謝后的戚屬,被任命擔(dān)此殘局。謝堂善畫蘭竹、松石窠木,有石刻千卷,自號"金石友"。日本君臺觀藏有其畫。

〔謝深甫〕

吳芾、米芾、趙雍

謝深甫年少時穎悟異常,并刻志為學(xué)。學(xué)習(xí)時拿井水放在腳上防困。1166年,27歲的謝深甫高中進士,揚眉吐氣。好友吳芾作《送謝子肅之官》一詩以贈,中有“吾鄉(xiāng)人物苦凋零,賴子傳家有典刑”一句,將謝深甫當(dāng)作振興臺州的代表人物。吳芾是仙居人,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quán)被罷官,后任監(jiān)察御史。為文豪健俊整,著有詩文三十卷及表奏五卷。

宋朝是中國古代文化登峰造極的時代,而臺州文藝也達到巔峰。書法大家周越曾出任臺州知州,“宋四家”中的三個——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是他學(xué)生。而米芾本人,連同他那位同樣在書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兒子米友仁,也曾幾度往來臺州,留下《業(yè)鏡帖》《云山草筆》等傳世佳作。

趙孟頫與米芾的書法高低今且不論,但趙孟頫的兒子趙雍比米芾的兒子米友仁更愛天臺。據(jù)史載,趙雍“姿貌雄偉” “有父風(fēng)”。人物、鞍馬、山水、竹石、花鳥無所不能,尤擅山水。趙雍對天臺的感情更加熱烈,傳世之作便是《天臺放鶴圖》。

〔米芾《業(yè)鏡帖》中出現(xiàn)“臺州”二字〕


智顗、灌頂、傳燈

米芾的《業(yè)鏡帖》中有“業(yè)鏡在臺州耳”字,是一幅行草書。他品評歷史上五位書家的作品:“葛洪'天臺之觀'飛白,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柳公權(quán)'國清寺',大小不相稱,費盡筋骨……”那么,“國清寺”是什么時候修建的呢?

575年,智顗攜20 余位僧徒到達天臺山,選擇這里作為修行寶地。20年后,智顗從晉王楊廣之請,再到揚州弘法,九月,辭歸天臺,重整山寺。智顗生平造寺三十六所,遺愿之一就是在天臺山建立一座寺院作為天臺后學(xué)的根本道場。“不見寺成,瞑目為恨”。

智顗圓寂后,弟子灌頂奉其遺書及《凈名經(jīng)文疏》至揚州見晉王。晉王“五體投地,悲淚頂受”,隨后派人送灌頂?shù)然靥炫_山,為智顗設(shè)千僧齋,按照大師遺愿在北山山麓興修大寺,初名“天臺寺”,后改名“國清寺”。灌頂為首任主持。

天臺縣城東北10 公里,是智顗手創(chuàng)天臺山十二古剎之一——高明寺。山上有多處崖刻,其中有傳燈法師寫的“看云”二字。1580年,傳燈經(jīng)天臺山幽溪之畔,睹高明寺舊址,發(fā)愿重興。此后歷經(jīng)30 余年,重建高明寺。寺東有一幽溪亭,亭對面有一巨石橫空,下有四石相承,自成一洞,命“圓通洞”。自智顗到傳燈,圓融匯通一直是天臺宗千年不易的修行精神。

〔智者大師〕

思托、最澄、奝然

臨海,與天臺山相鄰。自唐置臺州始,一直到清朝,這里均為臺州府治所在。城內(nèi)巾山西麓,有一龍興寺,入口牌坊處有“神龍古剎”四字,指該寺建于唐神龍年間。

743年,鑒真和尚的高足弟子——思托第一次隨渡日本。744年第四次東渡日本時,思托留龍興寺,入天臺之門,自此長住。754年,思托隨鑒真東渡成功?!笆冀K六度,經(jīng)逾十二年”,“四度造舟,五回入?!?,雖歷盡艱辛而總無退心,最后更和鑒真一樣埋骨異邦。

就在鑒真和思托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50年后,804 年日本派出第13批遣唐使。其中一艘船上載著僧人最澄。早在19 歲那年受具足戒,他就聆聽了思托宣講天臺宗教義,萌發(fā)了入唐求法的心愿。最澄于龍興寺學(xué)習(xí)后參天臺山,禮國清寺并至佛隴寺從行滿求學(xué)。805年,最澄結(jié)束了在唐求法活動?;氐焦蕠?,開創(chuàng)了日本天臺宗。

