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夫 夜宿劍州古城,翠云廊中心,明劍州知州李壁當年的植樹策源地。 劍州古城即普安鎮(zhèn)劍閣老縣城。一個郡、州、府、縣在此設治長達1700多年的古鎮(zhèn)。劍閣縣城2003年遷至下寺鎮(zhèn),其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地位,逐漸轉變成劍閣縣最繁華的大鎮(zhèn)格局。畢竟底蘊厚重,人氣不減當年。 1 我們趕到時已華燈初上,霓虹為古城披上一件玫瑰紅紗衣。 在朝代更替的戰(zhàn)火中,劍州古城頻繁毀建,典籍中記載的名勝大多不見蹤影,只留下467米明代城墻、城中心的鐘鼓樓,供我等觸摸歷史,憑吊滄桑。雖然李壁祠已經遷移至大柏樹灣,但我相信,李壁的靈魂仍在此地,氣場仍在此地。 人頭攢動,我們從幽暗的鐘鼓樓下走過。七方黑黑的、硬硬的正方形石柱頗為震撼,石柱與圓木柱縱橫排列成為鐘鼓樓基座,穩(wěn)穩(wěn)支撐起三層巍峨壯觀的鐘鼓樓。 我想象不出這碩大的石柱(高6.8米,邊長0.75米)在生產力落后的古代,是怎么開采又怎么運抵這里,又怎么讓它站立起來…… 黑黢黢的石柱結實而堅硬。撫摸石柱的那一剎,似有一股電流,接通了我和李壁,同時通向了與此毫不相干的另一個人:德國18世紀哲學家赫爾德,以及他的具身化美學思想“觸覺論”。我很驚奇,不經意的觸摸,讓方向和維度毫不相干的兩人在我的身體里燃起火焰,產生化學反應,更讓我明白朱光潛、蔡元培等前輩為何讓這位德國學者的美學思想進入中國美學話語圈。 赫爾德說“觸覺是一個直接在場的世界”,他贊美觸覺通向神圣,將人比作是“在幽暗中感知的牡蠣”。此時我就是這只“牡蠣”。觸摸這七方石柱,我似乎觸摸到幾百年前那位壯族人那顆熱血膨脹的心臟:壯一方、奠四民、御五兵、利千年的決心。 可是,歷史總是給人最無情最殘酷的譏諷。如此牢固的州城明末依舊毀于兵火。燒焦的七方石柱,像一個歷史隱喻,堅硬而執(zhí)著。 我面前的鐘鼓樓是1928年以石坊為基礎原樣重建的。穿過這幽暗的通道,沿窄窄的街面上行至一個斜坡回望,鐘鼓樓剪影飛檐翹角,躍躍欲飛的樣子是那么精致、典雅。 當年李壁也許站在我今晚站立的地方,聽著“嗨喲嗨嗬”此起彼伏的勞動號子,心滿意足地欣賞他雕梁畫棟的杰作吧。 一股焦糊味兒從戰(zhàn)火中彌漫過來,嗆得我眼淚嘩嘩,模糊中見它一次次被熊熊大火化為灰燼,又一次次站立起來…… 箭樓、垛口、城墻、石拱門,似乎還裊裊著一絲硝煙,“秀分閬苑”幾個古老的綠字在無序纏繞的電線下散發(fā)著一絲古樸清溫。我又一次本能地伸出手去。這些殘存遺留也是李壁的杰作。 李壁就任時,劍州城垣破敗,民生涂炭,百業(yè)待興。他勞以身先,為老百姓辦了諸多實事,《劍州志》記錄了他的15項惠政,植樹只是其中一件。筑城是李壁當年的頭等大事。劍州古城那龐然石柱和一棵小樹苗相比,孰輕孰重?李壁可能從未想過,幾百年之后令他熠熠生輝的是那棵小小的柏樹苗。燒焦的石柱,不過是一個堅硬的歷史隱喻罷了。 2 夜晚躺在床上歷數這座千年古城的名字變化:南安、普安、安州、始州、劍州、隆慶、劍閣?!捌瞻病睌荡螐U棄又數次啟用,如今仍名“普安”,可見人們是如此渴望普羅大眾安寧,自南朝宋元嘉初,于此地(漢德縣境)僑置南安郡、南安縣,安置北方南下難民起至今,兩千年來何曾長時間安寧?