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大利有兩個歷史的驕傲:一個是古羅馬的鼎盛,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輝煌歷史,是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世界上幅員遼闊的最強帝國;一個是文藝復興的輝煌,它直接啟發(fā)并推動了全球現(xiàn)代文明的興起。 在古羅馬那個時代,開放包容,質(zhì)樸剛毅,折射出背后文明的迷人魅力。 文藝復興那個時代,百花齊放,英才輩出,煥發(fā)了人文主義重生的光輝。 說到文藝復興,就不得不說“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文藝復興三杰(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漫步在羅馬或佛羅倫薩的街頭,常常會不經(jīng)意就與三杰的作品撞個滿懷。 石頭哥曾在盧浮宮《蒙娜麗莎》的畫像前駐足良久,從那神秘的微笑中,一窺達芬奇無與倫比的才華。 也曾在普拉多博物館一瞥令人驚艷的《紅衣主教》,從畫中主人公那優(yōu)雅自然的眼神中,感受拉斐爾筆下的古典主義之美。還有幸站在羅馬萬神殿的透光穹頂下,注視著圓頂中央的光柱灑在拉斐爾的墓前,聆聽后世人們對神祗低沉的禱告。 還曾在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羅倫薩大教堂兩座同名為《哀悼基督》的雕塑,從圣母凝望懷中死去基督的寧靜神態(tài)中,領(lǐng)悟米開朗基羅那鬼斧神工的刀下所刻畫的生死并非兩隔的悲憫,以及崇高而圣潔的莊嚴。 2 而今天這本書,就是美學大師蔣勛以時間軸為主線,對米開朗基羅從1475年出生到89歲去世這一生所創(chuàng)造的主要繪畫、雕塑、建筑大約30個作品所做的全面介紹。解讀作品的內(nèi)涵之余,還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形象、生動、內(nèi)涵豐富的,甚至略帶一點調(diào)皮的藝術(shù)天才的形象,讓我們在驚嘆于米開朗基羅驚為天人的藝術(shù)技巧之余,也會莞爾一笑。 ·美不是知識,“美”是一種存在的真實。 ·記住美,忘了我。 ——蔣勛
喜歡蔣勛的美學素養(yǎng)。 也喜歡他描述美的獨特方式,他常常善于運用通感那樣的高級比喻,讓你對難以理解、難以名狀的藝術(shù)之美,瞬間有了感性的認知。 更喜歡他那句“記住美,忘了我”,唯有心存敬畏之人,能說出這樣謙卑的話語。 3 走進圣彼得大教堂正殿大門,右側(cè)就是醒目的《哀悼基督》。米開朗基羅一生創(chuàng)作了4件《哀悼基督》的雕塑,另外一座著名的《哀悼基督》(右圖,又名《基督下十字架》),現(xiàn)存于佛羅倫薩大教堂博物館。 ① 圣彼得大教堂·《哀悼基督》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② 佛羅倫薩大教堂·《哀悼基督》 ——photo by 三個石頭
4 去佛羅倫薩的時候,看到了三座《大衛(wèi)》的雕塑,原作現(xiàn)在存于佛羅倫薩美術(shù)學院,復刻品就放在市中心領(lǐng)主廣場原址,另外還有一座,放在阿諾河對岸米開朗基羅廣場上,遠遠地遙望著這座文藝復興的明珠。 —— photo by 三個石頭 左:原作,現(xiàn)存佛羅倫薩美術(shù)學院 中:復制品,現(xiàn)存領(lǐng)主廣場市政廳門前 右:雕塑,現(xiàn)存米開朗基羅廣場山頂
5 這是一座融合了基督教和希臘文明的作品,這個歷史的沖撞,實際上也是文藝復興最典型的象征。 《戰(zhàn)斗》,圖片來自網(wǎng)絡