983年,又一位日本僧人奝然入宋求法。八月十八日抵臨海,于龍興寺求學(xué)天臺宗。九月九日上天臺山國清寺巡禮,繼入東京謁宋太宗。986年,奝然搭船回到日本。奝然求學(xué)龍興寺時,距最澄于龍興寺求法已有180年了,但奝然仍把它作為求學(xué)的起始和回歸之地。

〔臨海龍興寺最澄與義真塑像〕


寒山、濟公

1072年,國清寺又迎來一位日本高僧——成尋,禪師禹珪送給他一件禮物——《寒山子詩》。寒山是唐代在天臺修行的高士,真名沒流傳下來,只知住在翠屏山。這座山夏天也能見到未消融冰雪,故別號“寒巖”。這就是“寒山”綽號的由來。傳說,寒山有個好朋友叫拾得,兩人朝夕相處,情同手足,勸人向善,是“和合二仙”的原型。

天臺本土還誕生過一位傳奇僧人——濟公。歷史上的濟顛雖沒有法術(shù),但他遍游名山、樂于助人,與傳說中并無不同。寒山以詩文“幽情”得意于日本文壇,濟公以“娛心”成為中國民眾的寄托。天臺的佛法,從來沒有停留在經(jīng)書與吟頌聲里。

〔元代佚名《寒山拾得圖》〕
駱賓王、鄭虔、尤袤

681 年,61歲高齡的駱賓王赴臨海就任縣丞。貶謫于遠(yuǎn)離帝國中心的偏遠(yuǎn)之地,隱逸于不同于中原的崇山滄海間,既壓抑又歡喜。駱賓王在臨海的時間并不長,但他對臨海別有情味,后被稱為駱臨海。離開臨海,駱賓王追隨徐敬業(yè)起兵,留下了著名的《討武曌檄》。

757年,另一位大唐才子,被唐玄宗御筆贊為“鄭虔三絕”的廣文館博士鄭虔,以老弱殘身,長途跋涉來到臨海。他的到來,正式開啟了臨海文脈興盛、人才輩出的時代序幕。從此臺州城“弦誦之聲不絕于耳”,民風(fēng)日淳,士風(fēng)漸進。

764年,鄭虔在臨海去世,臺州士人百姓以其故居立祠紀(jì)念。1175 年,著名文學(xué)家、知州尤袤整修戶曹祠,將廣文先生從私祀升為官方秩祀,臺人每年清明、冬至二日祭祀。尤袤知臺期間,曾減免了一萬多戶無地貧民的稅收,繼續(xù)加厚和加高前任知州修筑的城墻。后來,臺州發(fā)生洪水時,城區(qū)由于城墻高、厚而未受淹。

〔東湖廣場鄭虔雕像〕
司馬承禎、張伯端

684年,駱賓王起草《討武曌檄》,朝野震動,徐敬業(yè)兵敗被殺,駱賓王結(jié)局不明。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為籠絡(luò)人心,于699年以特旨召請一個道長赴洛陽,親自接見并降手敕贊美之。

這個人就是司馬承禎。隱居于天臺山玉霄峰達四十年,創(chuàng)立了道教“上清天臺派”,或稱“南岳天臺派”。711年、721年,兩度入京,為帝王講道、受法箓。唐睿宗還下詔在葛玄創(chuàng)建的法輪院墟址上為司馬承禎建桐柏觀。

桐柏宮后來又因為一位臺州籍道長而蜚聲全國:敕封“紫陽真人”張伯端。他曾任臺州府吏,后因受累謫戍嶺南,走上訪道修仙之路。1070年歸臺州,筑室山居,1075年著成《悟真篇》。張伯端是北宋內(nèi)丹學(xué)的集大成者,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
〔紫陽真人張伯端〕
李白、魏萬