費少南、李壁、喬缽等歷代地方官無不為普天民眾安寧而殫精竭慮,可蒙古鐵騎、明清戰(zhàn)火何曾放過他們?終將他們的理想毀于無影,城池摧為無形。 反倒是翠云廊那些古樹,依然生機勃勃。 不得不說,李壁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以劍州古城為圓心,以昭化、閬中、梓潼三方縣城州府為半徑補植古柏,用古柏為線系住三座城池,使之成為劍州古城的衛(wèi)星城市,劍州城自成中心。在五百年前是多么了不起的構想!在今天看來這就是劍州古城通向三個方向的生態(tài)地鐵線,在區(qū)域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理念仍然超前,意義非凡。 他的后任,清初劍州知州喬缽走馬上任看到古柏這氣勢,對他真是羨慕嫉妒愛,激情作詩《翠云廊》:“劍門路,崎嶇凹凸石頭路。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長程十萬樹。翠云廊,蒼煙護……龍蛇蜿蜒山纏互,傳是昔年李白夫(李壁字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稱蜀道難,莫錯劍門路。”于是,李壁的植樹功績便永垂不朽!喬缽不僅寫詩頌揚前任,且繼承前任傳統(tǒng)護樹植樹。于是,人們又記住了喬缽。 自此,植柏、補柏、護柏在劍閣歷代官民中良性循環(huán),優(yōu)良傳統(tǒng)世代沿襲。自李壁起,“官民相禁剪伐”已成通例,州官交接任時,要將古柏清點造冊移交;清乾隆年間古柏就掛牌保護,不準侵伐;民國時期,多次發(fā)布對翠云廊的保護訓令。 明代至民國的幾百年間,翠云廊茂盛的生命力達到極致。一條豐滿而遒勁的蒼龍蜿蜒山脊,那一筆蒼翠濃綠的連貫氣勢振聾發(fā)聵! 近幾十年補植的新柏漸成氣候,蒼卷綠云氣勢如虹。航空視角下,新翠擁舊蒼,濃淡涇渭分明。中間那一筆蒼翠飽蘸千年光陰沉積的黛,蒼龍般匍匐劍門山脊,濃烈而執(zhí)著地擎引著劍門山系,北指長安,西向成都,南延重慶。 3 翠云廊,詩畫般輕逸,煙云般縹緲的名字,置身其間你會覺得,這廊其實是有些重的。上世紀70年代(那時中國森林覆蓋率不如今天)美國衛(wèi)星俯瞰中國,最顯眼的是黃色長城與綠色翠云廊,故翠云廊又被稱作“綠色長城”。 山脊為卷,何人植樹成詩,而今低吟淺唱不絕于耳? 人心為軸,五丁劈石成道,從此金戈鐵馬晝秦夜蜀! 李壁之前,蜀道歷代都有不同規(guī)模種植,或植樹表道,或以樹計程,或保護道路,或修棧道就近伐木取材,或為行人遮陰避暑?!秳﹂w縣志》記載了秦統(tǒng)一巴蜀后,歷史上四次大規(guī)模植樹:秦始皇命庶民在驛道兩旁植樹,稱皇柏大道;巴西(閬中)太守張飛令士兵及百姓沿驛道種樹表道,稱張飛柏;宋仁宗詔令:“自鳳州至利州,劍門關直入益州(成都)道路,沿官道兩旁,每年栽種土地所宜林木”;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劍州知州李壁組織補植,為史上最密集種植,使翠云廊形成了“三百里程十萬樹”的宏偉規(guī)模。 我不知道該怎么來理解這位明朝州官的植樹壯舉,在中國,柏樹是長壽不朽的象征;在劍門山區(qū),植樹固土,避免被山洪沖毀路基是首要考慮;雖有植柏先例,但后任不一定非得種柏??? 