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期,群雄紛爭。秦國地處西北,能逐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非常不簡單。而驅(qū)動秦國這臺戰(zhàn)爭機器的大腦,就是從商鞅開端的。商鞅智慧超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六個方面:商鞅從小喜歡刑名之學,在魏國相國公叔座身邊做事,公叔座將死,魏惠王前去問他:“你死了,國家怎么辦?”公叔座說:“商鞅雖然年輕,卻是奇才,大王可以委國事與他——但大王如果不愿用他,就一定要殺掉他。”魏惠王走后,公叔座把商鞅叫來,說:“我已經(jīng)盡了君臣之義了,讓大王殺掉你?,F(xiàn)在我盡朋友之義,你趕快逃走吧!”商鞅卻說:“大王如果不會用我,就不會殺我?!辈浑x開。商鞅聽說秦孝公求賢,于是前往秦國,游說秦孝公。如何游說成功,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商鞅采用攻心之術,先用三皇五帝之道說秦孝公,秦孝公聽得打瞌睡;次用王道說秦孝公,秦孝公似聽非聽;再次用霸道說秦孝公,秦孝公意有所動。最后商鞅摸準了秦孝公的想法,用強國之術說秦孝公,秦孝公大悅,用商鞅主持變法。辯才體現(xiàn)為二,一是腹中才學,二是口上說才。變法得到朝廷大臣各種非議,商鞅一一當面駁斥之,辯才無礙,最終完全堅定了秦孝公的信心。法令頒布后,因為是全新事物,普通百姓的接受必須有一個心理過程。而第一步,就是要他們相信。在這里,商鞅用了一個小計謀:徒木立信。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不必細說,結(jié)果大家也知道,效果很好。百姓搞定了,那么王公貴族呢?這是一道更大的難題,不但需要計謀,還需要勇氣,決心,以及鐵腕魄力。太子犯了法,商鞅對他身邊的兩個重要人物公子虔、公孫賈分別處以刑法。于是“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zhàn),怯於私斗,鄉(xiāng)邑大治?!?o:p>詐忍,就是奸詐殘忍。國富兵強后,商鞅首先就對自己的祖國魏國動手了,帶兵伐魏。魏國派公子卬迎敵。兩人是老朋友,商鞅于是寫信給公子卬:“曾經(jīng)在魏國時相聚甚歡,現(xiàn)在各為其主,我不忍相殺。請有空過來坐一下,我們訂立盟約,使兩國罷兵?!?/span>公子卬信以為真,赴宴,商鞅埋伏甲士將他俘虜,趁機攻打魏軍,大破而還。此戰(zhàn)后,秦國都城從雍遷到咸陽,魏國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秦國東出門戶被打開,秦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初步顯現(xiàn)。商鞅被封為商君,食十五個邑的俸祿,實現(xiàn)了一個外國破落戶向秦國貴族的華麗轉(zhuǎn)變。商鞅以其專注于刑名之學,配上見識、心術、辯才、計謀、魄力、詐忍,被封為商君,名震天下,此時可謂什么都有了。但戰(zhàn)國時期的杰出之人,最后都不得善終,也與他們的過于專注和單純有關。春秋戰(zhàn)國之際,出現(xiàn)的第一個思想集大成的人物是荀子,但他之后,好像很少再有這樣的人。大多數(shù)是專注于一門學問,一條道走到黑,商鞅就是其中的顯著代表。這時一個綜合了儒家、道家之學的叫趙良的人來勸商鞅,讓他不要貪戀名位,慎用刑法,最好是讓出分封的十五個邑,去一個邊緣城鎮(zhèn)隱居。趙良有句話說得非常誅心:“商君你但凡出門,都是后面跟了十多輛戰(zhàn)車,勇武之士騎馬護衛(wèi)左右,兵甲武裝簇擁車旁——沒有以上任何一樣,你都不敢出門?!鄙眺辈宦?。商鞅智慧高絕,讓他什么都有了,但還是缺少一點知進退的智慧。五個月后,秦孝公卒,曾經(jīng)犯法的太子繼位,曾經(jīng)被商鞅施以刑法的公子虔等人誣告商鞅謀反,派兵追捕。商鞅欲逃出關,追捕甚急,往一旅店中躲藏,店主說:“我們遵守商君之法,收納沒有身份的客人會被連坐!”商鞅無法,從小路逃出關去,想要回到魏國,但魏國不收,又逃回秦國,到達自己的封地起兵,被秦國發(fā)兵攻打,殺死于澠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