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韓景侯、趙烈侯、魏文侯,韓、趙、魏三國由此成為諸侯國,史稱“三家分晉”。至此春秋時代結束,戰(zhàn)國時代來臨。而經(jīng)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zhàn)爭,周朝境內(nèi)的諸侯國數(shù)量大大減少,到戰(zhàn)國時期僅剩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強國,這七個國家被史學家稱作“戰(zhàn)國七雄”。 今天要講的秦國就是七雄之一,也是最后一統(tǒng)六國的國家,于公元前770年立國,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天下成為秦朝,歷經(jīng)549年,傳31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秦國的歷史。 秦國的先祖名叫嬴非,即秦非子,因養(yǎng)馬有功,于公元前900年被周孝王封于秦地,成為周朝附庸。嬴非死后秦邑歷經(jīng)秦侯、秦公伯、秦仲、秦莊公四位君主治理,至公元前778年傳至秦襄公手中。 公元前771年,申侯聯(lián)合繒國、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戰(zhàn)后眾諸侯擁立周幽王之子姬宜臼為王,即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為躲避犬戎禍難,遷都洛邑,秦襄公派兵護送平王東遷。周平王成功抵達洛邑后感念秦襄公的勤王護駕之功,便冊封秦襄公為諸侯,并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秦國,秦國正式立國。立國后秦襄公與山東各國互通使節(jié),享受到了諸侯國該有的地位。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去世,在位4年,其子秦文公繼位。秦文公在位期間對內(nèi)下令營建城邑、設立史官,對外擊敗西戎,收編周朝遺民,將秦國勢力擴展到岐山以西。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在位50年,由于太子嬴靜早秦文公兩年去世,便由嬴靜之子嬴立繼位,即秦憲公。秦憲公繼位后追封父親嬴靜為秦靖公,在位初期居于西新邑(今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興鎮(zhèn)),后遷居平陽(今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 公元前713年,秦憲公派兵奪取亳戎的蕩社(今陜西省三原縣西南)。 公元前708年,秦憲公派兵攻打芮國,俘虜芮君芮伯萬。 公元前704年,秦憲公派兵滅掉了西戎小國蕩氏。同年秦憲公去世,在位12年。 秦憲公生前所立太子是他的長子嬴說,但他死后大庶長弗忌、威壘和三父廢黜了太子嬴說,改立秦憲公幼子嬴曼為君,即秦出子。秦出子繼位時年僅四歲,秦國朝政大權由弗忌、威壘和三父掌控。 公元前698年,在位6年的秦出子被弗忌串通賊人弒殺,后秦憲公長子嬴說被復立為君,即秦武公。秦武公可不甘愿當傀儡,繼位后就將權臣弗忌等人誅殺,奪回了朝政大權。掌權后的秦武公立刻開始對外征伐,在位期間先后征服、吞并了綿諸、邶戎、冀戎、義渠戎、翟和貘等戎族,使秦國勢力延伸到了關中渭水流域。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在位20年。秦武公雖然能征善戰(zhàn)、英明神武,但他開創(chuàng)了秦國活人殉葬制度,陪葬的人多達六十六人。秦武公死后傳位給弟弟嬴嘉,即秦德公。秦德公在位期間遷都雍城(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qū))。 公元前676年,秦德公去世,在位2年,其子嬴恬繼位,即秦宣公。秦宣公在位前期選擇韜光養(yǎng)晦,秦國國力不斷增強。但此時晉國也在高速發(fā)展,晉獻公更是自恃強大屢次侵擾秦國,秦宣公最終忍無可忍于公元前672年向晉國宣戰(zhàn)。 常年和西戎打仗的秦國早就練成了一支虎狼之師,即便秦國國力不如晉國,但還是憑借著強大的軍力在河陽打贏了晉軍,自此后秦與晉的戰(zhàn)爭變成了家常便飯。 公元前664年,秦宣公去世,在位12年,其弟嬴載繼位,即秦成公。同年梁、芮兩國國君來秦朝見秦成公。 公元前660年,秦成公去世,在位4年,其弟嬴任繼位,即秦穆公。秦穆公繼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等賢臣,勵精圖治,擊敗晉國,俘獲晉惠公,滅亡梁、芮、滑等國。 公元前637年,秦穆公幫助晉懷公回國繼位。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幫助晉文公回國繼位,實現(xiàn)秦晉之好。