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過: “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心,不在境?!?/strong> 在當(dāng)下浮躁的社會里,很多人都在瞎著急,也在干著急。 急著開好車,急著住好房,急著結(jié)婚生娃,急著賺錢消費。 一切的一切,都太著急,可是這般著急,卻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 反而搞得自己越來越焦慮,越來越迷茫,越來越痛苦。 古語有云:“心動,則萬物動;心靜,則萬物靜?!?/strong> 世界如同一面鏡子,它只是純粹地投射著我們的所思所想。 靜,在于心態(tài)穩(wěn)得下來,等于思緒沉淀下去,也在于無論身處何處,時刻可以行動。 如果一個人的內(nèi)心足夠的心靜,那么不管世間如何變化,內(nèi)心依舊安定、平靜、從容。 一個人的內(nèi)心也只有在一種從容不迫、寧靜自得的心境下,才能擁有福氣縈繞。 心靜,永遠(yuǎn)都是強者最想要保持住的強大心態(tài)。 心靜,心定 心靜,才能得到心定。 心定,才不出錯。 心急浮躁的人,很容易會因為一時的著急,一時的沖勁,反而沖過了頭,沖昏了頭腦。 然后,就容易急中生亂,躁中生煩,煩中變怒,導(dǎo)致心態(tài)越來越極端,越來越被動。 《弟子規(guī)》中說: “事勿忙,忙多錯?!?/strong> 別走得太快,別做得太急,凡事都有它的節(jié)奏,找到其中節(jié)奏,配合自己的節(jié)奏。 然后,一切問題都能夠得到迎刃而解,一切問題也都能夠在安靜之中得到答案。 儒學(xué)著作《圍爐夜話》中有言: “心靜則明,水止乃能照物。” 心靜下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因為一切的真相也都顯露出來。 最終,自己也就真正做到了旁觀者清,站在更全面的維度上,俯瞰底下的一切。 這種能力,說到底就是心靜下來的能力。 諸葛亮給他兒子寫信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先安靜下來,及時地靜下來,讓自己修身養(yǎng)性,淡泊明志。 然后,默默無聞地積蓄力量,積攢能量,提煉智慧,修煉格局。 最終,才能夠真正脫胎換骨,大展宏圖。 心靜,心安 心靜,靜心,在于心安。 讓心安下來,輕松、輕靈地放著,輕快地?fù)u動,心便舒坦了。 走路時,靜靜地看著沿途風(fēng)景,閑暇時,靜靜地聽著音樂,工作時,靜靜地專注工作。 如此,面對現(xiàn)實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也能在喧囂的世界里,得到一份靜謐的心情。 《大學(xué)》中有言: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strong> 人到最后一定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幸福,跟財富多少關(guān)系不大,重要的是能夠感到心安。 因為只有內(nèi)心感到安定祥可的人,才能夠不急不躁,隨心所欲。 如此,本自具足,向內(nèi)探索,服從自我。 《格言聯(lián)璧》中說: “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strong> 一個人,只有心靜得下來,才能洞悉萬物規(guī)律,找到萬部本源。 然后,為我所用,汲取營養(yǎng),定下智慧。 心靜不下來的人,很容易會變得浮躁,也很容易會因為一時的挑戰(zhàn)和坎坷,讓自己變得畏畏縮縮,瞻前顧后,左右搖擺。 最終,只會陷入內(nèi)耗當(dāng)中,不斷地浪費時間和精力,蹉跎歲月和人生。 心浮躁了,哪怕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心靜得下來,再大的事,也是小事。 那些能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會給人一種謙和,從容的印象,做人做事,性格是非常的遲緩的,從來不著急,遇到問題,也是一副心平氣和的模樣。 這種人,會越來越心靜,越來越心安,也會越來越有智慧。 心靜,福生 心靜,其實是上等的補藥。 心靜下來了,安住本性,一切都會變得隨性,愜意,自然。 因為當(dāng)一個人的內(nèi)心足夠強大,一切的一切,都能夠做到靜心隨緣。 養(yǎng)一點靜氣,我們遇到問題和挑戰(zhàn)的時候,也就能夠做到從容不迫,舉重若輕。 得一點靜氣,我們也就能夠始終做到不偏不倚,不驕不躁,不卑不亢,無事平和,有事平靜。 如此,超越自我,成全自我,福氣自然就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