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庸講張仲景《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十、大逆上氣,咽喉不利(1),止逆下氣,麥門冬湯主之(2)。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講解〕本條論虛熱肺痿病的證治和主方。 (1)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指出病機(jī)和證狀,胃中津液干枯:燥熱上灼肺陰,致肺胃之氣大逆而上,為咳為喘,咽喉為之不利。 (2)止逆下氣,麥門冬湯主之:治法與方劑,宜補(bǔ)脾益肺,利咽降逆之麥門冬湯以止逆下氣。麥門冬、養(yǎng)陰潤燥,少用半夏降氣化痰,合用以降逆止沖、而平上氣喘咳,人參、甘草、粳米、大棗補(bǔ)脾生津而益肺潤燥,即“培土生金法”。 〔臨證意義〕本方應(yīng)用很廣,除主治陰虛肺痿外,許多陰虧虛熱的病證都可以參酌使用,如勞嗽不愈、胃虛嘔吐、津枯噎膈、咽燥虛喘等,用之亦有良效。 麥門冬湯:麥門冬210克,姜半夏30克,人參90克,炙甘草30克,粳米300克,大棗12枚。上6味,加水2500--3000毫升許,煮取800-900毫升,分作4次溫服,每次溫服200毫升許,日3夜1服。1劑。 粳米一合等于多少克? 100克 “粳米一合大概是100克。 唐容川認(rèn)為,“沖氣上逆,挾痰血而干肺者”,麥門冬湯“皆能治之。蓋沖脈起于胞中,下通肝腎,實(shí)則隸于陽明,以輸陽明之血,下入胞中。陽明之氣順,則沖氣亦順,胞中之血與水,皆返其宅,而不上逆矣……此方是從胃中降沖氣下行,使火不上干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