司馬承禎的“真隱”,一時成為世人追捧的楷模,當(dāng)時,寓居京城的高門貴卿、文人士子,爭相作詩寄送司馬仙人。在眾多“粉絲”中,自然包括素喜訪道求仙的李白。

唐開元十五年,李白開啟了第一次天臺山之旅。在一個朝霞未起、猶見月色的凌晨,李白登上華頂峰,《天臺曉望》橫空出世:“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biāo)赤城霞,樓棲滄島月。憑高登遠(yuǎn)覽,直下見溟渤。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br>
當(dāng)李白忙著“追星”的時候,自己也成了他人的偶像。李白于天寶初年重游天臺山的時候,一位名叫魏萬的人因仰慕李白,“自嵩宋沿吳相訪,數(shù)千里不遇”,一直追到天臺山。二人“乘興游臺越”,瞻仰國清寺,看“五峰轉(zhuǎn)月色”,聽“百里行松聲”,而后泛舟靈溪之上,仰望著華頂峰的超忽縹緲,只覺“石梁橫青天,側(cè)足履半月”。

〔天臺山大瀑布景區(qū)的李白雕像〕

項斯、項容、王洽

魏萬“逢人說李”,楊敬之“逢人說項”。項斯,臺州第一位進士,臺州第一位走向全國的詩人。以詩卷謁楊敬之,楊有詩云:“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biāo)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br>
臺州項姓名人中,還有一位畫家項容,被稱作天臺處士,是鄭虔的門人。他是開創(chuàng)山水畫水墨特殊表現(xiàn)技法的劃時代大師,人稱“天臺處士”。
北宋皇宮里藏有他的《松峰圖》和《寒松漱石圖》。蘇軾非常喜歡項容,給他的畫題過很多詩。

項容的學(xué)生王洽也是一位高人。其作大畫時,先飲酒醺酣,即以墨潑,或笑或吟,腳蹩手抹,或揮或掃,或淡或濃,隨其形狀,為山為石,為云為水。善潑墨山水,時人故謂之“王墨”、“王潑墨”。王洽是潑墨畫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項斯〕

厲歸真、鐘隱

到了五代時,臺州又出了兩位大畫家。

厲歸真,善畫山水、林木禽獸,曾得到過后梁太祖朱溫的賞識。尤工鷙鳥,善畫?;?。他畫虎不但栩栩如生,而且能畫出老虎的各種姿態(tài)。他為了畫虎,長期深入山林觀察真虎,留下“深山觀虎”的典故。 

鐘隱,工畫鷙禽竹木,師郭乾暉。為了學(xué)得郭乾暉的繪畫筆法,鐘隱改名入郭家做工,服侍郭乾暉一個多月,后被發(fā)現(xiàn),得到郭的傳授,遂馳名宇內(nèi)。鐘隱還兼工山水人物。

〔厲歸真學(xué)畫虎〕

錢俶、錢暄、錢象祖
錢姓名人也與臺州頗有淵源。

946年,錢俶任臺州刺史。次年,其兄錢倧繼位后,將其從臺州招回,參加主持相府工作后,繼承吳越國王位。錢俶曾遣使赴日本、高麗,求取天臺論疏,致令天臺教觀繃然而起。

1071年,錢俶第七子錢惟演的第三子錢暄知臺州,開鑿東湖,西移東城墻。

到了南宋,吳越王錢俶的后人中又出現(xiàn)了一位臨海人宰相——錢象祖,與史彌遠(yuǎn)合謀誅殺奸臣韓侂胄,天下人民共仰賴之。

〔吳越末代國君錢俶〕

張無夢、宋真宗

北宋初,桐柏道士張無夢受宋真宗賞識,曾召入宮問以道法。張無夢回天臺時,宋真宗集文武大臣三十一人賦詩為其送行。張無夢高徒陳景元,受宋神宗兩次接見。

除了天臺,仙居也是國內(nèi)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1007 年,宋真宗以此地為“洞天名山屏蔽周衛(wèi),而多神仙之宅”,詔改神仙居所在之地“永安”為“仙居”。

〔宋真宗〕



徐中行、徐庭筠

徐中行,從著名學(xué)者胡瑗弟子劉彝學(xué)習(xí),在京得到司馬光賞識,稱他將來“不為國器,必為儒宗”。游學(xué)歷一年多返里,設(shè)帳課徒,慕名求學(xué)者眾。臺守李諤舉為“孝、悌、睦、姻、任、恤、中、和”八字齊備,禮請出仕,終不受聘。1123年卒,人稱“八行先生”。后人論臺學(xué)源流,以中行為首。

