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條文在《康平本》上也是個頂格條文。 下面解讀一下。 “傷寒”,在本條文當中,與前第169條的“傷寒”可以做同樣的理解。就是指的由傷寒發(fā)展而來或者是方證當中包括的某些傷寒癥狀。 “脈浮,發(fā)熱無汗”,這與太陽傷寒表證的癥狀反應,非常相似。關鍵在于條文的后面有一個“無表證”,那么無表證,這個“脈浮”跟“脈浮緊”有一點區(qū)別;或者應該還有“不惡寒,但惡熱”。如果像這種情況,再有“惡寒”的話,那表證存在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很有可能還會有“不惡寒,但惡熱”這一類的癥狀。只有這樣,才能確認它“無表證”。 “渴欲飲水”,這個說的也是“白虎加人參湯證”的一種簡述。之所以在這講這個證,除了條文里面的“無汗”以外,其他“白虎加人參湯證”的癥狀反應,都包括在其中了。像這個“渴欲飲水”等一些熱證,里面都有,這是一個簡述。 那么這一條,論述的實際是“白虎加人參湯證”另外的一種比較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因為有“無汗”這一證,與正常的“白虎加人參湯證”的常見證不同,所以在這加以論述。或者換個說法:白虎加人參湯證有時也會表現(xiàn)為發(fā)熱無汗。但是在這個時候,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你要認真地去辨認一下有沒有表證的存在,只有確定了沒有表證的存在,才可以應用這個方劑。 后面的“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這是一個嵌注內(nèi)容。它重在強調(diào)經(jīng)方理論當中,“先解表后攻里”的治療原則也適用于本方證。在經(jīng)方理論當中,如果既有表證,又有白虎湯證的話,可以同步治療的:比如說大青龍湯證、麻杏石甘湯證、越婢湯證、小青龍加石膏湯證、厚樸麻黃湯證,這些都是治療既有表證,又有里熱的,一樣可以應用。這個注解恐怕也不是特別貼切。 下邊做個小結:本為傷寒,但是癥狀表現(xiàn)為脈浮,發(fā)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證的,為白虎加人參湯主治之證。 |
|
來自: 子君zijun123 > 《李冠杰講康平本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