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整個社會都在講如何把孩子培養(yǎng)成優(yōu)秀出色的人。 而這個標準的第一步就是考個好成績。 為此,一大批家長不惜花時間花精力提前搶跑、一路超前學,以求孩子穩(wěn)定地“名列前茅”。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好大學的錄取人數(shù)是有限的,一個班的第一名也只能有一個。 所以,我想對家長們說一句掏心窩的話:不是所有時刻,都要和學校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 尤其孩子品行很好,只是學習能力不強的情況下。 ?????? 1、其實,他/她已經(jīng)是個很好的孩子了。 某音上刷到一條視頻,媽媽在教訓孩子成績不好時,突然暈倒。 兒子緊緊地接住她,把媽媽抱到沙發(fā)上,一邊給爸爸打電話一邊全力呼救,努力喚醒媽媽。 待媽媽緩過來,給她喂水,貼暖寶寶,扣上扣子,還主動坐在媽媽的背后成為她的依靠。 看得我眼淚不由自主地往下掉,家有此娃,父母何求? 盡管他學習不夠出色,但他是已經(jīng)是個很好的孩子了。 善良、細心、做事有條理、懂得照顧人。 這樣的孩子,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我家安寶,從小到大都很天使,不挑食、睡眠好,也不鬧人。 和她玩得好的幾個孩子,莫不如是。 不與人攀比,不嫉妒、不惹事、獨立完成作業(yè)、有禮貌、有節(jié)制、大人忙的時候乖乖自己玩,還偶有暖心安慰照顧家長的舉動。 總之,他們只是成績普通,都是十足的好孩子。 只不過,我們大人太焦慮了,每每接到老師的投訴,或是看到孩子帶有幾個叉叉的試卷,就忘了這一點。 我們害怕耽誤孩子的未來,也認為自己有義務配合老師的工作。 不論是出于自己根深蒂固認為理應如此的三觀,還是自己哪顆被比下來受挫的心,都大錯特錯了。 為人父母,真正應該做到的是: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而不是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如果孩子成績差,那就幫她查漏補缺,逐步提高;如果孩子專注力差,那就幫她降低焦慮,調(diào)理身心... 何況,這些都是一時的。 退一萬步來說,每個孩子擅長和適合的東西都不一樣。 若是出類拔萃,就送她振翅高飛;若只是平凡之輩,承歡膝下也不錯。 ?????? 2、選拔制教育的局限,不應怪孩子。 我不敢說自己閱孩無數(shù),但37年的人生經(jīng)歷中,的確見到了很多不是學習那塊料的人。 他們的父母也好,老師也罷,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校內(nèi)校外相結(jié)合地給孩子施壓,共同監(jiān)督。 其結(jié)果,依然是無效的。 是的,很扎心,用力逼一逼也還是那樣的情況大有人在。(雖然有一大批沒被逼過的孩子在成年后,在網(wǎng)上叫囂著說早知道怎樣當初就好好學習,其實也就剩說說而已了,否則為什么沒見到他們?nèi)ピ賹W習呢,家長們切莫當真) 但這并不代表孩子的智商有問題,也并妨礙孩子在成年后的生活和發(fā)展。 ?????? 3、家長不必和學校時時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 記得,我有個高中同學,眉清目秀,性格活潑,很努力很努力地學習成績卻還是一般般。 突然之間,對化妝產(chǎn)生了濃烈的興趣。 癡迷到把生活費節(jié)省下來去買工具,也曾偷偷地去了解是否有專門的學校。 但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幾次叫家長,媽媽也和學校一樣,認為干化妝沒出息,屢屢批評她不務正業(yè),強勢勒令她收心考大學。 慢慢地,她就變得沉默寡言起來,眼睛里布滿了灰暗和黯淡,成績下滑得更厲害了。 直到多年后,終于從事了喜歡的工作才又回到樂觀愛笑的狀態(tài)。 說實話,這種問題在低年級更常見。 孩子可能是沒開悟,也可能是沒建立對學習的興趣,就表現(xiàn)得不那么熱愛學習了一點,作業(yè)拖沓,學不進去,更喜歡體育、畫畫、音樂課... 家長就如臨大敵,對著孩子一頓又一頓地輸出,警告孩子將來會過不好,提醒孩子自己付出了多少,告誡孩子不努力就會一直跟不上... 殊不知,帶給孩子的是否定、是打擊、是恐懼,適得其反。 