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版本梳理,可以得出《王禎農(nóng)書》的版本源流如下: 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王禎農(nóng)書》有兩個版本系統(tǒng),一個是以嘉靖本為祖本的嘉靖本系統(tǒng),另一個是以《永樂大典》本為祖本的四庫本系統(tǒng)。[3]眾所周知,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先后抄寫過北四閣、南三閣七份,其中北四閣是依次先后抄成的,順序為文淵閣、文溯閣、文源閣、文津閣,南三閣基本上是同時抄寫完成。[4]另外,編纂《四庫全書》時,除了判定“應抄”而抄入全書的3000余種書外,還選擇部分列為“應刊”,由武英殿組織刊印,即后世稱為“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的130余種,前期4種采用雕版,以后各書皆用活字印刷。[5]由于“應刊”使用活字,每種書一般除印刷20部供皇家陳設外,僅印刷300部可供外界流通,再印即不方便,后來朝廷下令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五省進行翻刻,相對于清內(nèi)府“內(nèi)聚珍本”,五省官書局所印一般統(tǒng)稱為“外聚珍本”[6]。以上北四閣、南三閣,再加上內(nèi)外聚珍本即形成一個四庫本系統(tǒng),即本文題目“四庫本系統(tǒng)”之意。《王禎農(nóng)書》即為“應抄”“應刊”之書,現(xiàn)存版本包括文淵閣本(抄成于乾隆三十八年七月)、文溯閣本(抄成于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文津閣本(抄成于乾隆四十九年八月)、文瀾閣本(現(xiàn)存兩卷,抄成于乾隆五十二年三月),以及武英殿本(刊于嘉慶七年)和閩本(福建刊于光緒二十一年)、廣雅本(廣東刊于清光緒二十五年)兩個外聚珍本,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以用來考察四庫本系統(tǒng)的抄校與刊印,即文本的形成和流變過程。另外,《四庫全書》的底本有三種來源,分別是《永樂大典》輯本、內(nèi)府藏本和各省采進本,[7]而《王禎農(nóng)書》屬于《永樂大典》輯本。 根據(jù)《四庫總目提要》,《王禎農(nóng)書》四庫本系統(tǒng)的底本應為《永樂大典》本?!短嵋愤€敏銳地指出,明初《文淵閣書目》著錄有“《王禎農(nóng)書》一部十冊”,可能即是《永樂大典》本的來源?!短嵋酚址Q“《讀書敏求記》曰'《農(nóng)桑通訣》六,《榖譜》四,《農(nóng)器圖譜》十二,總名曰《農(nóng)書》?!队罉反蟮洹匪d并為八卷,割裂綴合,已非其舊。今依原序條目,以類區(qū)分,編為二十二卷?!边@里說《永樂大典》所載《王禎農(nóng)書》為八卷,查《永樂大典目錄》,卷625至卷637,標示為“農(nóng)書一”至“農(nóng)書十三”,其后卷638至卷640,分別標示為“農(nóng)書十四農(nóng)桑輯要”“農(nóng)書十五 農(nóng)桑輯要”“農(nóng)書十六農(nóng)桑衣食撮要”。[8]《王禎農(nóng)書》八卷當在卷625至卷637中,只是其他五卷未知何書。 《提要》說據(jù)錢曾《讀書敏求記》著錄重編為二十二卷,是有問題的。孫星華在外聚珍閩本的跋中就指出四庫本“卷數(shù)則又偶據(jù)誤本《讀書敏求記》分列故也?!蹲x書敏求記》有趙、沈、阮、潘四刻,惟趙刻、沈刻均在四庫未開館以前。考其于《農(nóng)書》條下,均稱《農(nóng)桑通訣》六、《農(nóng)器圖譜》二十、《谷譜》十,與此本合,而《提要》所引《敏求記》,《農(nóng)桑通訣》訛“二十”為“十二”,《谷譜》訛“十”為“四”,且兩類互易先后,則決非沈、趙兩刻,蓋別一誤本也?!