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近期該博物館被曝約2000件館藏文物“不翼而飛”,其中一部分甚至被掛到網(wǎng)上出售。丑聞被曝出后,多個文物原籍國要求歸還本國文物。在社交媒體上,“請大英博物館無償歸還中國文物”的話題引發(fā)熱議。之后,一部自媒體博主拍攝的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火了,短劇講述了在大英博物館中的一盞中國玉壺化身精靈出逃尋鄉(xiāng)的故事。“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我迷路了?!薄跋乱徽臼?,瑰葭(歸家)路”……劇中的對白,戳中無數(shù)網(wǎng)友淚點。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tǒng)計,在全球47國,200多家博物館里,存放的中國文物至少有164萬件。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dá)23000多件,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從新石器時代的玉琮、玉斧,商周的青銅器,秦漢時期的銅鏡、陶器、漆器、鐵劍,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這里的藏品幾乎囊括了所有藝術(shù)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絕世珍藏。所謂的大英博物館十大鎮(zhèn)館之寶,就有3件來自中國,分別是《女史箴圖》、敦煌壁畫和大維德花瓶。不少中國游客初見這些文物,心里會產(chǎn)生一種民族自豪,但同時,又被悲憤與心痛擊中……大英博物館自稱館藏珍品有兩個來源:一是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的捐獻(xiàn),二是在英國政府的財政支持下動用自身資金所購入。大英博物館內(nèi)中國文物的入藏時間集中在近代中國國勢日衰、淪為列強半殖民地的時期。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摹本,是當(dāng)今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中國絹畫。這幅畫在1900年被從頤和園搶走,1903年大英博物館僅花了25英鎊購入。歷史是一面鏡子,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這些背井離鄉(xiāng)、顛沛流離的流失文物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國人,“落后就要挨打”,我們曾有沉痛教訓(xùn)。自1954年“海牙公約”開流失文物歸還先河以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后于1970年和1995年制定了相關(guān)國際公約。但“法不溯及既往”的國際法原則,很大程度上讓這些國際公約失去了效力。一般而言,流失文物的回歸途徑主要有三種,即購回、捐回和追索。但許多流失文物通過盜掘和走私等非法途徑出境,難以取證。盡管我們在道義上占了上風(fēng),但跨國追回流失文物,仍是艱難而漫長的過程。文物歸還“道阻且長”,但中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腳步從未停止。在中國多方長期努力之下,已與美國、意大利等24個國家達(dá)成協(xié)定,并逐步形成了外交談判、國際執(zhí)法合作、民事訴訟、協(xié)商等模式。至今,已有流失于美國、瑞士、德國等國的部分中國文物成功歸還。國家的繁榮富強是追回流失文物最堅強的后盾,民族弱則文物失,國運強則文化興。越來越多文物“回家”,是因為“家”更強大了。從某種程度上說,文物就是一個國家歷史進(jìn)程的注腳,其標(biāo)記著一個國家曾經(jīng)走過的路。在全球47國,200多家博物館里,存放著超過百萬件中國文物。這個數(shù)字本身,就在說明一個國家的艱辛——她曾經(jīng)歧路彷徨、無所適從,這些文物也仿佛迷路一般,紛紛流失。而《逃出大英博物館》這個短劇就像一個寓言:一個國家穿過了晦暗、曲折的回廊,正在向強大和復(fù)興走去。 這正是這個短劇讓人淚目的地方,它讓我們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近代百年的歷史場景,并引發(fā)我們今昔之別的感慨。風(fēng)雨如晦的歲月終究過去,我們摩挲沉重的過往,只為不讓歷史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