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乳腺非浸潤性上皮細胞惡性腫瘤,局限于導管-小葉系統(tǒng),顯示不同程度的結構異常和細胞核級,與浸潤性導管癌(IDC)關系密切,被認為是其前驅病變。 當DCIS突破基底膜侵入周圍組織可形成浸潤灶,若單個浸潤灶最大徑線小于1 mm或多個浸潤灶中最大者徑線小于1 mm時,即定義為導管原位癌伴微浸潤。 臨床: 多數無癥狀,少數表現(xiàn)為乳房腫塊或乳頭Paget疾病。大多數DCIS病例通過乳腺X線攝影檢測到,通常有鈣化,大部分不可見。 鏡下: 一、組織學分型 1.篩狀型: ①導管原位癌中有大量整齊極性排列的腺腔(篩孔),篩孔多呈圓形,腔緣平滑(或可有小的胞突),呈“沖鑿”樣。 ②變異型篩孔可呈車輻狀、羅馬橋狀、梁狀等。 ③瘤細胞形態(tài)一致,有輕-中度異型性。 ④細胞核常與腔緣(或梁或橋長軸)垂直。 ⑤可有灶狀壞死及鈣化。 2.實性型: ①導管呈實性膨大,常由形態(tài)單一、界限清楚同核級的瘤細胞組成。 ②核通常為輕-中度異型性。 ③中央壞死可見。 3.粉刺型: ①各種構型(多見于高級別實體型)的導管原位癌中央形成明顯的凝固性壞死(可有鬼影細胞及核碎片),常伴無定形壞死性鈣化。 ②壞死面積常超過病變導管的50%,可只殘存1~2 層腫瘤細胞。 ③瘤細胞有明顯多形性和異型性(常為高核級,核分裂象多見)。 ④常有小葉癌化和/或微小浸潤。 4.乳頭狀型 5.微乳頭型: ①瘤細胞沿導管壁呈微乳頭狀(無纖維血管軸心)生長,可為短粗的小丘狀,莖狀、指狀、仙人掌或細長棕櫚葉狀。 ②細胞有不同程度的異型性及核級。 6.Paget病型 7.少見情況下,DCIS呈大汗腺型、神經內分泌型(50% 以上的瘤細胞具有神經內分泌分化。)、印戒細胞型、粘液型、梭形細胞型、鱗狀細胞型、透明細胞型等特殊形態(tài)。 二、壞死 管腔內出現(xiàn)片狀嗜酸性物質,并伴有核碎裂/核碎屑。 1.中央(粉刺)壞死: ①受累的導管擴張,中央部分被壞死區(qū)域所取代(壞死區(qū)域≥導管直徑的10%),于低倍鏡下即可容易觀察到。 ②常與高核級DCIS和更差的預后相關,也可發(fā)生在中核級DCIS,低核級DCIS少見。 2.局灶性(點狀)壞死: 壞死區(qū)域<導管直徑10%,腫瘤呈小簇狀或單個腫瘤細胞壞死,于低倍鏡下不易觀察到。 三、核級 鑒別: ①普通型導管增生(UDH): 細胞流水樣或旋渦狀,可見伸展/扭曲的上皮橋,周邊呈不規(guī)則裂隙樣開窗。細胞可重疊,胞界不清??衫奂耙粋€或多個TDLU。 免疫組化:UDH中高相對分子質量細胞角蛋白(如CK5/6和CK14)呈不同程度鑲嵌表達,而在DCIS中則為陰性。ER在大部分DCIS中呈彌漫一致陽性,而在UDH中通常表現(xiàn)為強弱不一的斑駁陽性。 ②非典型導管增生(ADH): 細胞呈低核級的細胞核特征,細胞均勻一致,壞死罕見,常見鈣化。 結構特征包括拱橋狀、微乳頭狀以及篩狀等。 <2個導管的完全受累或病變范圍≤2mm。 ☆導管內乳頭狀瘤(根據腫瘤細胞核異型程度和病變范圍鑒別ADH和低核級DCIS):導管內乳頭狀瘤本身是一種良性腫瘤,因而肌上皮存在。當低核級導管上皮細胞增生范圍<3 mm時,診斷為導管內乳頭狀瘤伴ADH,而當低核級導管上皮細胞增生范圍≥3 mm時,診斷為導管內乳頭狀瘤伴DCIS。 ☆大汗腺型ADH和低核級大汗腺型DCIS鑒別:導管膨脹,導管內增生的腫瘤細胞核為正常大汗腺細胞的3倍大小,細胞核不規(guī)則和/或多個核仁,導管周圍可見炎癥及纖維化反應。病變范圍>2 mm即可診斷大汗腺型DCIS,當細胞核無明顯異型時,結構異型范圍(實性、篩狀或微乳頭樣)>2 mm作為主要依據。 ③微浸潤性癌:乳腺微浸潤性癌是指浸潤灶最大徑≤1 mm的浸潤性乳腺癌,可為單灶或多灶。多發(fā)生于具有HER2過表達、ER陰性、高核級、粉刺樣壞死及腫物>5 cm等病理特征的DCIS 聲明:以上知識點及圖片來源于病理相關書籍及網絡,僅用于個人學習記錄,侵權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