睂O氏所言非常正確,故將《王禎農(nóng)書》重編為二十二卷一說沒有根據(jù),并且四庫本前保留的《農(nóng)書原序》即稱“為集三十有七”,其中《谷譜》第十一集亡佚,現(xiàn)存應為三十六集。注意到《讀書敏求記》著錄為“《王氏農(nóng)書》十卷?!盵9]應是裝訂為十冊,正與《文淵閣書目》著錄相同。 實際上,《王禎農(nóng)書》的外聚珍本文本不屬于四庫本系統(tǒng),而屬于嘉靖本系統(tǒng),這是外聚珍本的一個獨特現(xiàn)象。由于外聚珍本是內(nèi)聚珍本的一種延伸,這種更換底本的特殊現(xiàn)象正好一并討論。所以這里分兩部分進行討論,首先討論七閣四庫本和武英殿本的抄校和刊印。《永樂大典》本無論是整部抄錄還是分條輯出,都要抄錄正、副兩本,正本是抄入《四庫全書》的第一份,即文淵閣本,副本作底本,用來刊刻武英殿本和抄寫其他閣本。[10]《王禎農(nóng)書》屬于整部抄錄的情況,抄出后還需要纂修官等進行初步??辈拍苄纬啥ū尽0凑者@一流程,七閣本和武英殿本應該屬于同一祖本的系統(tǒng),但通過匯校發(fā)現(xiàn),這些本子之間存在大量異文。下面就具體考察分析一下這些異文的情況,包括文淵閣本、文溯閣本(僅看到《自序》的異文情況)、文津閣本、文瀾閣本(現(xiàn)存九、十兩卷)、武英殿本。 第一,文淵閣本、武英殿本文字比較精審,錯誤不多。相比之下,文津閣本、文瀾閣本抄寫錯誤較多。舉例說明如下: 此一大段200余字,文津閣本全部脫落。 文津閣本“山陽鉅”三個字誤抄為“廣志曰”,是涉前文而誤。 文瀾閣本開篇此句全部脫落。 “法”,文瀾閣本誤抄成“洞”。 “芼”,文津閣本、文瀾閣本誤抄成“筆”。 此例很典型,此段話諸本皆同,惟文瀾閣本“不即”“樹下”“一尺”三處,分別誤抄成“否即”“種下”“一寸”,可見抄寫校對之粗疏。 另外,《谷譜》“百谷譜七”“百谷譜八”處,文瀾閣本、武英殿本全無,“百谷譜九”“百谷譜十”“百谷譜十一”,文瀾閣本分別誤作“百谷譜七”“百谷譜八”“百谷譜九”。 第二,四庫本系統(tǒng)各本都有其獨特的異文,按照抄寫和刊印流程,四庫本和武英殿本都需要多次反復審校,審校的過程既校對底本又校改原本,即也改動底本的文字。[11]那么,這種各有獨特異文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即每個本子在抄寫刊印過程中都經(jīng)歷了各自不同的校改。初步統(tǒng)計文淵閣本(包括所有子本)與嘉靖本的異文有近2000條,而在此之外,文津閣本和武英殿本的異文有400余條,文瀾閣本僅存兩卷,也有70余條。舉例說明如下: 7.《農(nóng)桑通訣·地利篇第二》:“今去古已遠,江野散閑”。 “江”,文津閣本同嘉靖本,文淵閣本作“田”,武英殿本作“疆”。嘉靖本“江野”不好理解,文淵閣本、武英殿本能看出都是校改,而文津閣本則未校改。 8.《農(nóng)器圖譜·耒耜門·犁》:“摼,苦耕切,憧也。” “憧”,文津閣本同嘉靖本,文淵閣本作“撞”,武英殿本作“牽”。實際上,《廣韻》作“撞”,文淵閣本、武英殿本應是校改,而文津閣本則未校改。 “米”,諸本同,唯文淵閣本據(jù)《說文》校改為“水”。按,《說文》“黍,從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為酒,禾入水也’”。 “”,諸本同,皆誤,唯文津閣本校改為“”。《說文》作“”。 “祖”,諸本同,唯文瀾閣本校改為“帝”。 “園圃,毓草木”,諸本同,皆缺,唯武英殿本據(jù)《周禮·太宰》校補。 如上一段,文淵閣本同嘉靖本,文津閣本作“則孝弟力田之風,骎骎乎日進于古矣”,武英殿本作“則斯民幸甚”。 如上一段,文淵閣本同嘉靖本,文津閣本無,武英殿本作“蜂畏蒲蟲,觸其粉即死。驗蜜法:燒紅箸,插入蜜中,箸出煙者,雜餳也;粘者,雜粟粥也。白蜜成塊為上。割蜜者,以薄荷細嚼,涂手面,自不蟄人。蜂盛之家,致富甚速?!卑?,武英殿本文字不知何據(jù),又見方以智《物理小識》卷十一“養(yǎng)蜂”條正文及方中通、方中履注。 此句其他諸本皆同,唯文津閣本作“試考剃氏文,何憂田弗治?!?/span> 如上,例13-15出現(xiàn)大段文字的異文,文津閣本和武英殿本的異文不知何據(jù)。 