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常常受到精英文人的無情嘲諷甚至尖銳批評,那是因為我們不能設身處地地進入他們的生活世界和思想世界,因為不了解,所以不理解。只要能“屈尊”傾聽,即便是一些”無稽之談”的歌謠、傳說或俗語,就總有其存在和傳播的因和由 小時候住在農(nóng)村,聽聞過很多鄉(xiāng)村里的無稽故事,有鬼故事,俗故事,怪故事,當然也有溫暖的故事。兒時的我著迷于這些故事,但也因為聽了太多鬼怪故事,給幼小的我造成很多麻煩。 農(nóng)村凌晨,梅雨季節(jié),小小的我躲在大傘底下,瑟瑟發(fā)抖地走在上學路上,要經(jīng)過四處“鬼出沒”的地方,有時候停下來等路人經(jīng)過尾隨而過,有時候眼看要遲到了,只能瘋跑而過。整個小學時光,都逃不開這種“鬼影”。如今,家鄉(xiāng)已經(jīng)面目全非,再回鄉(xiāng)時已經(jīng)找不到那四個有鬼的地方,但“它們”成為我心中最深刻的童年記憶。 這些流傳于民間的故事,自有其相似性,相通性。朋友施愛東先生,社科院民俗學家,多年從事民間故事采集和研究,先后出版有《故事機變》《故事法則》等。新作《故事的無稽法則》再次探討民間故事的各類法則,這次專注于一些“無稽”的法則。 《故事的無稽法則:關于命運的歌謠與傳說》 施愛東/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 2023年3月 民俗學是離我們既近又遠的學問,近則因為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對于鄉(xiāng)村中國;遠則似乎是一門琢磨不透的學問,日常生活怎么變成學問,我們很難理解。我微信里跟愛東兄表達了我的困惑,愛東兄回復說:“民俗學,就是挖掘和闡釋民眾生活的意義,用學術的力量來維護這些文化遺產(chǎn)的存續(xù)。我們的研究跟民眾生活貼的最近,最緊?!?o:p> 讀完《故事的無稽法則》,深以為然。 愛東兄還說:“溫州的民間文化特別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特別多,我們做民俗研究,溫州是個特別重要的點?!边@一點我有深切感受,始終覺得家鄉(xiāng)這片土地有著一種獨特的鄉(xiāng)土氣息。有著很商業(yè)的一面,也有很傳統(tǒng),保守的一面,很多民俗的文化,別的地方已經(jīng)很難見到了,溫州有些地方還頑固的留存著。但因為不懂,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民俗在一點點消失。 先來分享一則書中涉及到溫州的一則“無稽法則”。 話說杜甫四十多歲終于謀了個左拾遺這樣的小官,這個官品階不高,只有從八品,但想當上卻是很難,隸屬中書省,算諫官體系。屬于皇帝近臣,干的是諷諫皇帝,舉薦賢良等吃力不討好的活兒,弄不好就得丟官。 果然,沒多久就觸怒了肅宗,于乾元元年(758年)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但“杜拾遺”的名頭留了下來。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年僅五十九。杜甫死后,各地蓋了很多“拾遺廟”紀念他。宋代以后,取消了拾遺這個官職,慢慢地老百姓就搞不清拾遺是什么了,人們以訛傳訛,“杜拾遺”慢慢就變成了“杜十姨”。 南宋末年道家學者俞琰的《席上腐談》記載:溫州就有這樣一座拾遺廟,年久失修,日漸敗落之后,被當?shù)乩习傩债敵赏恋貜R了,廟里的土地婆婆,自然就是杜十姨了。熱情好事的溫州老百姓,覺得杜十姨太孤單了,于是自作主張,給她找了個老伴兒,就是附近另一個土地廟的土地公公伍髭須。這位伍公公是誰呢?伍子胥是也。 無獨有偶,元代虞?!墩勛分杏涊d:浙西有個吳風村,村里有座伍子胥廟,好心的村民翻新廟宇時,塑了一尊臉上掛著五綹長髯的“五髭須神”。村里恰好還有一座杜拾遺祠,村中遺老只記得廟名的讀音,猜想“十姨”大概是排行第十的一位神姑,于是自作主張,為之“神婚”,將杜十姨許配給了五髭須。 難怪詩人聶紺弩作《十姨愛嫁伍髭須》 十姨愛嫁伍髭須,千古荒唐萬卷書。 庭戶機聲羅漢豆,海天月色美人魚。 敲詩白日從君永,止酒桃花笑我迂。 一石未含精衛(wèi)老,此生誤盡閉門車。 這種“神婚”還真不是個別現(xiàn)象,據(jù)明代才子楊慎《丹鉛余錄》記載,杭州有座拾遺廟,有好事者把這位杜十姨許配給竹林七賢的酒鬼劉伶。凡此種種,“神婚法則”在各地屢見不鮮,像小姑和彭郎等等。 神與神的關系就是人與人的關系,神廟都是由人來管理的,每個神靈背后都有一個信眾群體,而“神婚”則是信眾與信眾之間的結盟。根據(jù)信眾們的需要,杜十姨可以是排名第十的女神,也可以是十個不同的女神,就看信眾的需求和女神的分工。 顧頡剛先生說他曾見過一座保存完整的杜十姨廟,廟里的十位神姨各司其職,有司婚姻的、接生的、保育的、病痛的……反正人們不能讓神閑著。 文人崇拜杜拾遺,奉為“詩圣”,把“杜十姨”當作沒文化的笑話,但在民眾的信仰世界里,“杜拾遺”遠沒有“杜十姨”來的靈驗,因為對于鄉(xiāng)人而言,保安育兒才是實實在在的訴求。 