徐庭筠,徐中行第三子,熱心教育,人稱“溫節(jié)先生”。父子同葬于西岑下白巖,稱“二徐墓”。朱熹有詩評:“道學(xué)傳千古,東甌說二徐。門清一壺水,家富五車書?!?/span>

〔徐中行〕
胡三省、葉夢鼎

徐中行得到司馬光賞識,還有一位臺州人則是對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進行注釋。胡三?。?230-1302),宋元之際史學(xué)家,寧海(時屬臺州)人。其《資治通鑒音注》,價值可與《資治通鑒》相比。

同樣是寧海名人的,還有比胡三省整整大30歲的葉夢鼎(1200—1279),南宋晚期宰相。葉夢鼎有兩個族諸孫,明初名士葉見泰、葉見恭兄弟?!吧娞⒁姽Ь阌形拿?,人稱二葉?!?葉見泰與方孝孺之父方克勤為摯友,方孝孺曾言:“世亦有享萬鐘之福,而磨滅無稱者。貴賤果何如哉?”

〔胡三省〕

李清照、宋高宗、文天祥

1129年,金人攻破洪州,暫居洪州的李清照去浙江投靠小弟李迒。李迒時任敕局刪定官,親從高宗趙構(gòu)奔于浙東一帶。李清照一路追蹤,輾轉(zhuǎn)臺州等地。在臨海,留下《清平樂·梅花》和《漁家傲·記夢》兩首詞?!熬湃f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改婉約之風(fēng),豪氣沖天。

1276年,文天祥過臨海,登臨金鰲山,哭拜在高宗駐足過的地方,寫下《入浙東》:“厄運一百日,危機幾十遭……驚魂猶未定,消息問金鰲。”船至亂礁洋,島嶼星羅棋布,風(fēng)光奇絕,文天祥心情隨之闊朗起來。飽覽美景后,他乘興寫下《亂礁洋》:“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畫圖里,千崖玉界中。風(fēng)搖春浪軟,礁激暮潮雄。云氣東南密,龍騰上碧空。”

〔文天祥〕
陸游、桑世昌、戴復(fù)古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少年時,曾隨母來臨海訪秦魯國大長公主。大長公主即宋仁宗第十女,招吳越王錢镠六世孫錢景臻為駙馬。宋室南遷,大長公主攜錢氏子孫定居臨海,并將錢氏傳家之寶“金書鐵券”藏于宅中。陸游到訪,曾參觀鐵券。

陸游有個臺州外甥,桑世昌,博雅工詩,于翰墨一道,極喜王羲之蘭亭序,著有《蘭亭考》十二卷,是著名的最早完善地研究王羲之蘭亭序書法的專著。

陸游還有個臺州學(xué)生,戴復(fù)古,南宋著名江湖詩派詩人,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

〔戴復(fù)古〕

朱熹、趙師淵、唐仲友

1173年,陸游的好友朱熹主管天臺崇道觀。后到黃巖樊川書院執(zhí)教授徒,江南一批士子聞訊而來求學(xué)。趙宋宗室秦王德芳八世孫趙師淵執(zhí)弟子禮。朱熹深感史書褒貶失義,與趙一起,據(jù)司馬光《資治通鑒》、《舉歷要》及胡安國《舉要補遺》等書,簡化內(nèi)容,以目敘事,編成《資治通鑒綱目》。朱熹在臺州宣揚理學(xu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fēng)之后,科舉登榜者激增,臺州被譽為小鄒魯。

1180年,唐仲友移知臺州,次年修筑中津浮橋,修繕白鶴山靈康廟和臺州學(xué)宮。唐仲友好為刻書,于任上刻《荀子》《楊子法言》《中說》《昌黎先生集》《后典麗賦》等。

次年,朱熹任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時浙東連遭水旱之災(zāi),饑民遍野,朱熹措置救災(zāi)。次年七月二十三日巡行臺州。朱熹為整飭官紀(jì),連上奏疏,彈劾唐仲友違法使用公使錢、私通官妓、私造楮幣等罪。朝廷下旨唐仲友改任江西提刑,令朱熹巡視浙東各州。

