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第十二》云: 1.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2.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3.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組成: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兩。 三條原文均論述飲逆致嘔,水停“心下”為狹義痰飲,水?!半蹰g”為支飲。故小半夏加茯苓湯既可治療狹義痰飲,又可治療支飲。 方中半夏、生姜,相須相畏,溫化寒凝,化痰降逆;加茯苓利水滲濕,導水下行,給邪出路。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和胃,降逆化痰之功。 小半夏加茯苓湯的辨證要點是:嘔吐/不渴/嘔而渴,心下痞,眩暈心悸。(簡稱:嘔吐悸眩痞) 痰飲停胃,中焦氣機升降不利,見嘔吐;飲為陰邪,困厄脾陽,脾失健運,津不上承,故口渴;嘔吐可除飲邪,飲去則胃自和,胃液受損則口渴。 (一)治療胃脘部疾患 張某,女,40歲?;颊咦栽V一年來無明顯誘因致惡心、噯氣、心下痞、納差;曾服舒肝和胃丸等藥,藥效不佳?,F(xiàn)病情如故,伴口苦咽干、胸悶心悸、頭暈目眩;月經(jīng)2-3月一行,量少色暗,呈醬油色,舌淡苔白膩,脈沉弦。 辨為痰飲停胃之證,遂處方:茯苓30g,半夏18g,生姜16片,服藥七劑; 二診,自訴服藥后諸癥減,仍頭暈,月經(jīng)色紅,量增多。遂效法前方:茯苓30g,半夏18g,生姜16片,澤瀉15g,白術(shù)6g,服藥七劑; 三診,諸癥皆減若失,患者要求鞏固療效。遂處方:茯苓30g,半夏14g,天麻10g,豬苓20g,澤瀉16g,白術(shù)10g,桂枝10g,服藥七劑。 最初辨證,劉老認為應是肝氣犯胃之證,因為有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陽主證,又有心下痞、納差、噯氣等胃氣不和的癥狀。 但患者曾服用疏肝理氣之藥,但療效似無;遂深入問診,方知病人胃脘有水汪汪及冰涼感,平素飲水不多,欲嘔。又觀其舌苔白膩,脈沉弦。遂辨證為痰飲停胃之證。 因水飲停于胃脘,故見惡心、噯氣、心下痞等中焦氣機升降不利等癥;水飲上泛,見心悸、眩暈;氣機不暢,由氣及血,血行受阻,故月經(jīng)量少色暗,經(jīng)期延長。 此外,劉老在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時,還合用其它經(jīng)方。 如患者初診時,劉老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原方;二診加澤瀉湯除在上之水;三診加五苓散利其小便,給邪以出路。上中下同治,水邪無處可藏。 (二)治療非胃脘疾?。ㄐ募卵灒?/span> 李某,男,35歲?;几哐獕?,頭目眩暈,嘔吐,心悸,胃脘痞悶,脈弦滑,舌苔白滑,脈弦滑。 辨證為痰飲停胃之證,遂處方:半夏15g,茯苓30g,生姜15g,服藥七劑。 患者服藥后,諸癥皆消,病愈。 臨床上,見眩暈、高血壓則多按肝陽上亢治療,以平肝潛陽之法治之。 但此證有嘔吐,水飲之證,故不用天麻、鉤藤等降壓之品,以小半夏加茯苓湯化痰降逆,健脾化飲。 劉老在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時,半夏、生姜多在15g之上,茯苓30g,量少則難以取效。特別是生姜,一定要足量。若量少,則藥力不能停于中焦除水飲,而是直降下行,利小便是也。 |
|
來自: 花無缺3myj1j3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