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宋詞(2) 詩韻江聲縈赤壁 赤壁,當年三國的古戰(zhàn)場,今日是既壯觀又秀麗的風景區(qū)。但在湖北有兩個赤壁,文赤壁和武赤壁。 武赤壁在蒲圻,是三國之戰(zhàn)的所在地,又名周郎赤壁。文赤壁在黃岡,因為文學家蘇軾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而聞名,又名黃州赤壁。 蘇軾這首詞作于公元1082年,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兩年多。被貶之人心中自是郁悶,看到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之壯景,想三國當年戰(zhàn)事之激烈,坡公詩興大發(fā),管它是不是當年的戰(zhàn)場所在,一吐而快,就寫下了這不朽名篇。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北宋 ·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首詞起步闊大,氣勢豪壯,全詞以大江為主線串起。東坡視大江如奔騰向前的時代潮流,大江誰能阻擋,時代潮流誰能阻擋,穿空和裂岸足見氣勢磅礴,在它面前,有多少風流人物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 在這種大潮下,坡公還是看到了幾朵浪花。他沒有像杜牧那樣想到東風助勢才使周郎破了曹營,他從懸崖上周瑜用劍劃出的赤壁兩字上看到了雄姿英發(fā)的形象,看到了羽扇綸巾的瀟灑飄逸,看到了灰飛煙滅的壯觀場景。 正是在感嘆年輕氣盛的周郎指揮若定、成就大業(yè)的同時,他想到了自己懷才不遇、老大無成,想到他卷入風波、仕途坎坷,這一切就好像他自己在歷史長河中回游了一遭,似乎一下子感覺他自己蒼老了很多。 盡管有點郁悶,但坡公自是見過世面的人,一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人,自然是“也無風雨也無晴”。詞的結尾,他從歷史的長河中回過頭來,這一切似乎就是做了一個夢,一股曠達、超脫之意涌來,他要放眼大江、舉杯邀月,在坎坷的道路上,榮如何,辱又如何! 明代詩人孫樓依東坡原韻寫了一首《念奴嬌》,或許是與他本人七應會試不第的緣故,雖然面對蒼崖翠壁、飛瀑流雪的美景,他依然是愁腸百轉,歸路迢遙,宦途迤逗,怎能不耿耿于懷! 念奴嬌 用東坡赤壁懷古韻 明 · 孫樓 紅塵深處,轉愁腸、卻憶江南景物。翳云開,梅雨霽、一片蒼崖翠壁。竹里鳴淙,松間瀉瀑,衣袂飛珠雪。流觴遞詠,山中誰是奇杰。 而今歸路迢遙,宦途迤逗,彈鋏悲歌發(fā)。去住無憑,眠未穩(wěn)、好夢隨生隨滅。過雁牽情,吟蛩送淚,聽里堪華發(fā)。青山不負,有時還醉蘿月。 雖然孫樓滿腔郁悶,但這首詞寫得還是很有韻味的。不枉了人們對他的好評,“性好書,杜門校讎,晝夜不輟,又通音律”。 清代官至禮部侍郎的沈德潛也依韻寫了一首《念奴嬌》,明顯看出是舊事的堆砌,缺少韻味,也應了詩人對他的評價“所作平正通達,然實乏才氣”。
大江東去·即念奴嬌赤壁懷古 清 · 沈德潛 大江東去,是孫權舊壤,父兄英杰。年少周郎圖大計,曹操強兵輕發(fā)。千里舳艫,一江濤浪,烈火燒能絕。東南風驟,煞時灰燼煙滅。 從此六郡精堅,鑄山煮海,北向堪撻伐。失計孫劉、連轉戰(zhàn),吳蜀難分優(yōu)劣。末路稱臣,遞脩貢獻,甘備東藩列。仲謀豚犬,與景升兒同轍。 讀了這么多前人的詞,受益匪淺。二十多年前自己也曾在赤壁領略過大江東去的氣派,體驗過酒酹江月的感覺,這次重溫蘇軾大作,受此感召,也依韻填一首《念奴嬌》。 念奴嬌·赤壁依蘇軾韻 張項學 仰觀江月,已曾閱,多少人間風物。漫步黃岡,青翠卷,誰道煙波遠別。挹爽凌空,棲霞煥彩,俯瞰重重雪。飛鴻來處,幾回詩俊詞杰。 閑韻磨洗前朝,鐵消沙折戟,樓船灰滅。石岸千尋,天卻笑,難把春留高闕。憶軾懷瑜,堪如立赤壁,武文交疊。金聲邀約,后儕當賦新闋。 悠雲(yún)作于拾葉齋 2023/07/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