6 米開朗基羅成名于雕塑作品,其最偉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卻是留在西斯廷教堂的《創(chuàng)世紀》和《最后的審判》這兩幅繪畫作品。 《創(chuàng)世紀》創(chuàng)作于1508-1512年,此時米開朗基羅才33歲,他將教堂的天蓬分成九個長方形空間,一大一下交錯排列,分別用《圣經(jīng)》舊約的故事分三大塊布局。 《創(chuàng)世紀》,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圖片來自網(wǎng)絡
7 60歲的大師,藝術(shù)技巧已臻于登峰造極,也已歷經(jīng)人生的滄海沉浮和宗教戰(zhàn)爭的連年洗禮,同時代的貫穿一生的對手達芬奇也已逝去,就連晚輩拉斐爾也過世十多年。逐漸老去的米開朗基羅,可能也覺得自己也快要面臨最后一次神的審判,是否能獲得最后的救贖? 《最后的審判》,西斯廷教堂,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這幅畫的題材出自《圣經(jīng)》,描繪的是耶穌死去3天復活升入天國后,在天國寶座上審判塵世眾生幽靈的故事。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堂,幾乎都有這個題材的壁畫。 我去圣母百花大教堂時,登上教堂圓頂穹樓,就近距離觀賞過16世紀佛羅倫薩畫家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所繪同一題材的巨幅天頂畫《末日審判》。 《末日審判》,Vasari作品,佛羅倫薩圣母百花大教堂 —— photo by 三個石頭 唯有米開朗基羅畫的這一幅與眾不同,可謂離經(jīng)叛道之作。畫中250個人物,個個赤身裸體,無一例外。25年后,89歲的米開朗基羅去世,羅馬新教皇庇護四世命令畫家丹尼埃給《末日審判》的所有裸體人物“著裝”。于是,耶穌披掛上了絲帶,瑪利亞套上了衣裳,其他兩百多個裸體人物,也一個個涂上了腰布或飾物。 所以說,我們現(xiàn)在去西斯廷教堂看到的這幅令人震撼的巨作,已經(jīng)是米開朗基羅原作的“馬賽克”版本了,但這絲毫也不能掩蓋米開朗基羅藝術(shù)巔峰之作的偉大。 最讓我驚駭?shù)?,是殉道者圣巴塞洛繆手里提著人皮,右手拿著刀,凝視著基督。這張人皮有五官、有手,觀者都能辨認出,這張人皮就是米開朗基羅自己的容貌。 見過委拉士開茲把自己巧妙地畫成《宮娥》中的畫師,卻從沒想到過米開朗基羅把自己畫在作品中,竟然是如此慘傷痛苦的自己,僅是一張剝成空蕩蕩的皮肉,懸在天堂與地域之間。也許在米開朗基羅心中,哪里需要什么救贖,上帝安排我來到世上做一個天才,末日審判來臨時,只剩一副皮囊又如何?
8 我們常常遇到兩種天才:一種本事很大,脾氣卻很小,達芬奇就是這樣的人;另一種是本事更大,脾氣也更大,米開朗基羅則屬于這一類的人。 在美第奇藝術(shù)學院學習時,因為嘲笑不如自己的小伙伴,而被人打斷了鼻梁,一生都帶著無法修正的五官。托里吉雅諾:他走到哪里,鼻子上都帶著我的“簽名”年少時輕狂自負,像他鼻子上這道彌補不了的傷疤,他愈走向創(chuàng)作的巔峰,愈感覺到高處不勝寒的孤獨。 感謝蔣勛,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天才。 9 文藝復興,最繞不開的就是佛羅倫薩。米開朗基羅生于斯長于斯,甚至還做過佛羅倫薩的城防司令官。達芬奇也與佛羅倫薩有不解之緣。 佛羅倫薩的阿諾河 photo by 三個石頭 夜色下的阿諾河(Fiume Arno)在佛羅倫薩的南側(cè)緩緩流淌,河面在月光下泛著藍色的波光,水波嘩嘩,像一位詩人在低聲吟唱,訴說著這座古城千年的神奇。 夜色中的百花大教堂 photo by 三個石頭 在傍晚時分,我徒步走上河對面的山頂米開朗基羅廣場,眺望夜色中的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Firenze),意大利語是“百花之城”。還是更喜歡徐志摩將它翻譯作“翡冷翠”,這樣的名字賦予這個文藝復興的發(fā)祥地,簡直太有詩意! 三個石頭 2019.7.6 吹滅讀書燈 一身都是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