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脆皮。 五一假期,什么最火? 毫無疑問,“進淄趕烤?!?/span>
都知道淄博紅了,但到底紅得有多夸張? 這5天,我們算是見識到了。 數(shù)據(jù)顯示,五一期間,淄博每日接待游客約20萬人次。 知名“打卡地”八大局菜市場,登頂全國景區(qū)“排隊榜單”。 外地游客在淄博,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為啥? 說吃,飯點前2、3個小時,燒烤店外面就大排長龍。 稍微到了晚一點,對不起,排隊6、7個小時,也是常事。 燒烤店老板累得不敢開門,得先從門縫里觀察一下才能做好心理準(zhǔn)備。 甚至不惜自己給自己刷差評,勸退游客。 烤不完,根本烤不完。 說住,一座人口470萬的小城,四月足足接待了480萬的游客。 不說酒店,就連洗浴中心、按摩店,住宿資源都相當(dāng)緊張。 行就更別說了。 假期第一天,全國各地參加“烤試”的車隊,就將高速堵了個水泄不通。 哪怕本地人都自覺給游客騰地了。 市中心原來幾分鐘的路,也常常一堵就是半小時起步。 盡管假期結(jié)束,也沒多少游客給淄博差評。 但人紅是非多。 對淄博的爆火,風(fēng)向已經(jīng)變了。 從一開始的贊美,現(xiàn)在大多是唱衰的質(zhì)疑。 有人說,這種模式,人們也就是圖一時新鮮,火不了多久。 有人覺得,現(xiàn)在的淄博,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遲早是要被市場淘汰的。 說這些話的人,在我看來,都是沒理解淄博出圈的本質(zhì)。 淄博紅了,不靠燒烤。 甚至也不靠本地人的熱情,當(dāng)?shù)卣姆磻?yīng)。 淄博的火,其實更像是一場社會實驗。 二 有人瞧不起“淄博模式”,覺得都是小恩小惠。 可是,事實證明,淄博的作業(yè),大多數(shù)地方抄都抄不明白。 即便已經(jīng)有了淄博這個完美案例,依舊沒減少五一期間的亂象叢生。 福建廈門,游客買關(guān)東煮被宰。 老板理直氣壯表示:問價6塊,不問就賣8塊。 沈陽夜市,攤販3根香腸賣60元,被游客舉報。 秦皇島,很多出租車不打表、亂收費。 逼得游客自己走回酒店。 你看,淄博那些有人覺得微不足道的服務(wù),對很多地方來說,就是難于登天。 不久前,曾助推淄博燒烤走紅的網(wǎng)紅博主B太,又去打卡了徐州燒烤。 結(jié)果如何呢? 從打車到吃飯,沒有一個不踩雷的。 不是故意繞路,就是缺斤少兩。 哪怕他們已經(jīng)見證了淄博是怎么火的,仍不愿意借鑒反思。 為什么呢? 因為在眼前巨大的個人利益面前,誠信就變得不值一提。 有人覺得淄博給的是“小恩小惠”。 但別忘了,要做到的前提是,每個淄博人都對自己有很高的道德要求。 不偷奸?;?,不坑蒙拐騙。 真誠待人,用心做事。 如此才做到了全民一心,上下同效。 盡管我們明白,一個商家的行為,代表不了一座城市。 淄博也不是鐵板一塊,也有不文明的現(xiàn)象存在。 但憑什么能走出來的有且只有淄博? 物以稀為貴。 在我們習(xí)慣了獨善其身的時代里,天下為公的情懷和真誠,便是稀缺品。 三 淄博是怎么紅的? 背后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去年5月,疫情突襲淄博的鄰居濟南。 當(dāng)時,為了緩解濟南的防疫壓力,淄博承擔(dān)了12000多名大學(xué)生的隔離工作。 但他們沒有把這當(dāng)作一個簡單的任務(wù),而是協(xié)同全市,保障了孩子們的生活。 在臨走之際,淄博市還請這些學(xué)生們吃了一次燒烤。 并與他們約定,待來年春暖花開之時再次相約。 今年春天,學(xué)生們履約了。 為了報恩,他們自發(fā)地在各大媒體平臺上宣傳起了淄博。 而這,也成了淄博火起來的第一波流量。 可以說,淄博的紅,其實是一場愛與愛之間的相互奔赴。 是善良遇到了善良所迸發(fā)出來的奇跡。 但真正的奇跡,還不止于此。 你可能不知道,淄博火了之后,還主動分給了山東其他城市不少流量。 五一前夕,淄博發(fā)布了致廣大游客的一封信。 信中除了受寵若驚的感謝,還推薦了不少兄弟城市的美食美景。 而今年五一,山東全省200家旅游景區(qū)。 共接待游客1916.3萬人次,門票收入達34081.1萬元。 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47.6%和745.3%。 可以說,以淄博為中心,整個山東,都“殺瘋了”。 什么叫和衷共濟,這就是了。 哪怕淄博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當(dāng)之無愧的頂流。 但它也沒有只顧自己,而是有著互幫互助的善良,集體為重的格局。 與其說淄博是運氣好,不如說是善良所導(dǎo)致的必然。 四 為什么說淄博的紅更像是一場社會實驗? 因為有時候會覺得,它美好得太不真實。 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存在于另一個世界的烏托邦。 在那里,商家是可以不宰客的。 在利益面前,人人都有一把標(biāo)尺,叫道德。 在那里,有關(guān)部門不是高高在上的。 而是都放下身段,真心實意,踏踏實實地為人們辦事。 在那里,人們是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支撐的。 哪怕我們的悲歡各不相通,但你也愿意主動去理解他人的難處。 在那里,人人都有天下大同的情懷。 好人會有好報,善良的付出,必有反饋的回響。 而淄博也親身證明了,這樣的模式,非但不是虛妄的幻想。 還能真正行的通,賺到錢。 經(jīng)濟學(xué)家吳曉波說,流行,就是情緒的宣泄。 我們見了太多虛偽空洞的高調(diào),自私自利的商家,不顧道德的資本。 所以,才更加向往一個純粹、本真、真誠的環(huán)境。 這才是淄博走紅的根本原因。 物美價廉的商品,童叟無欺的市場,以誠相待的環(huán)境,都是誘因。 但說到底,我們追求的不是淄博。 我們向往的是這個社會的真、善、美。 有人說,淄博這波流量,留不住。 或許吧。 但我們至少已經(jīng)看到了一種存在的可能,不是嗎? 我們至少對善良的信念多了一份篤定。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懷薔薇,自有花開。 真誠永遠不會過時,任何時代,都會給腳踏實地的人一個出路。 更值得欣喜的是,現(xiàn)在,不少城市都開始學(xué)習(xí)起了淄博,開始了整治。 我想,淄博效應(yīng),不會只是刮過去的一陣風(fēng)。 淄博,也不會再是鶴立雞群的特例。 但愿,像它這樣的城市,能夠越來越多。 我們的向往,也不再是浪漫的空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