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到來,我們一起讀書吧,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自從今年6月份暫停工作之后,有了更多的時間來讀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拿本書,一邊看,一邊畫,一邊在書上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 天馬行空,自由得無拘無束。 有時候,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去了解不同的歷史文化; 有時候,跟著作者的思緒體驗百態(tài)人生; 有時候,看著作者的文字去思考自己的行動及不足之處; 有時候,根據(jù)作者的觀點去對應自己的所思所想; 時而撲哧笑出聲來,時而感動地淚流滿面,時而激動萬分,時而又激起奮斗的熱情。 無論什么樣的結果,看書對于自己而言,都是不虧的事情。 雖然有些書看過了,大部分內(nèi)容也已經(jīng)忘記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在看的過程中,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緒,那種帶動,那種感染,那種經(jīng)過自己的眼睛,傳入腦海的種種念相,已經(jīng)慢慢地注入自己的身體,交織在一起,形成了血肉。 當面對書中似曾相識的場景時,腦子當中的記憶就會慢慢打開,也許有些模糊,但情緒卻非常清晰,會形成一個基本的判斷。 而這些判斷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無意識的來源是我們平時的輸入帶來的結果。 這種結果是看待現(xiàn)象的角度不同,是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是對世界的認知有所不同。 讀書是一個非常好的輸入方式,簡單,便攜,隨時隨地,想讀就讀。 不管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一起讀起來吧!
1.《活著》余華 2.《黃金時代》王小波 3.《平凡的世界》路遙 4.《額爾古納河右岸》遲子建 5.《我與地壇》史鐵生 6.《塵埃落定》阿來 7.《生死疲勞》莫言 8.《白鹿原》陳忠實 9.《圍城》錢鐘書 10.《人生海?!符溂?/p> 11.《一句頂一萬句》劉震云 12.《城南舊事》林海音 13.《人間草木》汪曾祺 14.《長恨歌》王安憶 15.《推拿》畢飛宇 16. 《呼蘭河傳》蕭紅 17.《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18.《臺北人》白先勇 19.《紅樓夢》曹雪芹 20.《吶喊》魯迅 ??世界文學 1.《百年孤獨》馬爾克斯 2.《殺死一只知更鳥》哈伯李 3.《月亮與六便士》毛姆 4.《瓦爾登湖》梭羅 5.《人間失格》太宰治 6.《局外人》加繆 7.《悉達多》黑塞 8.《飛鳥集》泰戈爾 9.《追風箏的人》胡塞尼 10.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胡塞尼
1. 《橙黃橘綠半甜時》季羨林、史鐵生、汪曾祺等 2.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汪曾祺、史鐵生等 3. 《心安即是歸處》季羨林 4. 《人間草木》汪曾祺 5. 《人生沒什么不可放下》宋默 6. 《允許一切發(fā)生》李夢霽 7. 《我愛這星河滾燙的人間》韋娜 8. 《正是橙黃橘綠時》肖復興 9. 《日子不慌不忙,我們來日方長》季羨林、沈從文等 10. 《漫長的旅途》盧思浩
1. 《相信》蔡磊 2. 《蘇東坡傳》林語堂 3. 《喬布斯傳》沃爾特·艾薩克森 4. 《活出生命的意義》維克多·弗蘭克爾 5. 《名人傳》羅曼·羅蘭 6. 《曾國藩傳》張宏杰 7. 《楊絳傳》趙瑾瑜 9. 《張愛玲傳》劉川鄂 10. 《甘地自傳》M.K.甘地
1. 《向上社交》帕特里克·金 2. 《學會提問》尼爾·布朗斯 圖爾特·斯基 3. 《認知覺醒》周嶺 4. 《人性的弱點》卡耐基 5. 《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 6. 《自控力》凱利·麥格尼格爾 7. 《納瓦爾寶典》埃里克·喬根森 8. 《金字塔原理》吳崢 9. 《思考,快與慢》丹尼爾·卡尼曼 10. 《刻意練習》安德斯·艾利克森 羅伯特·普爾
1. 《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 2. 《中國通史》傅樂成 3. 《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 4. 《上下五千年》林漢達等 5. 《脈動中國》許紀霖 6. 《長安客》北溟魚 7. 《全球通史》喬治·威爾斯 卡爾頓·海斯 8. 《萬歷十五年》黃仁宇 9. 《南明史》顧城 10. 朱剛《蘇軾十講》顧城 寫在最后: 這些書有相當一部分我也沒有讀過,沒有關系,排上日程,我們一起慢慢讀起來。 特別喜歡別人寫的一段文字,分享給大家:
作家梁曉聲說:讀書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當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時給你一種內(nèi)在的力量。 點個在看+分享,愿你我平時多讀書,在書的海洋里吸收知識,蛻變自我!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