〔趙師淵〕

葉適、陳耆卿

朱熹是宋代程朱理學(xué)的集大成者和建構(gòu)完成者,葉適則為永嘉學(xué)派集大成者和建構(gòu)完成者。葉適早年在政治上維護朱子,晚年對理學(xué)展開系統(tǒng)批判。曾寓居黃巖,在此游歷、講學(xué),使臺州在理學(xué)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派下弟子臨海陳耆卿居首位,所著《嘉定赤城志》,為全國現(xiàn)存28部宋代名志之一。

〔陳耆卿
陳孚、翁森、趙之謙

在《元史》中的儒學(xué)部分,有一位臺州籍文人的身影,他就是與陳耆卿同屬一族的陳孚?!白x書過目輒成誦”“博學(xué)有氣節(jié)”“任俠不羈”,是個極有風(fēng)骨的士大夫。傳世之作以《安洲鄉(xiāng)學(xué)記》最為知名。

臺州仙居人翁森不忍家鄉(xiāng)學(xué)風(fēng)墮落,于是創(chuàng)辦了安洲書院。翁森是號稱“翁書櫥”的知名學(xué)者,在他帶頭下,書院從學(xué)者一度達到800 人,臺州文教事業(yè)得以不墜。陳孚為此揮毫寫下長文,贊頌翁森的功績。

臺州書院文脈不斷。1866-1867年,清代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游幕臺州,主講黃巖翼文書院。

〔翁森〕


趙汝適、陳詠、賈似道
臺州有學(xué),人才輩出,以宋朝三個人為例。

趙汝適(1170-1231),著有《諸蕃志》,我國第一部記述中國和海外各國貿(mào)易、交通的專著。

陳詠(1035-1112),著有《全芳備祖》,世界第一部植物學(xué)辭典。

賈似道(1213-1275),南宋權(quán)相,著有《促織經(jīng)》,世界上第一部有關(guān)蟋蟀的專著。

〔趙汝適〕


柯九思、衛(wèi)九鼎

宋亡元起。元代是我國繪畫史上的昌盛時代,臺州柯九思是杰出的一位??戮潘?1290—1343),仙居人,擅畫墨竹,與畫界盟主趙孟頫相差11歲,深得其青睞并獲指導(dǎo)。1328年,柯九思游學(xué)建康,并通過人引薦結(jié)識了懷王圖帖睦爾。不久后,懷王繼位稱帝,即文宗。官至奎章閣鑒書博士,專門負(fù)責(zé)宮廷所藏的金石書畫的鑒定。

40年后的1368年,元末明初的畫家倪瓚在一幅名為《洛神圖》的畫軸上題詩云:“凌波微步襪生塵,認(rèn)見當(dāng)時窈窕身,能賦已輸曹子建,善圖唯有衛(wèi)山人。”倪瓚從不輕許別人作品,能得到他如此贊許,可見繪畫水平之高。畫作者叫衛(wèi)九鼎,臺州人,工界畫山水,《洛神圖》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柯九思〕

方國珍、劉仁本

倪瓚題詩這一年,元滅明建。在第一批反元義士中,只有一個人善終,他就是今臺州路橋人方國珍。明朝建立后,方國珍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活了7年,堪稱智慧。在20年前的1348年,方國珍起義,他是第一個“抗元先驅(qū)”。

方國珍招賢納士,興辦學(xué)校,重用元代黃巖四位進士之一劉仁本。劉仁本是“篤志儒修”“文采風(fēng)流”的儒士,在臺州修建了一批慶元路學(xué)宮,創(chuàng)辦了黃巖的文獻書院。

〔劉仁本〕
一山一寧、宗泐、崔溥

1247年,一山一寧出生于臨海。他自幼出家天臺山為僧,后居普陀山,修禪宗臨濟宗,精研佛典。1299年,元成宗詔命高僧一山一寧出使日本。禪師在日本弘法二十年,開創(chuàng)了“二十四派日本禪學(xué)”和“一山派禪學(xué)”,恢復(fù)了元初因兩國爭戰(zhàn)而中斷的中日邦交。

1317年,一山一寧圓寂。60年后,也就是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又一位臨海籍高僧宗泐奉明太祖之命往西域求經(jīng),歷經(jīng)艱辛,遍游西域,往返十余萬里,取得《莊嚴(yán)寶王》《文殊》《真空名義》等經(jīng)。

