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都有創(chuàng)作和欣賞書法的愛好,日本的“書道”可以看作是我國書法的一大分支。唐朝時,島國頻繁派遣“遣唐使”來“偷師學藝”,并帶回了不少法帖,如王羲之《喪亂帖》《頻有哀禍帖》《游目帖》以及歐陽詢、懷素等人作品,在這些名作的“滋養(yǎng)”下,催生出該國“三筆三跡”六大書法家。 元代以后,兩國關系急轉直下,對于我們的書畫作品,他們逐漸從“求購”變?yōu)椤皬姄尅保@一行為一直持續(xù)到抗戰(zhàn)結束。期間有近6萬件書法作品被島國據(jù)為己有,想要要回來比“登天”還難。上個世紀,日本破天荒歸還了一件唐代真跡,它就是褚遂良的《黃絹本蘭亭序》。 經(jīng)過中國臺灣收藏家林柏壽數(shù)十年的溝通、交涉,終于在1969年將它討回,目前寄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林柏壽創(chuàng)立的“蘭千山館”,正是為了紀念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和懷素《小草千字文》回歸。經(jīng)過臺北故宮專家們的鑒定,認為此作就是褚遂良真跡,是1300多年前的墨跡。 我們知道唐太宗是《蘭亭序》的“頭號粉絲”,他在位期間也掀起了摹拓“蘭亭”的狂潮,目前最知名的“神龍本”《蘭亭序》正是在他授意下完成的?!短m亭序》傳世版本非常多,最經(jīng)典的當屬唐摹本,素有“下真跡一等”美譽。 “臨”與“摹”二者有很大不同,馮承素的“神龍本”是雙鉤摹制,對真跡極為還原。但是如果您有字帖描摹的經(jīng)驗,會發(fā)現(xiàn)描出來的字雖然像,但在細節(jié)處明顯有不夠自然的情況,再進行補筆更會帶來瑕疵,氣韻上也會變得拘謹。 而對臨下來,既能兼顧筆法精髓,同時筆法、結字、章法處理也更加自然流暢,更為傳神。所以乾隆評“蘭亭八柱”時,“神龍本”就只能排在第三位,虞世南、褚遂良則位居前二。褚遂良不僅是朝中重臣,也是唐太宗的“鑒書官”,他數(shù)十年來臨摹王羲之真跡不下千紙,算是把羲之筆法學到家了。 這種邊臨摹、邊吸收的方式,比崇文館那些鉤填寫手水平更高,褚遂良的水平也不是馮承素可比的。米芾稱贊褚摹本:“清潤有秀氣,轉摺芒鍔備盡,與真無異,非知書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以此本為定”,并指出褚本精良非“馮承素、韓道政、趙模、諸葛貞之流”可比。 此帖完美還原王羲之轉筆風采,點畫婀娜多姿,衄挫、調鋒、翻筆細膩精到,字字銜接到位,無一處遲滯。結字縱長欹側,內擫取勢,穿插避讓、婀娜多姿,正如南唐后主李煜所說“褚得王(羲之)之意”。不論是法度還是意趣,都有魏晉之風。 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筆法、字法嚴謹細膩,氣韻古雅醇正,是我們學習魏晉行書的上佳字帖。 而今,我們將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原作進行了超高清1:1復制,細節(jié)與真跡別無二致,并進行了純手工裝裱,非常便于您臨摹和欣賞,如果您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鏈接一觀! |
|
來自: 墨品書法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