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 沁園春·長沙 (Live).mp34:03 來自西風無塵 寒露,九月節(jié)
秋風暮陽、梧葉飄黃、紅楓早霜、殘荷菊香。 氣寒露凝,秋思漫長,鴻雁來賓、寒蟬噤聲。 明日是寒露,也稱“九月節(jié)”,它是秋天的第五個節(jié)氣,是仲秋之尾也是暮秋之始。 寒露如其名,寒氣已生,露氣將凝,故謂之寒露。 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一個帶有“寒”字的節(jié)氣,標志著秋意漸濃,寒意漸生,正如白露是由熱轉(zhuǎn)涼的開始,寒露則是由涼入寒的序幕。 寒露,深秋濃情 寒露是暮秋的使者,秋風蕭瑟、秋葉漸落、秋雨連綿,寒氣初侵,草木凋零,不免生出悲秋之感。 實則漫漫秋意之下,是這個時節(jié)對于世界深沉的愛,從北至南,裊裊涼風與颯颯秋雨為秋天換上一襲七彩夢幻的華裳。 人們沉浸在秋高氣爽、日麗風清之中,登高望遠、觀菊賞楓,在天地萬物之中探索四時賦予我們的諸多意義。 也許只有經(jīng)歷了這樣的深秋,才算完成春夏真正的蛻變和沉淀,也才有開啟漫漫冬季的勇氣,寒露在其蕭瑟背后,更多的是一抹關于生命的溫暖和無盡寬厚的智慧。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寒露時節(jié)天漸寒,農(nóng)夫天天不停閑——寒露,源自收獲和播種秋到寒露,露水從晶瑩潔白轉(zhuǎn)為寒冷欲凝,甚至呈現(xiàn)出早霜的形態(tài)。 和它的姐妹白露、霜降一樣,寒露在表示水分變化的同時,更多強調(diào)的是溫度的變化。 此時太陽高度繼續(xù)降低,氣溫逐漸下降,入夜后尤為明顯。 北方的人們已經(jīng)感受到深秋的寒意,東北、西北的一些地區(qū)已迎來初雪;南方也開始感受秋天的涼爽,殘暑褪去,秋氣高闊。 雖然寒露溫度降低,但此時農(nóng)人們卻忙的熱火朝天,寒露位于“秋收、秋種、秋管”的三秋季,是農(nóng)事最為繁忙的時節(jié)。 正如農(nóng)諺中:“寒露時節(jié)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寒露時節(jié)天漸寒,農(nóng)夫天天不停閑。小麥播種尚紅火,晚稻收割搶時間”等。 此時,北方以晴朗為主,要及時播種小麥,而南方更是到了晚稻收割的時間,為了避免冷空氣南下,“寒露風”入侵引起的水稻減產(chǎn),一定要抓緊時間進行搶收。 而為了應對華南此時的“綿雨”(一種濕度大、陰天多、日照少的災害性天氣),華南地區(qū)還應該充分利用天氣預報,搶在晴天播種油菜、蠶豆等。 寒露,關于收獲和播種的時節(jié)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寒露說“寒”,秋涼已至、秋風漫漫說到寒露之“寒”,必然要從其字面意思講起,寒最初源自感官的寒冷,引申為心理的悲傷,以及貧窮、苦厄的狀態(tài)等等。 正如“寒”的字源,上面的偏旁表示茅草屋頂,屋內(nèi)站了一個人,下面是冰凍的地面,雖然周圍還有幾捆稻草,但是人依然瑟瑟發(fā)抖。 所以“寒”最初的意思就是冷或感覺寒冷,如《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而后由體感引申為凄涼、凄清、悲苦、悲傷等情緒上的寒冷。 同時,“寒”與“暑”相對,用來表示季節(jié),如《周易·系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成歲焉?!奔春钕嗤疲粩嘟惶?,構(gòu)成了年歲。 “寒”的字源 寒在中醫(yī)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名詞,“寒癥”與“寒疾”分別作為病癥存在。 《素問·至真要大論》道:“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边@里的寒成為病源和病因。 