第三,多有文津閣本、文瀾閣本、武英殿本相同,而文淵閣本不同的情況,似乎文淵閣本是個特例的存在。舉例如下: “須”,文津閣本、文瀾閣本、武英殿本皆同嘉靖本,作“須”,文淵閣本獨作“令”。實際上這里是引用《農(nóng)桑輯要》之文,正作“須”。 “急”,文津閣本、文瀾閣本、武英殿本皆同嘉靖本,作“急”,文淵閣本獨作“即”。實際上這里是引用《農(nóng)桑輯要》轉(zhuǎn)引的《齊民要術》之文,兩書皆作“急”。 “作”,文津閣本、武英殿本(此卷文瀾閣本不存)皆同嘉靖本,文淵閣本作“教”。實際上這里引用周必大《曾氏農(nóng)器譜題辭》轉(zhuǎn)引《山海經(jīng)》,兩者皆作“作”。 “中”,文淵閣本同嘉靖本,文津閣本、武英殿本(此卷文瀾閣本不存)皆作“種”。 “九月”,文淵閣本同嘉靖本,文津閣本、武英殿本(此卷文瀾閣本不存)皆作“八月”,《永樂大典》引作“八月”?!对娊?jīng)》作“九月”。 由于文淵閣本最先寫定,初看起來它似乎反映了《永樂大典》底本的原貌,而其他四庫本后又經(jīng)校改,所以與文淵閣本不同。但是其他四庫本有如此多的一致性異文,這是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據(jù)統(tǒng)計,文津閣本、文瀾閣本、武英殿本一致且不同于文淵閣本有15處,在文瀾閣本不存的卷里,文津閣本、武英殿本一致且不同于文淵閣本有65處。如果文淵閣本更接近底本,那么這種現(xiàn)象只能解釋為這些校改都標注在底本上,所以此后根據(jù)底本抄寫繼承了這些異文。但實際上,還存在不少武英殿本與嘉靖本相同,卻與其他四庫本不同的情況,舉例如下: “穎”,武英殿本同嘉靖本,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皆作“預”。 “制”,武英殿本同嘉靖本,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皆作“致”。 “辨”,武英殿本同嘉靖本,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皆作“辦”。 由于武英殿本的刊印時間已經(jīng)到了嘉慶七年(1802),是四庫本系統(tǒng)中成書最晚的,此時四庫館早已關閉,似乎沒有必要再做太多???,只需依據(jù)《永樂大典》底本刊印就是,所以這些異文最大可能本來就來源于底本。我們再回看例20,這里文津閣本、武英殿本的異文正與《永樂大典》現(xiàn)存片段的引用相同,也透露出文津閣本、文瀾閣本、武英殿本出奇一致的地方,其實可能正是底本如此。再舉一個例子: “轉(zhuǎn)耕”,文津閣本同嘉靖本,文淵閣本、武英殿本(此卷文瀾閣本不存)作“轉(zhuǎn)地”,而《齊民要術》亦作“轉(zhuǎn)地”。 如果文淵閣本近似底本,《齊民要術》正作“轉(zhuǎn)地”,文津閣本所抄底本改成“轉(zhuǎn)耕”,理據(jù)不足,而既已校改,武英殿本不該又改回“轉(zhuǎn)地”。如果此處文津閣本更接近底本,而文淵閣本、武英殿本都是依據(jù)《齊民要術》校改,這種解釋顯然更合理。因此,我們傾向武英殿本其實最接近《永樂大典》底本,而其他四庫本多有校改,文淵閣本校改最多。例7-15即顯示出四庫各本都有獨特的異文,這些異文除抄寫錯誤之外,應該是經(jīng)過四庫館臣的有意校改。這些校改出自纂修官和分校官,纂修官校正原書,而分校官在校對謄錄本的同時,也被鼓勵校改原書,并且這種校改原書被審核通過后,是可以記功的。記功結(jié)果不但可以在校書任務完成后用來議敘,還可以與漏校過錯相抵,做到預防懲罰的作用,所以很大程度上激勵了分校官更多地校改原書。館臣中可能會形成一個關系網(wǎng),復校官審核時更多地認可對原書的校改,而放松對底本校對的審核,最后皆大歡喜。[12]從例16-18,我們可以看出文淵閣本的校改實際上是完全沒必要的。因此,為了獲得獎勵,四庫各本的分校官往往就各顯神通,雖然是據(jù)同一底本抄寫,但還是出現(xiàn)了幾百處的異文。從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的謄錄和分校官來看,也各自不同。