久而久之,就徹底淪為了不自信、叛逆、厭學、抑郁。 求求家長們,快停下來吧,不必那么執(zhí)著,更不必時時和學校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 就拿安寶來舉例吧,數(shù)學在一二年級時一直不開竅。 每每小測驗回來,都是焉頭耷腦的。 給她看紀錄片、做習題,也是一副難熬又無意義的樣子。 逼她也沒用啊。 我能做的無非就是再等一等。 因為,一些時候,孩子的智商和能力并不能與學校的教育內(nèi)容相重合、相匹配。 在她成長起來之前,呵護好孩子的自信、興趣、善良和熱情才是重中之重。 要知道,家長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而老師是背著kpi在完成工作,他要的是教學成績,是高平均分。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老師是錯的,但她的負責的確是夾帶私貨的。 我們作為家長,有些時候應該毫不猶豫地積極配合,比如孩子在學校不蹲守紀律妨礙到其他孩子,和同學有肢體沖突、講臟話等。 但若是孩子的品德沒問題,只是成績和發(fā)展問題,家長要學會該敷衍敷衍。 甚至,針對孩子的各方表現(xiàn),幫她去做好樹立信心的工作。 無他,既然是教育,至少不應該建立在傷害人體健康的基礎之上。 也唯有讓孩子懷揣著對夢想對未來的期待,保持著對自己對學習的信心,她才能在下一個階段迎頭趕上。 ?????? 4、請留出足夠的時間在發(fā)展孩子的個性和興趣上。 所以,成績固然重要,為未來鋪路方為根本。 早在給孩子一個優(yōu)質(zhì)的教育那篇文章里,我們就講過,孩子的時間是一種稀缺資源。 與其全部拿出來卷成績,不如留一些給孩子的個性和興趣上。 十七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曾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何況是孩子呢? 有人天生記憶力、領悟力俱佳,擅長學習考試;有人攜帶著某種特殊基因和天賦,注定去做科研或大家;有人對數(shù)字敏感,是一個會計的好苗子;有人動手能力強,合適從事機械、工程等實操類的工作...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不是那么明顯,假以時日,也能夠熠熠生輝閃耀著自己光芒。 家長要做的是就是發(fā)現(xiàn)孩子合適的那個賽道。 或者,在能力范圍內(nèi),提供孩子多次嘗試的空間和自由,允許孩子去探索自己的能力邊界。 而不是,與基因死磕,和他人內(nèi)卷。 因為,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苗,父母用心的灌溉才是他末來的風向標。 我們愛孩子就該學會:
被父母狠狠重視的孩子,更能被“社會”優(yōu)待; 三分關愛,七分自由,十分的獨立人格。 這才是教育最好的狀態(tài)。 ?????? 5、讓孩子保持對未來的信心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最后,在強調(diào)學業(yè)和發(fā)展特長之間,在意志磨練與心理健康之間,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我們還要掌握一個平衡。 那就是,不貼標簽,不談未來,把精力落實到具體問題的解決上。 關注孩子今天這一天的事務,鼓勵他一點一滴的進步。 告訴孩子,哪怕你非常努力也無法提高自己排名,盡力了就好。 只要盡力了,自己跟自己比就一定會有進步,攻克了一個難的題型就一定攻克更多自己目前不會的領域。 日日盡力,日日更新,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能逐漸感受到努力就能贏得進步的喜悅,也能懂得長期堅持就能變得強大的道理。 這種精神,就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說到底,學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段局部經(jīng)歷,不能代表什么。 在未來孩子會走向社會,接觸的世界會更寬廣,可供選擇的領域也更豐富,只要他保持信心去尋找,一定能有更適合自己的地方。 望周知,并與大家共勉! |
|
來自: 新用戶4010x7m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