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東南沿海地區(qū)倭寇泛濫,他們人數(shù)不多,破壞力卻很強,經(jīng)常把濱海各省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據(jù)正史記載,1555年有一支不足百人的小股倭寇從江浙一帶登陸,他們一路上燒殺搶掠,逼近蕪湖,沿途殺傷四千多人,這類戰(zhàn)損比令人咋舌的倭亂,在當時并不少見。 此時的戚繼光面臨著軍備廢弛,將怯兵弱的局面。單從兵力來說,有明一代在東南沿海的駐軍也不算少,僅在南京周邊就有12萬之多,但偏偏總是出現(xiàn)幾十個倭寇追殺成千上百明軍的尷尬場面。 為了扭轉局勢,戚繼光只能從零開始,編練新軍。在兵源選擇、軍餉配額、組織機構、武器配置以及排兵布陣等各個方面,戚繼光都親力親為,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鴛鴦陣法,通過不同兵器(有狼筅、腰刀、長槍以及藤盾等)不同人員的搭配,專門針對分散行動的倭寇。經(jīng)過一年的訓練,達到了百戰(zhàn)百勝的境地,甚至還能打出零戰(zhàn)損的成績。 對倭寇來說,戚繼光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遇上他基本就沒有活路了。與同時代其他軍隊不一樣,戚繼光帶出來的兵,紀律性極強,而且很有信仰。為了塑造軍隊的紀律觀念,相傳戚繼光曾親手斬了戰(zhàn)場不聽指揮、擅自出擊的兒子。也正是這種帶兵手段,造就了極其頑強的戚家軍。
不過,戚家軍雖然完敗了倭寇,其光芒也只維持了極短的時間,不久之后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了。究其原因,其實也與戚繼光的性格相關,縱觀戚繼光的一生,他為人處世以務實為準繩,大多數(shù)時候都能在妥協(xié)中找到最優(yōu)的解決辦法,能適應朝野大環(huán)境。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戚繼光比較現(xiàn)實。 他深諳當朝制度,重文輕武,武官再厲害也會難免彈劾。在這種情況下,戚繼光為了有所作為,與當時的首輔張居正走得特別近,當然張居正也很欣賞戚繼光的才能。戚繼光剿滅倭寇后,被調到北方抵御蒙古,在這個時候,張居正曾打算給戚繼光前所未有的武將官銜——總理薊州軍務,這個職位很特殊,明朝的“總兵”武將中的最高官職,而總理薊州軍務的級別明顯在總兵之上,這個職位雖然名義上沒有落實,但張居正的確給了戚繼光實權,因為他把薊州轄區(qū)內的高級將領全部調到他處任職了。
不僅如此,張居正還想方設法,借年幼的萬歷皇帝之口,阻止言官、監(jiān)察對戚繼光轄區(qū)工作的彈劾,實行“一年一次巡視”。除此之外,仍舊不聽話的言官,也會被張居正用各種理由陸續(xù)遷調他處。
也正是張居正的支持,戚繼光得以南剿倭寇,北御蒙古,功績卓著。不過,這種打破成例的做法,明顯不能長久,張居正在位時,戚繼光可能無限制地施展抱負,一旦張居正失去權勢,戚繼光也必然會受到牽連。 張居正死后,沒過多久就受到了言官的集體彈劾,在這場風波中,張居正被抄家,所有榮譽都被剝奪,其后代子女要么流放、要么餓死,下場并不好。與之休戚相關的戚繼光,也沒有躲過去,他很快就被調離薊州,前往廣東上任,遠離了中心舞臺,不就之后,戚繼光便告老還鄉(xiāng),回到登州(今山東蓬萊),至死也再沒有得到重用了。 |
|
來自: liuhuirong > 《明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