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的賢德,從來不是我們普通認知里道德范疇的仁慈與賢良。 ——-題記 繼續(xù)讀《資治通鑒》周紀一: 魏文侯,魏桓子之孫。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建立者。三家分晉之后,魏國的土地在魏桓子手上進一步擴大,魏桓子死后,把位子傳給了魏斯,即魏文侯。魏國在魏文侯手上,實現(xiàn)了戰(zhàn)國時期的首霸。一直以來,魏文侯在史書上的形象,都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資治通鑒》中講了幾個和魏文侯有關的故事。從這些故事里讓我們看看,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魏文侯都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德行修養(yǎng)。 1.姿態(tài):吸引人才的有效方法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干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p> 魏文侯把卜子夏、田子方尊為老師,每次過段干木他們家都非常恭敬的行個禮。四方賢才德士很多前來歸附他。 所以魏文侯靠什么招攬的人才,字面上看是他很有禮貌。做到位高權重的人還依然客客氣氣,尊重他人,不容易。 2、格局:看破不說破 韓借師于魏以伐趙。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摆w借師于魏以伐韓,文侯應之亦然。二國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講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 韓國邀請魏國出兵攻打趙國。魏文侯說:“我與趙國,是兄弟之邦,不敢從命?!壁w國也來向魏國借兵討伐韓國,魏文侯仍然用同樣的理由拒絕了。兩國使者都怒氣沖沖地離去。后來兩國得知魏文侯對自己的態(tài)度,都前來朝拜魏國。魏國于是開始成為魏、趙、韓三國之首,各諸侯國都不能和它爭雄。” 如何看待魏文侯這種態(tài)度,韓國來也好,趙國來也罷,我不會分別跟他們說什么,甚至多一句話都沒說,只是就事論事,直接回答請求他幫助的人,這個忙我?guī)筒涣恕?/strong> 有句話叫:“人狠話不多,看破不說破”。這種內(nèi)心的篤定,實際上也是一種戰(zhàn)略格局,能有人追隨也是很自然的結果。 3、胸懷:能聽到真話 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 擊。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比巫唬骸熬弥猩?,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蔽暮钤唬骸昂我灾??”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蔽暮類偅沟澡偃巫粗?,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 這個小故事什么意思呢? 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打勝了。他把中山國封給自己的兒子魏擊。魏文侯問群臣:“我是什么樣的君主?”群臣都說:“您是仁德的君主!”任座卻說:“君主您得到了中山國,不把它封給您的弟弟,卻封給您的兒子,這怎么稱得上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離開。魏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德的君主?!蔽何暮顔枺骸澳阍趺凑J為我是仁德的君主?”翟璜回答說:“我聽說國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蔽何暮詈荛_心,派翟璜召回任座,并親自下殿堂去迎接任座,把他作為尊貴的客人。 很短的故事卻一波三折,對于好話誰都愛聽,哪怕再仁德的人,都不喜歡聽反對的聲音。但沒有負面的聲音,問題就不存在嗎?當然不是。都是歌功頌德的聲音,反而問題會越積越多,最后可能一發(fā)而不可收。而魏文侯的做法,讓他有機會聽到真話。 4.方向:能讓人盡其才 “文侯與田子方飲,文侯曰:“鐘聲不比乎?左高?!蔽何暮蚋蠋熖镒臃揭粔K喝酒。文候忽然說:“這奏樂有點不和諧,似乎左邊這個鐘聲偏高。” 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聞之,君明樂官,不明樂音。今君審于音,臣恐其聾于官也?!蔽暮钤唬骸吧??!?/p> 田子方說:“作一個君主,只要了解管理音樂的官員就夠了,不必了解如何奏樂。而今你那么清楚奏樂,我擔心你不清楚如何去選用樂官?!蔽何暮蛘f,你說的挺好。 君王之仁,不在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是能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圖源網(wǎng)絡,侵刪致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