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是大名鼎鼎,為國共兩黨培養(yǎng)出了大批優(yōu)秀的軍事將領(lǐng)。 眾所周知的是,蔣介石是黃埔軍校的校長。 黃埔子弟對他最深的三個印象就是:第一、滔滔不絕、唾沫橫飛的演講,一次是2小時起;第二、就在找學生談心,也就是拉攏自己的勢力;第三,就是每天一大早,他走到學生宿舍前的馬靴聲。 而且,蔣介石對黃埔軍校的影響非常大。他當校長時,曾經(jīng)當眾讀錯了一個字的發(fā)音。最后,以至于全國人民都跟著他一塊兒將錯就錯,連《新華字典》都跟著妥協(xié)。 雖然世人一提黃埔軍校,必先想到蔣介石。但鮮有人知道他在軍?;I建時,并不是校長的第一人選,或者說孫國父當初就沒想讓他當校長。 那么,校長的第一人選是誰? 蔣介石到底是怎么當上的校長? 他讀錯的哪個字又影響了后世呢? 鮑羅廷說到第一次國共合作,就不得不提到蘇俄人鮑羅廷,在我國國內(nèi)的第一次大革命時期,他是一位舉足輕重的實權(quán)人物。 鮑羅廷可謂是名“老革命”,他老家是拉脫維亞,他的革命足跡遍布歐、美、亞三大洲。他本人就是一部活著的傳奇。 他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孫國父最早在美國芝加哥就見過面,兩人屬于是老熟人。 1923年8月,蘇聯(lián)政府和共產(chǎn)國際任命他為代表,到廣州輔佐孫國父。 當時的國民黨是什么樣呢? 舉個例子,連孫國父自己都不知道手下到底有多少黨員。 鮑羅廷告訴孫國父,作為有組織的力量,國民黨并不存在。 孫國父聞之大駭。因為在過去,從來沒人對他說過這種話。這倒是,要不有人說了,他不信。要不就是沒人敢說。 于是,孫國父痛定思痛,決心“以俄為師”,依靠鮑羅廷,用蘇俄的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建黨經(jīng)驗,改造國民黨。 而且,在武裝力量方面,鮑羅廷也看出了國民黨的巨大隱患。 當時,廣州雖然號稱是“革命中心”,但形勢卻是極為不妙。追隨孫國父的人并非都是革命者,有不少人純粹是為了謀圖私利才跟著國民黨混。所謂的革命軍中舊軍閥的勢力非常強大,高級軍官在自己的地盤里,把販毒、賭博、走私、宿娼當成家常便飯。 更要命的是,新敗的陳炯明是雄心不倒,一直琢磨卷土重來,一場惡戰(zhàn)是隨時都可能爆發(fā)。11月12日,鮑羅廷就向蘇俄負責遠東事務(wù)的副外交人民委員加拉罕匯報,說廣州政府隨時有倒臺的可能。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陳炯明便發(fā)動了新一輪的反攻,革命軍是節(jié)節(jié)敗退。關(guān)鍵時刻,鮑羅廷挺身而出,力主在廣州頒布有利于工人、農(nóng)民和小資產(chǎn)階級的法令,聯(lián)合所有的人一致對外。 11月19日,陳炯明敗退,孫國父就此對鮑羅廷更是信賴有加,倚重有加,對共產(chǎn)黨更是親密有加。 當時,國民黨內(nèi)的右派對此是大為不滿。氣得孫國父厲聲警告他們:“你們要是不跟共產(chǎn)黨合作,那我就退出國民黨,加入共產(chǎn)黨!” 而且,鮑羅廷非常注重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和禮節(jié)。 他的房間里從來不掛列寧像,只掛孫國父的像。凡與他接觸過的人,無不被他的非凡氣度和征服聽眾的演講能力所折服。 而且,他協(xié)調(diào)不同派系的能力也是超強,只要他在,廣州的各山頭勢力基本都能相安無事。而各山頭的人如果有事,基本都愿意找他商量解決。鮑羅廷也不負眾望,總能提出讓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讓來客滿意而歸。 時間一長,他在廣州的住所就自然而然成了交流中心。