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敦煌藏經洞中發(fā)掘的陶弘景著作《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以下簡稱《輔行訣》里面有這么一段話, “弘景曰:外感天行,經方之治,有二旦、四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nbsp;這段話和皇甫謐序《甲乙針經》云:“伊尹以圣元之才,撰用《神農本草經》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兩者相互印證,都指明了《傷寒論》的依據是伊尹的《湯液經法》。想必對《傷寒論》感興趣的人,肯定很想了解《湯液經法》,不過該書已經失傳,但有幸的是,在《輔行訣》中,我們能看到湯液經法圖: 《輔行訣》中對此圖的描述:陶隱居曰:“此圖乃《湯液經法》盡要之妙,學者能諳于此,醫(yī)道畢矣”。可見該圖的重要性。 在認識這張圖之前,我的五味觀只有從教科書上學的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腎,苦入心,甘入脾。當然教科書肯定是有出處的。《素問·宣明五氣》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我還記得考試前總結出來的口訣: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腎,酸苦甘辛咸。這個五味觀似乎已經根深蒂固了,但是實際上用起來總是有各種問題解釋不通。比如春天明明肝木生發(fā),為什么要少吃酸,適量增加甘味,辛味?不是酸入肝嗎?所以我有時懷疑古人是不是弄錯了,抑或是我們在發(fā)掘《內經》的時候,年代久遠而文字脫落,后世校對出問題了?直到學了這張圖,我明白了。 這個圖最大的特點是每一行都有三個味,體味,用味,化味。拋開化味,我們先談談體味和用味。體用是一對陰陽,萬物體陰而用陽,體是指“本體”屬陰,為瀉,用是指“功能”,屬陽,為補。體是用的基礎,用是體的體現(xiàn)。總結下來就是:體-陰-瀉;用-陽-補。想深入了解古人的體用觀,建議百度下。 所以,肝木的體味是酸,酸味瀉肝;用味是辛,辛味補肝,所以當春天來臨,恰好是肝木生發(fā)之時,身體平衡的人,適當吃點辛味補肝助生發(fā),減少酸味防止瀉肝,這就合乎了自然規(guī)律。當然肝火比較旺的人就不要多吃辛味了,木克土,此時要吃點甜味,因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所以在春天肝火旺導致脾胃虛弱的人要戒辛辣,可以適當吃點甜的。所以這張圖,終于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春天該吃什么味的問題。 另外,為什么說生長發(fā)育期的小孩要少吃甜食,因為腎的體味是甘,甜味吃多了瀉腎。腎又是主骨的,所以甜食吃多了不僅蛀牙,還可能影響身高。當然甘是土的用味,所以吃甜食還是補脾的,可以長肉。 還有,《金匱要略》里的瀉心湯配方:大黃,黃連,黃芩。都是苦的,因為心的體味是苦,苦是瀉心的。同時苦味也是腎的用味,是補腎的。記得大學的時候無法理解“苦能堅陰”,現(xiàn)在明白了,苦雖瀉心,但苦也補腎,心為火,腎為水,所以說苦能堅陰。 另外,這個圖的五個角都對應著兩味合用的功效。熟悉半夏瀉心湯的都知道“辛苦除痞”,現(xiàn)在終于知道出處了。甘咸除燥讓我想到了當我們身體脫水時,不僅要補充生理鹽水,還要補充葡萄糖。甘酸除(逆)此處加括號是因為《輔行訣》原卷模糊不清,后世添加,也有的說甘酸除(痙),因為有個芍藥甘草湯,常用于痙攣,腿腳不利。你們覺得呢? 總之,自從認識了這張圖,從此我就摒棄了舊的五味觀建立了新的五味觀,也有了新的口訣: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腎,辛咸甘酸苦。 經方本是藥食同源,據說伊尹當年是御廚出身,有著高超的烹飪技術,后來做了商朝的丞相,提倡用五味調和觀念來治理國家,被老子稱為“治大國如烹小鮮”。我們普通人也許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但是利用好五味調和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未嘗不可。所以想提高醫(yī)術或者廚藝的,建議多看看這張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