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行書,如舞動的流水,靈動而又不失優(yōu)雅。筆觸間流露出的,不僅僅是墨跡,更是書寫者的心聲。每一個轉(zhuǎn)角、每一次收放,都是情感的細膩表達。行書,是對生活的獨特理解,是對世界的深情告白。一撇一捺,寫盡人間滄桑;一筆一畫,書盡世態(tài)炎涼;一點一滴,道出萬古辛酸;一字一句,述說千秋功過。 中國書法之——行書 東漢末期,隨著書寫習慣的需要,書法由隸書分化為草,楷,行三大書體時,行書是介于楷和草之間的一個書體。唐張懷瓘說“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季孟之間,兼真謂之真行,兼草謂之行草”。其萌生于東漢,成于魏晉,至東晉趨于成熟。在隸書的快寫中相繼出現(xiàn)草,楷,行三體,出現(xiàn)幾乎無先后次序,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古到今行書這一書體受眾面最為廣泛,因其兼具楷書的易識和草書的流美。從東晉王羲之開始,行書作為一種新體流行,歷經(jīng)一千七百多年經(jīng)久不衰,至唐,宋,元,明,清風格、流派紛呈。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大臣,文學家,書法家,淮南太守王曠之子。世稱王右軍,有“書圣”之稱?!短m亭序》又名《臨河序》等,是王羲之行書代表作。為王羲之與友人宴集會稽山陰蘭亭修楔之禮時所書,詩人以晉人虛靈的胸襟,玄學之意味體味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晶瑩之美的最高意境,體現(xiàn)著晉人精神的解放,在英氣絕倫的氛圍里,在遒媚動健的筆畫中可窺見魏晉風度中包含的宇宙人生。體會宇宙般的深情和王羲之人生態(tài)度中的“放浪形骸”!從骨力寓于姿媚之內(nèi),意匠蘊涵于自然之勢,書法線條遒麗爽健,圓融沖和,展現(xiàn)了王羲之書法藝術(shù)的獨特個性。此作將漢魏的嚴整書法變?yōu)樽匀缓〞?,瀟灑出塵,清風明月般的書法如天馬行空,意隨筆轉(zhuǎn),行云流水。楷草并兼,平穩(wěn)中寓險峻,集中體現(xiàn)了晉人的美學觀念。將過去書法中淺白的詩文創(chuàng)作變成了哲學思考?!短m亭序》前面眾人徜徉山水之間,在曲水流觴中飲酒的人生欣然,進而感悟到人生苦短!前喜后悲是魏晉人的生命觀和宇宙觀的體現(xiàn),一種大徹大悟后的痛徹無奈。正是這種魏晉哲學的感悟使《蘭亭序》成為了一篇哲思妙文。這也是其成為“天下第一行書”除書法技術(shù)之外的文化淵源。王羲之行書是文人書法流派的典范,其行書有欹正兩個方面,后世學王者形成偏于欹側(cè)和偏于平正兩大支流。欹側(cè)一路俊俏跌宕。以王獻之,李世民,李,米芾為代表。其中以學小王而更為激勵險絕,米芾尤為突出,米將王字的欹側(cè)之風推向極致。為晚明個性解放的欹縱書風開辟了通道。米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等。他為人狂放,性格怪誕,身有潔癖,時人稱之為“米顛”。米芾提倡“無刻意做作乃佳”的書法思想,追求真率,自然脫俗的尚意書風。他酷愛王獻之,不喜歡王羲之的內(nèi)擪,崇尚獻之的外拓書風,標新立異。史上有“米顛拜石”典故,說一日米芾見一奇丑無比的大石,欣喜若狂,便帶帽更衣下跪磕頭,與丑石稱兄道弟,不亦樂乎!足見米芾審美思想的高下。《苕溪詩帖》為米芾38歲書。是從集字中向自我面目過度的作品。有二王筆法結(jié)構(gòu),又有脫胎換骨的自我創(chuàng)新。用筆側(cè)鋒落墨,風墻陣馬,八面出鋒。頓挫提按中打破了歐,虞,顏,柳的一筆之書,而使字長短粗細,欹側(cè)正屈,疏密大小,乃至整章行氣貫韻都極富變化,執(zhí)筆于控制于非控制之間,使意匠經(jīng)營和自然天成達到一個完美的度,從而寫出了充滿動感靈氣,振速跳動的“刷字”!王派行書的平正一路雍和秀逸,以智永,虞世南,徐浩,陸柬之,趙孟頫,文征明為代表,其中趙孟頫最為突出,被視為王羲之以后的又一典范。其書風影響元,明,清五、六百年之久。趙孟頫,元代大書家,其書復古意味濃厚,出入古人之間,得以自出機杼。寫出了結(jié)構(gòu)潤澤,借讓精巧,形神兼?zhèn)?,雅媚秀麗之書。他強調(diào)在復古的融合貫通中開辟時代之新風。受王羲之行書影響,所書《蘭亭帖十三跋》筆勢流美。通篇暢達。明人宋濂說“趙氏早歲,妙悟八法,留神古雅。中年學鐘繇,二王諸家,晚年學李北海。五體皆備,尤于行書,終其一生追摩王書”。《蘭亭帖十三跋》得王書精義,是書法與書論相結(jié)合的行書代表作。十三篇跋文體現(xiàn)的精彩書論頗值深度探究。這里列舉幾跋,便可窺見其書法崇尚高古之美的精神脈絡。第七跋“結(jié)字因時而變,用筆千古不變易”,“右軍書法其雄強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之人結(jié)字不古。而乏俊氣,故古法終不可失也”。道明了書法面貌因時代而變化,但用筆千古不變。這里的用筆是指筆之肌理而言,并非面目。第九跋“東坡詩云,天下幾人學杜甫,誰得其皮與其骨,學蘭亭者亦然。黃山谷說,世人但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所以得表面形式技巧容易,想得其精神難上加難。脫胎換骨談何容易!第十一跋“輕薄古人,盲目自大,令人可鄙”,“右軍人品甚高,故書入神品,奴隸小夫,乳臭之子,朝學摯筆,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趙孟頫大呼,王羲之人品高潔,所以其書堪入神品之列。反而那些淺薄之人,不學無術(shù),自吹自擂。這些庸俗無知之人令人極為鄙視!這也抨擊了古今書界的一種丑陋現(xiàn)象。《蘭亭帖十三跋》書法精良,書論精辟,頗值玩味。趙孟頫說“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弗,就是不,否定之義!文征明,明朝人,少時生性遲鈍,11歲才開始說話,為人忠厚。一生參加鄉(xiāng)試十次均未及第,于是終身致力于書畫藝術(shù)。他勤于書法,直到晚年都保持苦練不綴,這種師古參悟的過程使他心靈得以凈化,升華!故其書能“乘興”而起,神融筆端,心手雙暢,達到書與道的契合!晚年的他德高望重,名播海外。《滕王閣序》為文征明行書代表作。此作以二王為基調(diào),受黃山谷,趙孟頫影響較深,風格清秀雅致,筆墨蒼潤遒媚,運筆斬釘截鐵,結(jié)體畢現(xiàn)鋒芒,通篇卷氣撲面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