除此之外,寒還被引申為一種貧窮、困厄、低微的狀態(tài),我們最為熟悉的便是寒門子弟,寒苦人家。 柳宗元在《宋清傳》中寫道,人們交往通常都是“炎而附,寒而棄”,即趨炎附勢、嫌貧愛富,很少有像宋清一樣的人。 宋清是京城的一名藥商,他對買藥的人一視同仁,即使沒有錢的人也會給他們好藥,而且經(jīng)常燒掉欠條。 與那些爭先恐后成為市儈之人的高官士大夫相比,他作為商人卻不市儈,反而仁義而又善良,不禁讓人敬佩。 九月寒露白 寒露雖寒,卻成為秋天最為濃烈的表達。 從蕭疏的梧桐到瑟瑟的秋風,從傲霜的白菊到漫天的飛鴻,從北方嗚咽的白楊到南方楓葉的紅絳,伴著銀杏的金黃和胡楊的蒼涼。 此時,秋的涼意和色彩從額頭傾瀉而下,一直到淹沒腳底。 冷雨裹挾著深秋的寒意,給烈焰般的紅葉結(jié)上一層早霜,為秋暮的殘荷留下枯禪的冥想。 聽不盡梧桐滴雨到天明,看不夠一樹銀杏墜晴空,那一墻爬山虎延伸著關于秋天最遠的思念。 關于寒露有諸多色彩,它們從山水中來,復歸于天地萬物的自在。 此時也開啟了一年中最適合的賞秋序幕,經(jīng)霜的紅楓、槭、黃櫨、烏桕,火炬、紅杉正等待探訪。 水畔荻花的淡紫、道旁銀杏的金黃、園圃菊花的多彩,映襯著澄碧的秋水,澈藍的秋空,一起構(gòu)成秋日如畫的濃重斑斕。 它們肆意揮灑,如同天地間無盡的調(diào)色盤,為人們獻上最強烈的視覺盛宴和最精彩的回憶畫面。 寒露秋意濃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千家風掃葉,萬里雁隨陽——寒露三候,雁去待春歸
寒露一候,鴻雁來賓,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xiāng)。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 鴻雁自北南來,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往南方,披著塞外的蒼茫,來到溫暖的他鄉(xiāng)。 無人知道它在途中經(jīng)歷了多少困難,遇到過萬千危險,如同宿命的召喚,它每年穿越風雨,路過千山,于南北之間,飛行數(shù)千公里,完成與自然的約定。 它是四季輪轉(zhuǎn)最為可靠的信使,也是古人鴻雁傳書的問候與浪漫,連接著人們的目光與祈盼,春去秋來的變換。 鴻雁來賓 寒露二候雀入大水為蛤,此時雀鳥感受到寒意都已不見,而海邊出現(xiàn)了很多蛤蜊,它們的花紋和色彩與鳥類的很像。 在古人的認知中,也許這蛤蜊就是鳥雀幻化的,非常有趣,在節(jié)氣中經(jīng)常有這樣的描述,充滿孩子般的天真和想象力,以及對于萬物無盡的好奇。 也許現(xiàn)代社會,人們很少再以這樣的角度看待自然界,但我們在讀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時,依然被打動。 過于理性會讓人變得麻木,有時感性和朦朧反而讓人收獲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如果想得到孩子般的快樂,不妨學習像孩子一樣去觀察和感受世界。 寒露三候——菊有黃華 寒露三候,菊有黃華。深秋時節(jié),萬物凋殘,唯有菊花,開得熱烈。 此時陰氣漸重,正如“草木皆華于陽,而菊獨華于陰”,菊花不同于其他草木,待寒而開,傲霜更盛。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萬物蕭瑟,老圃秋淡,菊花卻晚來逸香,讓深秋的花事變得瑰麗而夢幻。 人們愛菊不僅源于它的清雅絕俗,幽香不絕,還因為它的凜然高潔、低調(diào)不爭。 白菊素淡卻自有風度,是隱士更是名士,從陶淵明的“東籬采擷”到秋瑾的“千枝喜庭”,斜插在中國歷史玄如墨裁的鬢邊。 金菊明艷卻充滿力量,是戰(zhàn)士更是英雄,從黃巢“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瑰偉到毛主席“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的昂揚,佩戴在千年時間的胸前,是勇敢不屈的象征。 蕭疏桐葉上,月白初露團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農(nóng)歷九月,關于寒露的詩意與深情寒露是關于秋暮的一抹不動聲色的堅守:蘆白菊黃,楓紅殘陽,征鴻過往,雀鳥化蛤。 那些純粹的熱愛和無暇的清冷都融于其中,表達著這個時節(jié)于秋天最干凈的想象力和無盡的挽留。 古往今來,有太多關于寒露的詩詞,而其中的名篇更是讓人驚艷,有凄涼蕭瑟,也有柔情熱烈。