巨頭們都以成為他的座上賓為榮。 日后,連宋美齡都為鮑羅廷的風采所傾倒,在蔣介石想弄死他的時候,宋美齡仍然警告蔣介石:“鮑羅廷是一位非同凡響的人物!” 好了,有了上述的這一大背景,就可以來捋順蔣介石當上黃埔軍校校長的邏輯了。 小人物蔣介石一直以孫國父的接班人自居,很多人還就信了。 其實呢? 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舉個例子,當初陳炯明叛變的時候,蔣介石說自己在永豐艦一直護佑孫國父左右,寸步不離。 實際上呢? 真正護衛(wèi)孫國父殺出叛軍重圍的功臣有三。 第一功臣當屬陸戰(zhàn)隊司令兼衛(wèi)隊總長楊虎。此人和蔣介石是把兄弟,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蔣介石都是跟著楊虎混。當時,楊虎手提雙槍,帶200勇士拼死抵抗,并一路護送孫國父到了永豐艦。從6月23日一登艦,楊虎就一直在國父的左右。 第二功臣當屬我們的葉劍英元帥,當時是陸戰(zhàn)隊營長。葉帥是帶著陸戰(zhàn)隊員接應(yīng)孫國父,然后帶人乘坐寶璧艦在永豐艦后面護衛(wèi),并親自舉著機關(guān)槍,一路與岸上的叛軍激戰(zhàn)。 第三功臣當屬國母宋慶齡,她帶著50衛(wèi)士堅守總統(tǒng)府,吸引叛軍火力,掩護國父離開。后來要不是國母躺在大街上裝死,也是難逃一劫。為此,國母流產(chǎn),日后一直無法生育。 蔣介石呢,是過了一個禮拜才上了永豐艦。他干的啥活兒呢?主要就是派手下到岸上偷菜,解決國父夫婦的伙食問題。 其實,即便如此,他在當時的國民黨內(nèi),也算不上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 1905年,在拜把子大哥陳其美的引薦下,蔣介石才在日本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孫國父。不過,孫國父真正引為股肱的軍事干將可不是他。 那都是誰呢? 最早一批是黃興、陳其美。 后來一批則是朱執(zhí)信、鄧鏗、居正、許崇智和陳炯明。 所以,在認識了孫國父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蔣介石其實都沒什么重要的軍職。他主要是在粵軍里跟著許崇智混,還總受其他廣東同僚的排擠。 對此,蔣介石是憤憤不平,一直到老。 1963年11月,跑到臺灣的蔣介石曾經(jīng)說過自己的幾點“委屈”。 第一, 他21歲時就入黨了,但直到27歲,孫國父才單獨召見他。 第二, 雖然孫國父一直教導他,也希望他擔任一些要職。但他沒向?qū)O國父要過官當,而孫國父也就沒給他什么重要的官當。 第三, 直到40歲,他才當了中央委員。從入黨算起,他足足等了20年。 說這話的時候,這革命的老叛徒的情緒中是飽含當年的不遇與委屈。 事實也確是如此。 在孫國父彌留之際,寸步不離病榻左右的侍衛(wèi)李榮曾經(jīng)回憶,說孫國父逝世前,已經(jīng)基本不能說話,在臨斷氣前,只喊了兩個人的名字。是誰呢? 3月12日4點30分,國父僅呼“達令”一聲。(這是喊國母) 6點30分,又呼“精衛(wèi)”一聲。 上午9時30分,國父駕鶴。 由此可見,孫國父臨死前根本沒指定接班人,連蔣介石的名字都沒喊。 1925年7月1日,民國政府在廣州成立。而蔣介石作為所謂“總理惟一的接班人”,雖然已經(jīng)當上校長了,但國民黨和政府內(nèi)是一點要職都沒有,只是一個沒有多大影響的小人物。 可說回來,當初孫國父也沒打算讓他當這個校長。 那蔣介石是怎么逆風翻盤的呢? 崛起之路1923年8月,蔣介石作為孫國父的代表到蘇俄考察訪問。 這說明孫國父對他器重? 非也! 當時,陳炯明還在虎視眈眈,孫國父實在是不敢讓許崇智這樣的大將離開本鎮(zhèn),去國外。 許崇智 也只有蔣介石這樣的閑人最合適。 而蔣介石到蘇俄的目的也絕對不是為了學習共產(chǎn)主義。