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出兵中原,歷經(jīng)“崤之戰(zhàn)”和“彭衙之戰(zhàn)”的慘敗后,深知東出之路被晉國徹底遏制,便改變思路,向西拓展。之后秦穆公在由余的謀劃下,討伐戎王,掃滅西戎十二國,拓地千里,稱霸西戎。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在位39年,其子嬴罃繼位,即秦康公。秦康公在位期間多次與晉征戰(zhàn),但輸多勝少,秦國逐漸衰落。 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在位12年,其子嬴稻繼位,即秦共公。秦共公在位期間晉國入侵了其盟國崇國,為了報復晉國,秦共公派兵包圍了晉國的焦城,晉成公只得將入侵崇國的晉軍召回救援。 公元前605年,秦共公去世,在位4年,其子嬴榮繼位,即秦桓公。 公元前581年,秦桓公與晉厲公沿黃河結盟,后秦國違背盟約,與翟族合謀攻伐晉國。 公元前579年,晉國與秦國絕交,并與齊、魯、宋、衛(wèi)、鄭、曹、邾、滕等國組成聯(lián)軍討伐秦國,秦國敗退,聯(lián)軍追至涇陽后還師。 公元前577年,秦桓公去世,在位28年,其子嬴石繼位,即秦景公。 公元前562年,晉國攻打鄭國,秦景公派兵救援,在櫟邑打敗晉軍。 公元前559年,晉悼公數(shù)次會合諸侯,率諸侯聯(lián)軍攻打秦國,擊敗秦軍,聯(lián)軍追至棫林后還師。 公元前550年,秦景公出使晉國,與晉平公結盟,結束了秦、晉兩國對峙了八十多年的局面,恢復了兩國關系,使秦國國力得到恢復。 公元前537年,秦景公去世,在位40年,其子嬴籍繼位,即秦哀公。 公元前505年,吳國攻陷楚國國都,楚國大夫申包胥來秦求援,盡管秦哀公是落難的楚昭王的外公(秦哀公之女伯嬴是楚昭王的母親),但秦哀公并不打算救這個外孫,最后還是申包胥在秦宮外哭了七天七夜才感動了秦哀公,發(fā)兵救楚,擊敗了吳軍,楚昭王也得以復國。 公元前501年,秦哀公去世,在位36年,由于太子早亡,便由太子之子嬴寧繼位,即秦前惠公。秦前惠公繼位后追封父親為秦夷公,在位期間攻占了蜀國的南鄭。 公元前492年,秦前惠公去世,在位9年,其子嬴盤繼位,即秦悼公。秦悼公在位期間在雍城筑城。 公元前477年,秦悼公去世,在位15年,其子嬴刺繼位,即秦厲共公。秦厲共公在位期間南征漢中、北擊義渠、西擴綿諸、東拒強晉,并且開始嘗試實行縣制,以擴大國君的權力。在他的帶領下秦國越戰(zhàn)越強,大有恢復先祖秦穆公霸業(yè)之勢??上貐柟补⒚饕皇溃恳粫r,因沒能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導致秦國四代亂政。 公元前443年,秦厲共公去世,在位34年,其子嬴欣繼位,即秦躁公。秦躁公在位期間義渠和南鄭兩個戎狄國反叛秦國,秦國逐漸衰弱。 公元前429年,秦躁公去世,在位14年,朝中權貴迎立秦躁公的弟弟嬴封繼位,即秦懷公??汕貞压藭r還在晉國做質子,等到他回國以后朝政大權早就被朝中權貴瓜分了,因此秦懷公只是一個傀儡。 公元前425年,在位4年的秦懷公被秦庶長鼌聯(lián)合其他貴族逼迫自殺,原因不詳。之后權貴擁立秦懷公之孫嬴肅繼位,即秦靈公,朝政大權依舊由舊貴族把持。秦靈公在位期間魏文侯已經(jīng)任用李悝進行變法,變法初見成效后魏文侯便大舉攻秦國,和秦國爭奪河西地區(qū)。 公元前415年,秦靈公去世,在位10年,由于其子嬴師隰年幼,當時秦國戰(zhàn)事又吃緊,秦國權貴便擁立了秦靈公的叔叔嬴悼子繼位,即秦簡公。秦簡公在位期間改良秦國稅制,開始按照土地數(shù)量收稅,這是由奴隸制度過渡到封建制度的一大進步。然而面對魏國大舉入侵,秦簡公并沒有能力阻擋,原屬于秦國的河西地區(qū)被魏國徹底占領。 公元前400年,秦簡公去世,其子嬴仁繼位,即秦后惠公。秦后惠公在位前十年對內(nèi)收權、整頓內(nèi)政。 公元前389年,勵精圖治十年的秦后惠公以五十萬大軍進攻河西,意圖從魏國手中奪回河西之地,結果在陰晉被魏將吳起擊敗,史稱陰晉之戰(zhàn)。 公元前387年,秦后惠公去世,在位13年,其子嬴昌繼位,即秦出公。由于秦出公繼位時只有兩歲,朝政大權便由其母秦小主夫人掌控,為了與宗室抗衡,秦小主夫人不得不重用宦官和外戚,結果引得大臣不悅、百姓埋怨。 公元前385年,在外逃亡的秦靈公之子嬴師隰回國奪位,秦出公和秦小主夫人被殺,嬴師隰被眾臣擁立為君,即秦獻公。秦獻公在位期間遷都櫟陽,擺脫了盤踞舊都雍城近三百年的舊貴族勢力,并廢除了人殉制度,尊重人才。與魏國多次作戰(zhàn),取得不小戰(zhàn)果,扭轉了秦國衰勢,徹底結束了秦國四代亂政的局面。 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去世,在位23年,其子嬴渠梁繼位,即秦孝公。秦孝公在位期間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獎勵耕戰(zhàn),并遷都咸陽,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秦國實行新法以后,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迅速增強,為日后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基礎。