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黛的愛情越來越心照不宣,為什么到八十回后卻會勞燕分飛?因為家族獲罪,元春為了賈家復(fù)興,臨終下諭,賜婚“金玉”,以圖用美麗而善勸的寶釵,規(guī)引寶玉走上“仕途經(jīng)濟”的“正道”。 因為是貴妃、又是寶玉最親愛的大姐、又是遺命,這個決定無法更改。這個決定促成了黛玉的早死。然而黛玉死后,寶玉這個“能說不能行”的“銀樣镴槍頭”還是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娶了寶釵為妻——他又不能跟著黛玉殉情而死,活著就遲早得另娶她人。娶誰不是娶呢?失去黛玉之后,娶誰都是一樣的。 元春安排“金玉姻緣”,當(dāng)然是為了家族、也就是寶玉的未來:他有足夠的“聰明靈慧”,只是志不在此。如果妻子能天天勸他,也許能扭轉(zhuǎn)他的想法。“枕邊風(fēng)”的作風(fēng),從來不可小覷。 寶釵本來就喜歡勸說別人。八十回中,她曾勸過王夫人、湘云、黛玉、岫煙、襲人,當(dāng)然更不用提薛姨媽和薛蟠了。她勸說寶玉,已經(jīng)遭到了寶玉公開的厭棄:“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但她仍舊不改初衷,在寶玉贊香菱學(xué)詩苦心的時候,也會插上一句:“你能夠像他這苦心就好了,學(xué)什么有個不成的?” 在八十回中,寶玉和寶釵是表姐弟、是親戚、最多算是朋友,倆人雖有交集,到底是彼此獨立的。寶玉不愿聽勸,可以“拿起腳來”一走了之。到結(jié)婚之后,他還能躲得開嗎? 偏偏“銀樣镴槍頭”的寶玉,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是特別的堅決。脂批說他“寶玉惡勸,此是第一大病也”。賈母也說:“我深知寶玉將來也是個不聽妻妾勸的”。寶釵對他的勸諫,不僅絲毫不能引導(dǎo)他進入“正道”,反而對他形成了極大的困擾。 這困擾無時無處不在。因為賈府?dāng)÷渲?,已?jīng)沒有那么大的排場,可以隨便劃出一個院子給親戚居住。地方小了,夫妻之間,更加無可回避。寶玉被寶釵煩得實在受不了了,索性“懸崖撒手”、一走了之。 寶玉的出走,不僅是寶釵的損失,更是賈府的損失:從此以后,再也找不到一個可能性的“繼業(yè)”者了。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難道能怪虎兕、龜玉嗎?還不是看守者、也就是掌握鑰匙的當(dāng)權(quán)者的責(zé)任? 寶玉出家,是受不了寶釵的勸諫,但是你能怪寶釵嗎?勸夫不是美德嗎?身處那樣的位置,她不應(yīng)該勸諫嗎? 那么,最終導(dǎo)致寶玉出家的最初因素,到底是誰? 是那個決定“金玉姻緣”的決策者。 可憐的元春,到生命最后一刻,還要為家族、為弟弟謀劃。然而她的謀劃,卻最終導(dǎo)致弟弟的出家;她的所有努力,都化為大夢一場。 虎兕相逢大夢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