又過了110年,也就是1488年,臺州府牛頭外洋上,一艘千瘡百孔的客船下碇而泊。13 天前,這艘載有43 名朝鮮國官民的船只從濟州島出發(fā),護送濟州官員崔溥渡海返鄉(xiāng),奔赴父喪。據(jù)崔溥事后所著見聞錄《漂海錄》載,他們在海上向西望,只見“連峰疊嶂,撐天包海,意有人煙”,山巒之上更有“烽燧臺列峙”,氣勢威嚴(yán)。


〔一山一寧〕

焦宏、譚綸、戚繼光、王士琦

崔溥看到的正是明朝時期軍事重地桃渚所。

1443年,由戶部右侍郎焦宏監(jiān)督,建成桃渚衛(wèi)所。因為有了焦宏,才有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衛(wèi)所遺址,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桃渚城。焦宏在防備倭寇、抵御外敵入侵方面聲名顯赫、功績卓著。

1551年,譚綸受命任臺州知府。他在當(dāng)?shù)卣心监l(xiāng)勇,練兵抵御倭寇,殲倭于桃渚等諸處。1555年,戚繼光擔(dān)任譚綸的參將,他在桃渚建立了敵臺,并于1561年率領(lǐng)戚家軍取得抗倭“臺州大捷”。1563年,譚綸指揮戚繼光、劉顯、俞大猷等取得平海衛(wèi)大捷。

就在朝鮮官員崔溥登陸臺州的110年后,萬歷二十六年(1598),又一明末名將,浙江臺州府臨海人王士琦赴朝鮮抗倭,明軍多路出擊取勝。

〔戚繼光〕
黃綰、秦鳴雷

對日本有影響的不只一山一寧,還有鼎鼎大名的王陽明。王陽明有個臺州人弟子黃綰。

黃綰,臺州府黃巖縣洞黃(今溫嶺)人,1510年承祖蔭授后軍都督府都事,不久拜王陽明為師。王陽明去世之后,黃綰與王門弟子妥善處理王家后事,并收養(yǎng)王陽明的遺孤王正億為婿。晚年,黃綰歸家隱居,努力發(fā)展陽明心學(xué),成為經(jīng)世致用學(xué)說的先驅(qū)者。

1554年,黃綰去世,而另一位祖籍黃巖的臺州人秦鳴雷考中狀元。因取了個應(yīng)景的名字而成為“祥瑞狀元”,出身臨海的名門望族的秦鳴雷著實有些冤屈。秦鳴雷靠的是實力,而不是“美名”。好名字、好運氣、夠努力,這是秦鳴雷一生仕途的寫照。

〔黃綰〕

方孝孺、齊周華、柔石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像秦鳴雷這么好運氣。

“他的家鄉(xiāng),是臺州的寧海,這只要一看他那臺州式的硬氣就知道,而且頗有點迂,有時會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覺得好像也有些這模樣的。這是是魯迅先生的《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段文字。

一介書生以筆為刀,渴望喚醒民眾,最終倒在1931 年上海龍華的暗夜里,成為被秘密槍殺的“左聯(lián)五烈士”之一。明初靖難之役后,朱棣強令建文帝師方孝孺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索筆大書“燕賊篡位”四字,惹怒朱棣,以致十族盡誅。

雍正年間,又有齊周華。明朝遺老呂留良拒仕為僧,死后49 年被清廷以“反清”“大逆”之名剖棺戮尸,其子孫、親屬、弟子亦廣受株連。齊周華堅持良知,公開上書朝廷處置不妥。有人勸他認(rèn)瘋免難,齊周華堅不認(rèn)癡,最終遭凌遲處死。

以上三人,皆是“臺州式硬氣”的代表。這種“硬氣”在臺州孕育、播撒、傳承。

〔齊周華〕
王士性、徐霞客

方孝孺、柔石都是寧海人,與寧海有關(guān)的另一位名人叫徐霞客?!缎煜伎陀斡洝烽_篇《游天臺山日記》寫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tài)。”但很多人不知道還有一位與徐霞客齊名的臺州臨海人,他們是中國古代地理學(xué)史上的雙峰。

