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為睡蓮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種仁。主產(chǎn)于湖南、江蘇、安徽、山東等地。去殼取仁,或再去紅棕色內(nèi)種皮后曬干,生用。 【處方用名】 芡實、芡實米、雞頭實。 【性味歸經(jīng)】 甘、澀,平。入脾、腎經(jīng)。 【功效主治】 本品味甘澀,入脾腎二經(jīng),既能補益脾腎,又可澀精止瀉,然其以收斂之功為長。 1、固腎澀精:用于腎虛遺精,早泄及小便頻數(shù),常配金櫻子同用,或配沙苑子、龍骨、牡蠣同用。 2、補脾止瀉:用于脾虛泄瀉,日久不止,常配黨參、白術(shù)、扁豆、茯苓同用。 【用量用法】 9~15克,煎服。 【藥物比較】 芡實與蓮子均能補脾止瀉,益腎固精。但芡實以收斂之功見長,偏于固腎澀精,故腎虛遺精、遺尿及帶下等多用之;蓮子則以補益之功為佳,尤長以補脾養(yǎng)心,固脾虛泄瀉及心腎不交之證,較為常用。 【參考資料】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p> 《本草綱目》:“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p> 《本草求真》:“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使泄瀉,腹痛可治……味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惫εc山藥相似,然山藥之補,本有過于芡實。而芡實之澀,更有勝于山藥,且山藥兼補肺陰,而芡實則止于脾腎,而不及于肺。 (內(nèi)容摘自楊永良主編的中藥學(xué)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