那他去干啥呢? 他的目的有三。 第一, 為自己的未來之路刷積分。他知道孫國父對蘇俄很重視,所以通過此行要讓孫國父更重視自己。 第二, 作為軍人,他倒是很希望學習先進的軍事經(jīng)驗。畢竟人家把偌大的沙俄給弄死了。 第三, 給自己找靠山。在國內(nèi),他畢竟是個無權(quán)無槍的“白人”,而蘇俄是他上位可以借助的最大希望所在。 列寧那時的身體已經(jīng)不行了,所以沒法接見他。但其他的蘇俄政府巨頭和他基本都見了,尤其是斯大林,對他的印象還不錯。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關(guān)鍵人物,那就是鮑羅廷。 蘇俄當時在國際上非常孤立,急需一個盟友。而孫國父主動拋來了橄欖枝,蘇俄方面當然非常高興。 蔣介石在蘇俄受到了超規(guī)格的接待,但這絕對不只是因為孫國父的面子。那是什么呢? 鮑羅廷對蔣介石的評價是:一位可以信任的、強有力的人物,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有軍事經(jīng)驗,并且不是軍閥;他沒有自己的軍隊;他是孫中山身邊的人,且愿意接受孫中山的領(lǐng)導。在國民黨里,這樣的背景唯他獨有。 看出來了嗎? 蘇俄是希望在廣東革命政府中培養(yǎng)一個可靠的“自己人”。沒根沒葉,但有能力的蔣介石是一個最佳人選。因為他沒有什么可討價還價的資本,更容易被控制。 而歷史真是開了一個黑色的玩笑,斯大林和鮑羅廷是完全看走了眼。斯大林更是沒想到,在未來,蔣介石居然能玩出“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絕技”,能把蔣經(jīng)國送到蘇聯(lián)當人質(zhì),但卻也能為了權(quán)力,把這個兒子直接犧牲。 不過,這是后話。 說到這次考察之后,蔣介石對蘇俄方面的意圖也是心知肚明。于是,他在回國之后,并沒有直接去廣州向?qū)O國父復(fù)命,而是跑回了慈溪老家。為何? 從他后來的經(jīng)歷就可以找到答案。 蔣介石三次下野和西安事變之后,都會回到老家沉思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由此可見,每遇人生的關(guān)鍵抉擇時,蔣介石一定會跑回慈溪“閉關(guān)”。 他的新婚妻子陳潔如在幾十年后,都記得蔣介石在當時是心事重重。而且,在此期間,他重讀了諸葛孔明的《出師表》。 在此期間,廖仲愷是再三催促。鮑羅廷也一樣急著要見他,問他跟蘇俄談的如何。帶他在上海炒股票的大哥張靜江也是勸他:孫國父正在琢磨黃埔軍校的校長人選,你得趕快回去! 這下,蔣介石才回到了廣州復(fù)命。 隨后,他又到上海見了老謀深算的張靜江。而在廣州,鮑羅廷開始力挺蔣介石出任黃埔軍校校長。孫國父原來的計劃是自己當校長的,最多讓蔣介石干個副手。 張靜江 1924年1月,蔣介石奉孫國父之命,開始籌備黃埔軍校,但校長這事還是沒著落。 2月,蔣介石不辭而別,撂挑子了。 與此同時,斯大林很默契地大幅度削減了對孫國父的軍事援助。 3月,孫國父派許崇智把蔣介石請回廣州,并任命蔣介石為黃埔軍校校長。而斯大林突然把“欠”的軍援全部補齊。 由此,“邊緣人物”蔣介石開啟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對了,黃埔軍校的“埔”應(yīng)該讀“補”。但蔣介石是浙江人,想當然地把這個字念成了黃浦江的“浦”。后來,隨著他一手遮天,全國上下就一塊跟著將錯就錯了,以至于《新華字典》在日后都改了。 當然,這只是黃埔軍校的一個小插曲。 而蔣介石以此為起點,在3年后將掀起一股滔天的反動巨浪,但他的末日在那一刻也將注定。 |
|
來自: gudian386 > 《民國權(quán)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