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在位24年,其子嬴駟繼位,即秦惠文王。秦惠文王繼位之后就族滅了商鞅,以此來換取舊貴族的支持。但商鞅雖死,新法仍立,加上秦惠文王文有張儀連橫六國,武有公孫衍、司馬錯、伐義渠、平巴蜀、收河西失地,使得秦國繼續(xù)強大。 公元前325年,嬴駟效仿山東六國的做法,亦自稱為王,成為秦國第一位王。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在位27年,其子嬴蕩繼位,即秦武王。秦武王在位期間重用甘茂攻下軍事重鎮(zhèn)宜陽,之后秦武王親自率軍進入東周都城洛邑,為在周天子面前炫耀秦國無力,便比賽舉龍文赤鼎,可惜他舉鼎不慎,大鼎脫手,砸斷脛骨,氣絕而亡,僅在位4年。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之弟嬴稷繼位,即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期間重用戰(zhàn)神白起,制定東進擊敗三晉圖謀天下的大戰(zhàn)略,先后戰(zhàn)勝三晉、齊國、楚國。之后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發(fā)動了長平之戰(zhàn)大勝趙國,還于公元前256年攻入東周都城洛邑滅亡東周,將象征天下的九鼎遷移到咸陽,體現(xiàn)出秦國要問鼎天下的決心。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在位56年,其子嬴柱繼位,即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即位時已經(jīng)52歲了,為先王服喪一年后于公元前250年正式登基,三天后去世,要說他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大赦罪人并善待先王功臣了吧。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之子嬴異人繼位,即秦莊襄王。秦莊襄王在位期間以呂不韋為相,派軍鏟除了東周殘余勢力,并命令蒙驁攻打趙國和魏國,奪取了大片土地。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在位3年,其子嬴政繼位。嬴政繼位時年僅13歲,朝政大權由呂不韋掌控。 公元前238年,嬴政平定嫪毐叛亂,除掉了權臣呂不韋,開始親政。 親政后的嬴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xié)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yè),為天下一統(tǒng)”的策略,于公元前230年發(fā)動統(tǒng)一六國的戰(zhàn)爭。 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內(nèi)史騰率軍攻韓,俘虜了韓王安,韓國滅亡。 公元前229年,嬴政派王翦、楊端率軍攻趙。 公元前228年,秦軍攻入趙都邯鄲,俘虜了趙王遷。趙國殘余勢力逃往代地。 公元前226年,秦軍攻破燕都薊城(今北京),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 公元前225年,嬴政派王賁率十萬大軍攻魏,王賁水淹魏都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同年嬴政派李信率二十萬大軍攻楚,先勝后敗。 公元前224年,嬴政派老將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再次攻楚,于蘄南大破楚軍,楚將項燕戰(zhàn)死。 公元前223年,王翦與蒙武合攻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隨后率軍渡江,平定了楚國江南地區(qū),并降服百越之君,楚國滅亡。 公元前222年,嬴政派王賁率軍深入東北,掃滅燕、趙殘余勢力,王賁不負眾望,先攻占遼東俘虜燕王喜,后攻下代城俘虜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 公元前221年,嬴政派王賁率軍從原燕國邊界南下攻齊,打了齊國一個措手不及,齊王建選擇投降,齊國滅亡。嬴政耗費了十年,終于掃滅了六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同年嬴政稱帝,史稱“秦始皇”,并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朝代,至此立國549年的秦國蛻變成秦朝,中國歷史進入嶄新的時代。 |
|
來自: 風塵講歷史 > 《一口氣看完中華五千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