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來,西方列強搶去我們很多藝術珍品,大名鼎鼎的“敦煌遺書”有數(shù)萬卷散落國外;“二王”書法唐摹本中最優(yōu)秀的也基本上在國外。時至今日,這些文物依舊沒有歸還,想要一睹風采,還得出國才行,這也成為我們永遠的痛。 俗話說“紙壽千年,絹壽八百”,能保存到現(xiàn)在的隋唐紙本真跡如鳳毛麟角,隨便一件就是“國寶級”文物。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深藏一件唐代真跡,他的作者是有著“唐楷廣大教化主”之稱的褚遂良,此作便是《大字陰符經(jīng)》。 之所以加“大字”,是因為褚遂良曾寫《陰符經(jīng)》一百九十余卷。小字版流傳至今的是越州石氏帖刻本,而大字版就是這一卷。與碑刻相比,墨跡本不僅字大寸許,而且筆法細節(jié)也更加豐富真實,是學“褚體”的名帖。 此作全卷96行、461個字,單字大小約5厘米,末尾題有“起居郎臣遂良奉敕書”,它被后人評為“褚書第一”。熟悉書法史的朋友知道,楷書有歐、顏、柳、趙四大家,歐陽詢與褚遂良是同時期人物,而顏、柳、趙則都受到褚遂良的影響。 劉熙載指出:“褚河南書為唐之廣大教化主,顏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柳公權的“柳體”因此也留著“褚楷”血液,而趙孟頫臨摹的王羲之楷書,很多就是褚遂良摹本,所以也在無形之中受到他的影響。 與“歐體”相比,“褚體”的韻味更濃,它將“二王”筆法、北碑意趣和古隸之美融為一體,不僅法度嚴謹,內涵也極為豐富。哪怕單以美來衡量,“褚體”也不輸給妍媸的“趙體”,書論家張懷瓘稱贊:“若瑤臺青瑣,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似不任乎羅綺,鉛華綽約,歐虞謝之”。 此作起筆藏露兼施、行筆中側并用,單一個橫畫,寫法就非常不同,以“生”“大”“有”三字為例,時而尖入鈍收,時而藏鋒起筆、行筆漸重,以頓筆回收;時而尖入尖出,輕盈細潤。豎畫被人戲稱為“美女扭腰”,入紙后向左欹側,再回到正下方,最后向左上方勾挑而出。 撇輕捺重、鐵畫銀鉤則是吸取碑體與隸書筆意?!洞笞株幏方Y構寬綽舒展,多取橫勢,這也是從隸書中來。筆畫俯仰得宜、銜接迂回多姿,使轉細微,擒縱自如,無絲毫懈怠之處,被譽為“楷中蘭亭”。 此作是練二王筆法體系的最佳范本,蘇耆在跋文中說:“筆力雄贍,氣勢古淡,深合魏晉遺法。評書者謂如瑤臺嬋娟,不勝綺羅,詎能盡其妙也。”褚遂良楷書是“醫(yī)治”筆法板滯單調的良藥,值得好好臨摹學習。 現(xiàn)在,我們將這卷《大字陰符經(jīng)》原作進行了超高清1:1復制,用市面先進的技術,達到了與原作相差無二,筆畫、墨色纖毫畢現(xiàn),配以純手工裝裱。特向您推薦,期待您的喜歡! |
|
來自: 墨品書法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