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龜茲,就不知道涼州模式從哪里來。石窟史發(fā)展的脈絡,在中國境內(nèi),古龜茲(今新疆庫車)是首站。 11月28日 周二 烏魯木齊集合,住亞朵酒店 11月29日 周三 北庭故城及西大寺遺址 11月30日~12月2日 吐魯番博物館、柏孜克里克石窟、勝金口石窟、吐峪溝石窟、伯西哈石窟、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坎兒井、蘇公塔、臺藏塔、阿斯塔納墓群等 12月2日晚火車軟臥去庫車 12月3日~12月5日 克孜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森木賽姆石窟、庫車王府、龜茲博物館、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等 12月5日下午19點晚餐后散團 20點送至庫車機場(21:10飛成都,22:40飛烏魯木齊) 龜茲石窟群中規(guī)模比較大,保存相對好一點的有四處——克孜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都是國一。再就是國四的森木賽姆千佛洞和國五的克孜爾尕哈石窟。 庫車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緣,地處陸上絲綢之路新疆部分中段的南北兩道之間,北依天山,南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是有著豐富水資源的沖積平原。古龜茲一直處于西域的中心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達,從而為藝術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二世紀貴霜國王迦膩色迦派遣大批僧人出國傳教,逐漸東傳至龜茲。至公元三世紀,佛教很快成為了龜茲文化的主流。在龜茲國王的支持下,建寺、開窟,使龜茲高僧云集,佛法廣布,克孜爾石窟在這時誕生了。 鳩摩羅什,龜茲國公主的兒子。生于公元344年,十幾歲于罽賓學成歸國,成為龜茲佛教領袖。中原為之盛名而一心想得到他。382年,呂光帶兵至龜茲,將他搶劫至武威。正是在他的傳播影響下,北涼在五世紀初前后興建了中原地區(qū)最早的一批石窟寺。 公元9世紀以后,回鶻人西遷進入龜茲境內(nèi),建立回鶻政權。社會相對穩(wěn)定,原本信仰摩尼教的回鶻人也改信佛教。11世紀以后,隨著喀喇汗王國的強盛,伊斯蘭教逐漸向龜茲地區(qū)滲透,大約到公元14世紀,龜茲成為喀喇汗王國的一部分,伊斯蘭教成為主流的宗教,而佛教則逐漸消亡了。 克孜爾千佛洞現(xiàn)存洞窟349個,壁畫近萬平米,中國石窟藝術的起點。 龜茲壁畫藝術的形成與發(fā)展路徑,基于其深厚的西域文化底蘊,以包容的姿態(tài)對外來的古印度藝術、波斯文化、中原文化進行充分的融合式的吸收。在克孜爾早期(公元3-4世紀)壁畫中人物形象具有明顯的西來印記,尤其是犍陀羅佛教造像藝術的影響;公元5世紀人物造型風格近似印度秣菟羅藝術;公元6-7世紀壁畫人體造型曲線即“三屈法式”的增強,顯示出印度笈多佛教藝術風格的影響; 直至公元5-6世紀,菱格構圖已成為克孜爾石窟券頂壁畫最主要的構圖形式。菱格構圖表現(xiàn)的山巒是佛教世界中心的須彌山,既有佛教教義的象征性又有畫面布局的合理性。這種構圖形式,不僅對石窟空間起到了裝飾作用,同時增加了壁畫的容量。 龜茲石窟壁畫人物造型多以本土化特征呈現(xiàn),壁畫中的人物體型修長、五官集中,與龜茲地區(qū)出土的人體骨骼特征相一致。在表現(xiàn)商人的故事畫里,采用了龜茲世俗商人的形象。由于佛教藝術的彼岸性使得古代畫師們在塑造壁畫人物形象時的想象力和精神品位在“梵我合一”的觀念中得到了統(tǒng)一和升華。 克孜爾壁畫在造型方面扎根于本土,不僅體現(xiàn)了本民族、本地區(qū)的藝術特色,而且其作為古龜茲民族的藝術創(chuàng)造,曾經(jīng)開拓了中國繪畫史上的一代畫風。從梁代的張僧繇、北齊的曹仲達,到隋唐之際的尉遲跋質(zhì)那和尉遲乙僧父子,都以他們的藝術實踐溝通了西域和內(nèi)陸文化藝術上的聯(lián)系,龜茲畫風既是龜茲和西域的地方風格,也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重要流派,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先是把人體按其結(jié)構分成塊,如胸部分成兩塊,腹部分成四塊,肩頭一塊,大小臂各一塊,在各塊的四周由外向內(nèi)逐層暈染。有些洞窟壁畫暈染缺乏中間層次,色階變化大,暈染部分與非暈染部分界限分明,甚至可以看清暈染的筆觸。 在人物臉部處理上,暈染之后要用赭石或土紅將五官和面部輪廓重勾一遍 ,有時也用墨線勾勒,最后在眉毛、上眼瞼、鼻梁、上下唇以及下頜處提勾白粉,這也是克孜爾壁畫表現(xiàn)技法中的另一個顯著特點。 ?名氣沒有柏孜克里克大,但保存壁畫的精彩程度不亞于它的還有吐峪溝石窟。它開鑿于公元5世紀,分東西2區(qū),現(xiàn)存洞窟94個。早期壁畫受龜茲石窟影響明顯,晚期受中原影響較深。該石窟是吐魯番地區(qū)開鑿年代最早的石窟寺,在佛教藝術傳播路徑中占有突出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