王士性31歲中進士,21年遍游五岳兼及各地名山大川。40年后,徐霞客在游記中稱王士性為“王十岳”,可見對其推崇。王徐二人在“伯仲之間”,從自然地理角度,徐勝于王,從人文地理角度,王勝于徐。當(dāng)時中國劃分為15個省級行政區(qū)劃,王獨缺福建,徐獨缺四川。

巧合的是徐霞客的墓志銘是臨海人陳函輝寫的,“游圣”傳奇的起步和結(jié)局似乎注定都與臺州脫不開干系。

〔王士性〕

齊召南、孫中山

到了清代,臺州又出現(xiàn)一位地理學(xué)家。

齊召南,幼有神童之稱,精于輿地之學(xué)。時人譽其“于學(xué)無不博, 自天文律歷,以至山川疆域,險阻要隘,了若指掌”。1761年,齊召南完成有“清代水經(jīng)”之稱的《水道提綱》,第一次清晰勾畫了中國18世紀(jì)的海岸線。

位于我國黃金岸線中段,有一個健跳港,浙江省四大深水港之一,系臺州組合港。南宋,金兵入侵,宋高宗逃至三門灣,感嘆山河破碎,投琴于健跳港,健跳港又名琴江的典故由此而來。1916年,孫中山來健跳考察,對這里的天然深水良港得天獨厚的條件大加贊賞,事后將“開發(fā)健跳港”納入他的《建國方略》。

〔齊召南〕
宣俠父、周至柔

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國內(nèi)革命出現(xiàn)了新局面。1924年春,宣俠父在校內(nèi)發(fā)展周夢蓮、金輔華、江潭、樊崧華、章尚友等5人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省立甲種水產(chǎn)學(xué)校,創(chuàng)建了中共海門小組。這是在臺州建立起的第一個共產(chǎn)黨組織。中共海門小組的成立,掀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臺州領(lǐng)導(dǎo)革命的歷史篇章。

同年,孫中山在廣州東郊黃埔建立陸軍軍官學(xué)校。5月,宣俠父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學(xué)員。宣俠父是一期學(xué)生中的特殊人物,在整個一期同學(xué)中年紀(jì)最長,文才口才均佳,在同學(xué)中頗孚眾望。入學(xué)不久,因?qū)κY介石破壞民主制度而抗命不從,被開除出黃埔。退學(xué)時,他寫下“大璞未完總是玉,精鋼寧折不為鉤”的詩句,以示決心。

也是這一年,臺州臨海人周至柔來到廣州參加革命,加入中國國民黨。周至柔后來官至國民黨空軍司令、一級上將,編寫的《國防與航空》與《世界空軍軍備》,是當(dāng)時中國空軍軍事學(xué)術(shù)研究的一個高峰。1949年中國大陸解放前夕,周至柔隨蔣介石政府逃往臺灣。

〔宣俠父〕

張愛萍
中國大陸解放后,國民黨軍殘余部隊退據(jù)東南沿海部分島嶼,他們企圖利用這些島嶼作為護衛(wèi)臺灣的屏障和反攻大陸的跳板。

一江山島位于臺州市椒江口臺州灣之東南方,臺州列島北部,屬東磯列島。1955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qū)陸、海、空軍各一部,對國民黨軍據(jù)守的一江山島進行進攻作戰(zhàn)。這次戰(zhàn)役由華東軍區(qū)參謀長張愛萍統(tǒng)一指揮,是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的協(xié)同作戰(zhàn)。


臺州的精彩在繼續(xù)

山海有意,青史留名。臺州的歷史,是由一個個,一百百、一千千、一萬萬人書寫的。10萬年、1萬年、2000年、100年,臺州的故事一直在繼續(xù)。

雖然我們只把故事講述到1955年,但一直以來,這片土地上不斷上演著精彩,一幕幕故事,一張張面孔,一個個人名,共同譜寫著臺州的精彩華章。



在你的心中,

還有誰是值得介紹的臺州人或與臺州有關(guān)的人?

歡迎留言。



策劃、撰文:蔡文富圖片來源于《中華遺產(chǎn)·臺州》,部分網(wǎng)絡(luò)

內(nèi)容支持:臨海市博物館、臺州市博物館


《中華遺產(chǎn)·臺州專輯》可以下單啦~




點個在看為臺州加油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