文淵閣本署謄錄監(jiān)生鄭啟緒、尹大謙,謄錄貢生湯逢泰,詳校官竇汝翼,倉圣脈覆勘。而文津閣本署謄錄監(jiān)生黃馨性,校對官柴模,總校官程嘉謨,詳校官王燕緒,紀昀覆勘。由此可見,雖說四庫本系統(tǒng)以《永樂大典》本為底本,但已并非原貌,最晚成書的武英殿本可能還更接近些。四庫本與《永樂大典》本的文字不同,還可舉一例: “黍”,《永樂大典》引同嘉靖本,四庫諸本作“麥”。 武英殿本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匯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兩個清末民初的版本即農(nóng)報本和農(nóng)專本依據(jù)的底本都是武英殿本,但卻又有不同。武英殿本由先印后印和貼紙覆蓋形成文本小有差異的不同復本,我們考察了四個武英殿本的復本,分別是故宮藏本(《欽定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影印本)、國家圖書館藏本(索書號02324,網(wǎng)上公開514-517冊)、國家圖書館藏西諦藏本(索書號XD7777),哈佛大學藏本(《欽定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網(wǎng)上公開),將它們分別簡稱為故殿、國殿、鄭殿、哈殿。 “架”,哈殿、農(nóng)報本同,故殿、國殿(兩者貼紙覆蓋)、鄭殿、農(nóng)專本作“耞”。 “解”,哈殿、鄭殿、農(nóng)報本同,故殿、國殿(兩者貼紙覆蓋)、農(nóng)專本作“作”。 “薊”,哈殿、國殿、農(nóng)報本同,故殿(貼紙覆蓋)、鄭殿、農(nóng)專本作“蒯”。 當然,異文不僅僅只有以上三例,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異文,農(nóng)報本與哈佛大學藏武英殿本完全相同,農(nóng)專本與故宮藏武英殿本完全相同。所以故殿為農(nóng)專本直接祖本,改動最多;哈殿為農(nóng)報本直接祖本,全無改動;國殿、鄭殿的文本形態(tài)介于兩者之間。而從故殿、國殿有貼紙覆蓋上來看,哈殿屬于未經(jīng)校改的武英殿本,國殿有些地方?jīng)]有貼紙,但這三個復本應該屬于同一個印次,并且稍早,只是用貼紙進行校改。而鄭殿則不同,全無貼紙,部分故殿貼紙覆蓋校改的地方已改動,其他則同哈殿無改動,反倒應該屬于一個新的印次。 最后,介紹一下外聚珍本的閩本與廣雅本的情況。閩本書后孫星華跋文稱“謹案是書閩刻舊所未有,豐順丁氏所藏聚珍原印本暨《匯刻書目》亦均無此種,惟見于仁和朱修伯宗丞學勤所編《聚珍書目》。獨山莫子偲大令友芝《舊本書經(jīng)眼錄》內(nèi)亦有《四庫》重編、以聚珍板印行之語。莫氏見聞宏富,宗丞又親藏是書,自必皆非誤舉。惜宗丞之書已歸豐潤張氏,無從借致,因假杭郡丁松生大令所藏明嘉靖時山東刻本,據(jù)以增刻?!逼渲姓f“聚珍原印本”缺此種,而朱學勤、莫友芝所作書目卻有著錄,是因為《王禎農(nóng)書》為內(nèi)聚珍本單行本,并且刊印已在嘉慶年間。福建外聚珍本在無法獲得內(nèi)聚珍本的情況下,從丁丙處借嘉靖本據(jù)以增刻。閩本《農(nóng)桑通訣·地利篇第二》自“農(nóng)書云”至“州郡度數(shù)躔次云”一大段,替換內(nèi)容為“《周禮·保章氏》掌天星,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今按,《淮南子》”云云一小段。這是因為此處丁丙藏嘉靖本缺一葉,??闭咭罁?jù)《晉書·天文志》補齊的小字注部分中,“農(nóng)書云”一段則用上述文字補充。丁氏藏本即今南京圖書館藏嘉靖本,有丁氏“善本書室”“八千卷樓藏書籍”印,“中華再造善本叢書”據(jù)以影印。孫星華在跋文中又稱“至此本雖不失王氏原纂面目,而刊校草率,其間奪文訛字及語句之顛倒誤衍者,幾于觸目皆是,爰薈稡群經(jīng)注疏、《史記》、前后《漢書》及子部中農(nóng)家、雜家諸書,悉心讎對,凡正誤字二千七百五十有四,補脫字九百四十,刪衍文八十有九。