寒露雖寒,其意卻暖,杜牧的《山行》中,山路石徑,白云人家、楓林賞秋成為后人效仿的秋日雅事。 那一抹深秋的紅色,貫穿了這個時節(jié)無言的愛意與濃情,遠離了凄清和悲感,秋天成為山水間最悠遠的歌聲。 霜葉紅于二月花 除了楓葉的紅,還有夕陽和晚霞的紅,殘陽如血遇到秋暮澄江,二者的搭配如此的天成。
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暮色殘陽鋪就,如同燃燒起一道江水,光影成為此時的主宰,江面分為深碧、赤紅兩個世界,如此的不同,卻又如此相融。 從日落到入夜,殘陽到缺月,凝露素白純凈,新月靜美出塵。 從熱烈濃情到清新寧靜,這是屬于暮秋的絢爛與純粹,也是作者脫離官場、遠離喧囂的輕松與閑適。
深秋九月如此惹人憐愛,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更是讓其美景名震千古。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僅此一句,寫盡暮秋的飛鴻與霞光,漫天紅霞生出了翅膀,孤鶩染就絳紅的霓裳。 霞光落入秋水,孤鶩飛入天際,水天一色,時空交錯,營造出一種夢幻的感覺。 而毛爺爺?shù)摹肚邎@春·長沙》更是彰顯了暮秋的豪情滿懷和壯志躊躇。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橘子洲頭,秋色盡染,秋江之上,百船爭流,一派秋日風華,一掃蕭瑟寂寥。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遼闊天地,發(fā)出震撼一問。 “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英姿勃發(fā),豪情滿懷。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披荊斬棘,無畏前路艱險,那是革命大無畏的精神和豪邁的氣概,鼓舞人心,洗滌靈魂,每每讀來依然充滿力量! 寒露其實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樣高冷,而是自帶一種熾熱與悲情,猶如殘陽映血的壯烈恢弘。 那是一種向死而生的情懷,一種萇弘化碧的忠貞,一份壯志凌云的豪情——由濃烈化為含蓄哀婉,是屬于暮秋最厚重的愛與懷念。 寒露之暖 寒露的智慧——守正防兇,安于身心,心存溫暖,靈魂豐盈
露冷風蕭、梧葉飄黃、蘋花漸老、黯然相望、孤寂悲涼,晚景蒼涼。 柳永筆下,當梧桐寒雨滴盡更漏,山頂斜陽吹落殘紅,寒露的凄清就在夜色中凝結(jié)。 如果將深秋寒露與人生階段作比,此時大概就如同中年向老年的邁進,帶有晚景的蕭疏,和寒露對應的節(jié)氣卦“剝卦”非常相似。 “剝卦”,上艮下坤,五個陰爻,只有一個陽爻,象征著大地蕭索,陰盛陽衰,陽氣接近消亡。 寒露節(jié)氣卦——剝卦 剝卦,“剝”即剝落,如同日曬雨淋、風吹雨打,自然的風化和侵蝕,讓環(huán)境與個體發(fā)生變化,時間的逝去也讓我們的身體發(fā)生衰落,世間的炎涼也讓人的內(nèi)心變得枯萎。 就像青春對應暮年,有盛開就不免凋落,時間的逝去讓人感慨和無奈,但學會接受一切,去感受生命中的一切,無論悲喜。 同時,學會守正防兇,守護身心,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生命的真諦,將與時間、外界的對抗轉(zhuǎn)化為一個個希望。 