劍閣人喜吃土酸菜,用酸水制作豆腐是幾千年的傳統(tǒng),曾打破吉尼斯紀錄,酸菜正是為了綜合堿性水土長期給胃帶來的不適,而堿性土壤則是柏樹的生命之床(劍閣微堿性土壤占77.25%)。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廣西人李壁到劍州任職,也很快習慣吃酸菜豆腐?;蛟S,李壁補植柏樹惠及路人的決策便在這一飲食習慣中果斷誕生。 物競天擇? 可當我伸手觸摸鐘鼓樓石柱時,感覺對李壁的認識又顯得膚淺和單一了。 我從北段走來,第二天進入西段,南段即劍閬(閬中在清代曾做17年四川省府)古道,我曾經花一天時間走過,古柏更為密集。 如果讓時光回退至1935年前,我就在這古柏流里悠哉游哉地流啊流,流向成都的蠶叢、魚鳧;流向重慶的赤黑二穴。不擔心走失,不擔心誤入歧途,不擔心刮風下雪日曬雨淋,自有古柏老祖宗庇護。 可1935年,國民政府修建川陜公路是古蜀道繞不過去的一個坎,是一場老祖宗們逃不掉的劫難。四川省專員兼劍閣縣長田湘藩發(fā)出訓令:“查川陜公路沿途禁柏甚多,若屹立妨礙汽車者,準予采伐,以利通行。 (《劍閣縣志》)”由此,古柏大規(guī)模損壞。 一氣呵成、壯觀無比的翠云廊就這樣被歷史巨手揮刀斬斷,像被斬斷的“老祖宗的腸”,一節(jié)一節(jié)散落荒野。 一些段落的古道與古柏全存,滋味原真,如今成為“驢友”的天堂;一些段落變公路,古柏仍屹立于兩側,繼續(xù)發(fā)揮行道樹功能;一些段落成為景區(qū),服務當地經濟。我不得不呼朋喚友,帶上行囊,邀上司機,一會兒徒步,一會兒坐車,像走跳棋那樣行走翠云廊。盡管如此,外地朋友們依然被這古道和古柏所震撼。 4 還得感謝劍閣人民,當年見古柏損毀慘重,義憤填膺,挺身而出,聯名告狀信直達蔣介石,省政府才下令保護古柏。1941年,劍閣縣成立了“劍閣縣古柏保護委員會”,保護古柏成為劍閣官民的重大事項。新中國成立后劍閣更加重視對翠云廊古柏的保護,禁伐,頒布管理條例,登記、掛牌編號,建避雷設施、立支架、制圍欄加固維護。1958年大煉鋼鐵,山上樹木被砍伐殆盡,但沒有任何人敢打古柏的主意。而今采用現代科技全球定位系統(tǒng)定位到每一株古柏,實行“一樹一策” “私人訂制”式保護,防病治蟲,補植幼柏……護樹、愛樹是劍閣人民的天然情愫。 去年普查統(tǒng)計,151公里翠云廊之內仍有7803棵不同年齡的古柏存留,國內國際堪稱奇絕。千年來的保護、補植措施周密有效,才有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條“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的天然綠色長廊。沿108國道徒步抑或開車行走,心曠神怡。劍閣人民的植樹護樹理念,更是一座長青不朽的豐碑! 我們苛求不了歷史的偶然,在深感遺憾的同時更感幸運,我們依然能看見翠云廊古道、古柏原本的樣子,不幸之大幸。 人類從遠古文明、農耕文明、工業(yè)文明一路走來,如今已進入生態(tài)文明時代。在新一輪生態(tài)文明開啟之際,還能一睹上一輪原初生態(tài),而且是活的生命體,“活化石”“活教材”,多么難得??!多么偉大的幸存者?。∨c其朝夕相伴的我等子民,該是何等榮幸啊! 金牛道從來處來,翠云廊到去處去。 古柏在上!大道朝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