必確有依據(jù),方始竄易,不則雖灼知其舛錯殘脫,亦仍一循其舊?!痹谖匆娝膸毂镜那闆r下,孫氏對嘉靖本獨立做了大幅度校正,刊成閩本。據(jù)統(tǒng)計,閩本與嘉靖本有500余條異文。廣雅本依據(jù)閩本刊印,據(jù)統(tǒng)計,與閩本有100余條異文。 校勘的目的,我們今天都有明確的認識,倪其心指出“??惫偶哪康暮腿蝿帐橇η蟠嬲鎻驮謴凸偶脑瓉砻婷?,提供接近原稿的善本?!盵13]這一點,清代學者段玉裁已有卓識,其曰:“校書之難,非照本改字不訛不漏之難也,定其是非之難。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說之是非。必先定其底本之是非,而后可斷其立說之是非。二者不分,轇轕如治絲而棼,如算之淆其法實而瞀亂乃至不可理。何謂底本?著書者之稿本是也。何謂立說?著書者所言之義理是也。”[14]實際上區(qū)分二者很難,對文本異文的取舍,我們常常難于判斷是立說之非還是版本之非,一般情況只能謹守底本家法,在沒有確切的版本依據(jù)之前不輕易改動底本。應該說段氏這種卓識是超越其時代的,即使在今天,我們也往往對底本與立說之是非不加區(qū)分,比如大家熟知的本校和理校,其中不少應該屬于“立說之是非”。引用原書斷章取義甚或乖謬也很可能是“立說之是非”,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往往習慣性地寫入??庇?,這就使得??庇泧栏褚饬x上講包括這部分本應該稱為注釋的文字。 雖然我們發(fā)現(xiàn)四庫本系統(tǒng)有不少與嘉靖本相同的異文,尤其是武英殿本,但不能確定這些異文來自于與嘉靖本系統(tǒng)的校勘,而前面的分析已指出,更可能是《永樂大典》底本即如此。于是,四庫本系統(tǒng)的校勘實踐就基本上是在?!傲⒄f之是非”的理念下進行的,我們可以把這種校改稱為“校正”。比如上文例8、9、20、24,就是文淵閣本利用《廣韻》《說文》《詩經(jīng)》《齊民要術》原文進行校正,例10為文津閣本利用《說文》進行校正,例11為文瀾閣本據(jù)史傳校正,例12為武英殿本據(jù)《周禮·太宰》校補,例21為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據(jù)史傳校正。例7中,“江野”一詞不常用,不好理解,武英殿本校改為“疆野”,文淵閣本校改為“田野”,唯文津閣本未改。再舉一例: 此句下文淵閣本有按語“《搗練賦》此下尚有二聯(lián),此本節(jié)去?!蔽溆⒌畋緞t將所說二聯(lián)“屬南昌舊幅,東魯前丘。升黃綬之堂,論文謝賈;入素王之廟,捧瑟齊由”補入,并在賦后有按語“'屬南昌舊幅’以下詞意不相屬,然魏璀賦本如此。”這就有趣了,武英殿本校者也認為今本《搗練賦》補入兩聯(lián)文意不連貫,那就可能為后世竄入,此處不必補入。文淵閣本即只做按語而不補入,但武英殿本的校者還是以今本《搗練賦》為正,校所謂“立說之是非”。例16-18,文淵閣的校改則是誤改,例19句子里“中”字可當“適合”意思講,文津閣本、武英殿本不必改為“種”,例22、23也都是武英殿本與嘉靖本更妥帖,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的校改反倒不合適。這些也都是使用理校的方法。 外聚珍本的校勘理念和實踐也是基本相同的。舉例如下: “胡”,四庫本作“朝”。按,下文所記見《三國志·魏書·韓暨傳》,應為“韓”,閩本校改為“韓”。 “鑊”,諸本同。按《廣雅·釋器》作“鍑”,與“音富”相合,閩本校改為“鍑”。 “枝”,四庫本作“嶺”,均誤?!蹲C類本草》卷二三《荔枝子》引《圖經(jīng)》、《太平廣記》卷四〇六《荔枝木》均作“扶”,廣雅本校改為“扶”。 另外,由于《谷譜》乃據(jù)《農(nóng)桑輯要》編成,諸本依據(jù)原書校改的例子很多,不煩列舉。 在考察閩本異文的同時還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與書的刊印有關。