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乃文而化之,化而文之,即依托文化來感化培育人才,本質具有育人之要義。學校是育人的搖籃,校園文化自然就肩負育人之圣神職責!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大力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積極上向的學術、體育、藝術、娛樂活動,建設以社會主義文化和民族文化為主體,健康生動的校園文化。要努力凈化校園環(huán)境,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傾向,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fā)展。在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學校應成為最好的小環(huán)境之一,并對大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作出積極貢獻?!雹? 但是,在應試教育與功利驅主義的使下,人們看不到校園文化的長遠效益,片面追求升學率、優(yōu)秀率、合格率的高低,不少學校都在高喊“素質教育”的口號中悄悄地研究如何對付中、高考,否則升學率一下降就會遭社會唾棄。至于校園文化育人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得到全方位的落實!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指出,在人才評價方面,要建立以能力和業(yè)績?yōu)閷?,科學的社會化的人才評價機制。強調要根據德才兼?zhèn)涞囊?,堅持群眾路線,注重實踐經驗,構建以業(yè)績?yōu)橐罁?,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條指出: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為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②可見,“一卷定終生,分數論英雄”的人才觀雖是眾生所求,但是不科學,應淡化之。在“人才決定世界”的時代中,學校教育應倡導“合格+特長”的培養(yǎng)目標。合格是指各方面應達到的基本標準;特長,是指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合格是通過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達到基本要求,而特長則主要通過校園文化生活及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因此,只有高層次的校園文化,才有高層次的教育質量,才能培養(yǎng)高層次的人才。 第五,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構建和諧校園。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尊重學生、善待學生,信任理解學生,是師德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成功的基本保證,欣賞、寬容更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要尊重、熱愛、欣賞、寬容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構筑一個關懷的人生。用“愛心教育”、“賞識教育”、“成功教育”開發(fā)學生的各種潛能,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天才,都有無限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每一個學生通過努力都是可以成功、成才的。用老師的真誠與熱情去喚醒學生,培育學生成才。 注釋: 1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 第13點 1994年8月31日發(fā)布。 2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 參考文獻: ①《學校管理心理學》程正方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②《學校管理》 郭振武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0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