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最簡潔的話來概括儒家思想的核心,將不外乎“內圣外王”或“修己安人”四個字。 所謂“內圣外王”,是指內修圣人般的德性,外施為王者之政。“內圣”,強調“修己”,注重人的本性及后天善性的培養(yǎng),即個體內在道德品質的修養(yǎng)、人格的養(yǎng)成。“外王”,強調“安人”、“安百姓”,注重人的社會政治實踐,即國家與社會治理、民生改善、道德教化等治國安邦的道理和策略。這兩者是儒家思想不可或缺的兩翼,由孔子發(fā)其端。 儒家的核心思想雖有內圣、外王之分,但其最終的落腳點是治國安邦。儒家的理想,或孔子的理想是創(chuàng)建一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太平世界。所以他們最關心的還是倫理、社會和政治的問題。如何實現(xiàn)這樣一個目標呢?孔子認為,并非單純是找到一位眀主,在那里獲得權力,然后施行自己的主張。而是要求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先修養(yǎng)自己的善心德性。天子修成圣人德性,必將自發(fā)地施行仁政,百姓修成善心仁德,必自發(fā)地秉持孝悌忠信的美德,做天子的良善子民。如此上下一心,便能獲得一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太平世界。 經世濟民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儒者修“心性之學”的最終目標就是經世,所以“內圣”是“外王”基礎,“外王”是“內圣”的發(fā)用。在這個基礎上,儒家提出了“圣人”治世的理想:天下道德最完備、最高尚的圣人最有資格做王,也只有圣人作王,才能真正實現(xiàn)王政的目標。所以儒家學者常常把堯舜禹湯文武等古代帝王想象成理想中的圣人,作為仁政的范例,提出了“法先王”的主張。儒家的社會政治思想,就是儒家的政治論,也是其仁學思想在社會政治領域中的落實。儒家認為政治權力的合法性來自于天,也就是“君權神授”。上天依據(jù)個人德行為民眾選擇君主,又根據(jù)民意支持或廢黜君王,確立了德治仁政、以民為本的政治傾向。 孔子主張仁政,孟子則區(qū)別了“以力服人”的霸道和“以德服人”的王道,并力主王道。所謂王道,即以仁義治天下。古代圣王是王道的典范,所以“王道”也稱“先王之道”。孟子論政,言不離堯舜。古代圣王實行仁政,仁政的實質就是愛民、恤民、養(yǎng)民。君王將自己的“惻隱之心”或“不隱人之心”由自己推及天下民眾,由愛自己、愛親人,推廣為愛百姓,為百姓提供衣食保障,使他們養(yǎng)生送死無憾。愛民就要恤民、保民。孟子講制民之產,即為老百姓提供養(yǎng)生送死的基本生產生活資料。孟子又講使民以時,使用民力不違農時,不能影響老百姓的農業(yè)生產。儒家非常重視禮樂在社會政治生活中作用,認為禮是圣人基于人的先天道德情感制定社會行為規(guī)范,其基本原則是尊尊、親親。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惡的觀念,主張治國應禮法并用,隆禮重法。正是在這一政治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古代建立了一個以士大夫階層為主的文官政治體系。您若喜歡,為我點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