《王禎農(nóng)書》嘉靖本與四庫本包括外聚珍本恰巧都是行二十一字,所以閩本在校改嘉靖本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在同一行增一字就會刪一字,似乎為了保持其后一行與嘉靖本一致,這么做的理由只能是為了方便校對無校改之處不增字漏字。但是這么做就是勉強改動原文,所持的??崩砟钔瑯邮潜3帧傲⒄f之是非”即可,對文本的態(tài)度則不夠嚴謹。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閩本在此葉做了三次增刪,分別增補“到”“耙”“時”,刪去臨近的“則”“耙”“然”,當然,原則還是對文意影響不大。 綜上,四庫本系統(tǒng)文字的形成,無論七閣抄本和內(nèi)聚珍本,還是外聚珍本,陰差陽錯都沒有進行版本??保湫?睂嵺`皆在段玉裁所謂?!傲⒄f之是非”的理念下進行,并且這種理念還有些根深蒂固。 [1] 資助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王禎農(nóng)書》匯校與傳播史研究(20BZS015)”。 [2] 參考 孫顯斌:《中國科技典籍整理的回顧與思考》,《科學史研究論叢(第4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209-211頁。 [3] 各版本詳細情況參考孫顯斌、攸興超整理:《王禎農(nóng)書》導言,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年。 [4]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150頁。 [5] 項旋:《皇權(quán)與教化:清代武英殿修書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280-308頁。 [6]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223頁。 [7]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123頁。 [8] 《永樂大典目錄》卷二,《永樂大典》第10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2頁。 [9] 錢曾:《讀書敏求記》,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年版,第85頁。 [10]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83-86頁。 [11]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78-82、99-108頁。 [12]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85、188-189頁。 [13]倪其心:《??睂W大綱》,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頁。 [14]段玉裁:《與諸同志書論校書之難》,《經(jīng)韻樓集》,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32-333頁。 孫顯斌,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技典籍選刊”聯(lián)合主編。著有《〈漢書〉顏師古注研究》《攻玉集》,整理古代科技典籍《王禎農(nóng)書》《物理小識》等,參與開發(fā)“資治通鑒分析平臺”“中國歷代典籍目錄數(shù)據(jù)集成與分析系統(tǒng)”等。 孫顯斌丨略論美國漢籍收藏史——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塔東亞圖書館為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