正如剝卦的卦象:不利有攸往,很多時候,周邊的環(huán)境充滿限制,方寸之間都騰挪困難,生活的重擔壓得我們無法喘息。 但活著就需要在微小之處尋找生機,在絕望之時尋找轉(zhuǎn)機,看似希望渺茫,依然不能放棄,這是生之不易,也是生之意義。 寒露的溫暖堅守 世界紛繁,天地偌大,普通的個體也許渺如微塵,浮如云煙。 但正是因為這些微塵折射的光芒和它們散發(fā)的溫暖,人間才如此值得留戀,生命才如此重要。 不放棄內(nèi)心的追求和最初的堅守,不被世俗和庸碌所吞沒,不關閉內(nèi)心的通道,拒絕冷漠和麻木,即使身處黑暗,前路迷茫,也要在靈魂縫隙等待生命之光的降臨。 也許我們的身體會走向衰亡,甚至某一天這個世界將不會再有我們的痕跡,但那些動人的瞬間,皆因為我們努力地愛過這個世界,當與之告別,轉(zhuǎn)身離開后,它們依然散發(fā)著溫暖的微光! 寒冷珍重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寒露茶,菊花酒,關于寒露的飲食和養(yǎng)生寒露恰逢深秋,亦近重陽,正值菊花盛開,在觀賞之余,飲菊花酒也成為此時重要的習俗和養(yǎng)生之道。 正如《本草綱目》中,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瘺癉、治百病”的功效。
菊花酒一般用菊花煎汁,以米釀造,加上地黃、當歸、枸杞等中藥,有清肝明目,補益腸胃的功效。 同時,此時的寒露茶也是必不可少的飲品,此茶在寒露前后采摘,生津回甘,湯汁渾厚,清新甘醇,就如同這個節(jié)氣清冷之外帶著柔情,給人以唇齒的享受與內(nèi)心的寧靜。 寒露飲菊酒 正如“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寒露最讓人垂涎的時令美味便是螃蟹。 此時正值農(nóng)歷九月附近,“九雌十雄”,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jié):蟹肉清甜、蟹膏豐腴、蟹子飽滿、入口鮮香綿密,回味無窮。 而江浙地區(qū)的醉蟹更是讓人欲罷不能:清洗后放入容器,加上各種佐料和黃酒,一并密封保存,經(jīng)過一段時間便可食用,此蟹芳香醉人,肉質(zhì)瑩潔,膏黃肥美,酒醇味鮮。 同時,湘西侗族人也有寒露腌魚的習俗,用米酒、糯米飯、辣椒、花椒、姜絲等腌制的魚口感獨特。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秋三月以收斂緩慢為主,宜早睡早起,寧志平氣,養(yǎng)心安神。 正如“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后,晝短夜長,溫度明顯下降,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時增添衣物。 此時天干物燥,要注意養(yǎng)護身體中的津液,防止秋燥、養(yǎng)護肺陰,勿傷脾胃,民間也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寒露,天寒露重,望君珍重 提到寒露總會想起林清玄散文中的故事:他十五歲就離開家鄉(xiāng),媽媽經(jīng)常會寫信給他,春天她會在信末寫“春日平安”,到了秋冬則會寫上“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雖然只有寥寥數(shù)字,卻隱藏著母親對于子女的愛,平常而又深刻,簡單而又雋永,足以讓人動容。 生命的輪轉(zhuǎn)更是愛的傳承,四時變遷,人世變換,我們骨子里含蓄而無盡的熱情,就如同寒露那照亮生命殘秋的溫暖,即使萬物凋殘,依然豐盈而美好。 國慶假期即將結(jié)束,很多人已在歸途之中,寒露將至,愿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快樂之外也能感受到深秋的溫暖,天寒露重,望君保重,愿各位喜樂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