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叔本華說: “世界上最大的監(jiān)獄,是人的思維意識?!?/strong> 越是到了人生某個階段,越會發(fā)現(xiàn)人的認知不同,追求就不同,追求不同,命運的軌跡就不同。 的確,生活是否順利幸福,全憑自己如何定義。但不得不說,思維認知越高級,人生越容易過得美好幸福。 可以說,一個人的認知有多強,他的生命就有多自由,多幸福。 認知,即是格局 什么是格局? 曾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個回答: “格局,體現(xiàn)在一個人所追求目標的高度,眼界的廣度,思維的深度,以及這個人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從容大度?!?/strong> 說到底,格局,是由認知撐起來的。而由認知撐起來的格局,也能源源不斷地滋生出智慧,然后眼界越來越有廣度,思維越來越有深度,目標越來越有高度。 最終,整個人也越來越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適合什么,在自由自在的生活里,活出了精神上的文明。 簡單來說,一個人的認知越強,眼界就站得高,看得遠,最終格局大了,看什么都順眼,做什么事都順手,過什么活都順心,自然一切都顯得閑云野鶴,獨立自由。 曾仕強教授說: “當一個人格局大到能夠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時,那離他轉(zhuǎn)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格局,彰顯了一個人的認知,認知,也反襯著一個人的格局。 顯然,一個人的認知也好,格局也罷,要想將它他們打磨得越來越高級,就在于懂得如何積累學識,拓寬眼界,活出真實的自我。 一個人,如果只是為了滿足其他人的期待而活著,那他就會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最終就越來越容易迷失了自己,變得盲目從眾,隨波逐流。 知道了毫無條件消耗自己,最終只能毀滅自己的“得失守恒”的道理,我們才更愿意帶上克制的、理性的、權(quán)衡的思考來把握住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guān)系。 最終,越來越了解自己,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然后也更清楚如何觀察、判斷和思考,才能真正取得屬于想要得到的效果。 其實,這么一種觀察、判斷、思考和總結(jié)的過程,就是在提升認知能力,撐起自己格局的必經(jīng)之路。 布蘭登曾說: “和那些自我認知水平相當?shù)娜嗽谝黄?,會感覺最舒服自在,最有在家的感覺。 生活的美好之一,就是能與志同道合、自我認知水平相當?shù)娜藬y手同行,在思想交流、碰撞的過程里,開出一朵朵燦爛的、富有生命力的生活之花。 然后,在一種腳踩大地、仰望星空的環(huán)境里,追夢,成長,獨立,強大。 認知,也是智慧 認知能力,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智慧能力。 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那些認知能力越低劣的人,就越喜歡抬杠。 你在跟他聊生活,他給你講道理; 你在跟他談事實,他對你說個例; 你在同他說實力,他卻和你聊運氣。 到最后,不管說什么,聊什么,發(fā)現(xiàn)大家都聊不到一塊去,你說什么,對方都在反駁你,質(zhì)疑你。 當你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質(zhì)疑、否定一些基本常識的問題時,就知道他的認知水平有多低了。 認知思維能力低的人,都是單線思維,就好像自己的腦子里永遠只能存在一種聲音,只能接受一種觀點。 以至于在現(xiàn)實當下,這類人很容易陷入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井底思維”里,不管何時何地,都無法和外界兼容,也無法包容多樣性。 莊子曾說過: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凡夫不可語道?!?/strong> 固守己見的人,不管你說的是什么,只要是跟他們不同的,他們的第一反應(yīng)不是爭辯,就是立馬否定。 你越是跟著他們辯論,他們就越容易情緒過激,觀點偏執(zhí),最終鬧得彼此不歡而散。 實際上,認知高的人,越是懂得自己越包容,則能看到的世界就越大,汲取的能量就越多,最終能成就自己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及時地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接納生活當中的多樣性,就越可以包容屬于自己的可能性。 投資人馮侖曾說: “整天待在家里的人,永遠碰不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strong> 就像《教父》當中有一句非常經(jīng)典的臺詞: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zhì)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zhì)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認知,永遠都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壁壘。 唯有學會認知突圍,張開耳朵,打開心態(tài),眼看世界,才是一個人立于不敗的根本。 貝索斯有句話說得非常好: “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三年,和你同臺競技的人會很多;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競爭的就很少了?!?/strong> 將眼光放遠,不斷地刷新思維,提升認知,然后提高生活的智慧,增強生存的能力,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地走向獨立,強大。 當哪天你已經(jīng)將提升認知的能力達成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時,那么你能看到的世界將越來越遼闊,人生也即將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 認知力,可改宿命 佛家有云: “去我執(zhí),除偏見,萬物通達于心,無量無邊?!?/strong> 人最大的認知力,莫過于此。 真正優(yōu)秀、強大的人,從來都會帶著一種空杯心態(tài),走到哪里,學到哪里,學到哪里,忘掉哪里。 然后,繼續(xù)學,繼續(xù)忘,讓認知思維得到極致的成長、發(fā)揮,讓認知力成為了一種本能,與自己的格局、思想、靈魂融為一體。 最終,一朝發(fā)揮,便可鋒芒畢露,光芒四射。 作家良大師有言: “認知能力決定了做正確的事,這比正確地做事要重要100倍。” 一個人的認知力得到了強化,也得到了蛻變之后,便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因為人要有自我的意識,更要有不斷進化的沖勁和熱乎勁,有對自我的肯定,也要有對自我否定的認知。 如此,在成為自己之前,不斷地改變思維,提升思維,刷新認知,增強認知。 就像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的: “大多數(shù)人所成為的,并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人若是活得隨波逐流,沒有主見,沒有新的認知,也沒有主動的自我改變,那么他最終只能淪為普羅大眾,泯然眾人,成為了大多數(shù)人,活成了大部分的、麻木的、看似不得不成為的人。 反之,如果你愿意不斷地提升認知力,自律地反思,自覺地審視,包容地接納。 如此,當自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新觀點,新思想,拋開己見,去我執(zhí),睜開眼,打開心之后。 那么,無量無邊的智慧,無窮無盡的認知力,就會助你掙脫思維的牢籠,打開認知的翅膀,在浩瀚的藍天里,自由地翱翔,成長,打破宿命。 |
|
來自: 小橋流水1i79ra >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