民間信仰是民俗學研究很重要的一塊領域,這些年出現(xiàn)的很多“奇葩”信仰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像“他奶奶的廟”,“車神”(手握方向盤的神),“馬神”(馬云、馬斯克)等等。沒準以后還會有“網(wǎng)神”(互聯(lián)網(wǎng)神)、“UP神”(神級的UP主)等等。 《故事機變》 施愛東/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22年3月 民間文學則是民俗研究另一大塊重要領域,是生活的文學、實踐的文學、公眾的文學,任何一個不識字的大叔、大媽都可以參與創(chuàng)作的文學,但凡生活中需要的,都成為其文學功能,如祈愿功能、詛咒功能、婚姻功能、求子功能、儀式功能、市場功能等等。 婚姻功能是民間文學很重要的訴求之一,拿“千里煙緣一線牽”來說,有很多民間文學都在極盡所能的演繹,像《定婚店》《閻庚》等等,都是這類故事法則的具體演繹。這種故事的設定是這樣的:人間的婚姻是由陰曹地府的官員主宰的,他們用一根繩子,一頭系在男人腳上,一頭系在女人腳上,構成了“命中注定”的故事邏輯。 但是具體到故事中,則必須從“命中注定”掙脫出來,形成更多“反常設置”,如果只是門當戶對、青梅竹馬,結婚生子,就沒有故事張力了。于是,各種懸念、反差都慢慢進入故事法則中,像《定婚店》后世出現(xiàn)無數(shù)的異文,就跟后來的反常設置“月下老人”很有關系。 月老進入故事設定后,婚姻紅線就不再是“命中注定”了,而是月下老人現(xiàn)牽的,《定婚店》中的故事就變成了這樣: 韋固乘月散步來到后花園,見一位老人背著錦囊正在月下看書,覺得奇怪,遂上前施禮問看什么書?老人笑答:“人間《婚姻書》。”韋固見那錦囊脹鼓,內(nèi)斂紅光,便問老人囊中何物?老人說:“這是紅線?!闭f著從中抽出一根紅線,當空一晃,只見一道紅光在韋固左腳繞了一圈,然后朝北飛去。老人告訴韋固:“此線以系夫婦之足,紅線另一頭系在誰的腳上,誰就是你命定的妻子。雖仇深似海,天涯異域,終不可解?!表f固見自己婚事已定,趕緊詢問女方何人?老人回答說:“店北賣菜老嫗之女?!闭f完就不見了。 早從唐朝開始,《定婚店》的發(fā)生地宋城(今商丘睢陽區(qū)),就把故事主人公韋固住過的客店題名為“定婚店”,成為古代文人的“旅游打卡地”,是歷代宋城管理者開發(fā)旅游的重要抓手。故事的末尾,往往要插入一則硬廣:“從此,南來北往的客人,紛紛到定婚店投宿,并深夜去隆興寺上香,都想見見那位慈祥的月下老人,問問自己的婚姻大事和前程?!?o:p> 在月下老人的傳說中,歷朝歷代還有無數(shù)的設定,南北方也有巨大的差異,每個故事都依據(jù)自己的風土,自己的需求,有無數(shù)的演繹。各地的月老祠、月老殿、月老廟層出不窮,月老傳說已然升級為月老信仰、月老靈簽、月老紅線、月老喜糖等等?!霸孪吕先恕睙o疑是個大IP,如今,以“月下老人”或“月老”為名的企業(yè)或品牌幾乎涵蓋各個行業(yè),月老婚姻,月老婚戀、月老來了、月老在線、月老小紙條、月老越年輕……你能想到的,“月老……”都想到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月下老人”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又發(fā)生了奇怪的變異。如果在網(wǎng)上搜索“月下老人”,會頻繁地出現(xiàn)一個古怪的名字“柴道煌”,還出現(xiàn)在百度百科的“月老”詞條中,以及在百度貼吧,淘寶和拼多多等商業(yè)網(wǎng)站上。 經(jīng)過作者施愛東先生仔細搜索發(fā)現(xiàn),“柴道煌”最早出現(xiàn)于2017年,是在一個連“谷歌”和“百度”都搜索不到的游戲網(wǎng)站“翠兒小說網(wǎng)”上,有個叫“相當一條咸魚”的網(wǎng)友發(fā)表了一部青春小說《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辦》,作者用玄幻小說的方式重述上古神話,穿插了柴道煌追求女仙孟無情,未能成功,三萬年后,孟無情修煉成“孟婆”,柴道煌修煉成“月老”。 小說中,柴道煌開了一家“情緣店”,手中有一本掌握姻緣大事的小本本,以及上至天仙,下至人間的姻緣紅線,可唯獨解決不了自己的姻緣問題,追求女仙孟無情也失敗,最終,頭發(fā)胡子都花白了,還是個老光棍。 這部小說被轉發(fā)到很多非主流文學網(wǎng)站,慢慢的,“月老別名柴道煌”進一步出現(xiàn)在很多網(wǎng)絡小說中,廣泛傳播開來。2020年,百度百科甚至有了“柴道煌”專屬詞條:“柴道煌,民間又稱月老,月下老人,月下老兒,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 各大電商平臺在賣月老相關產(chǎn)品時,為了便于搜到自己的商品,把跟月老相關的元素都堆到標題里,這就形成了像“月老神像柴道煌月老星君佛像月下老人招姻緣紅線紅娘婚姻家居擺件包郵”,“月老像月下老人紅喜神媒神柴道煌賜姻緣神像佛像銅像包郵”等等,就這樣,柴道煌在簡單粗暴的商品推廣下,成為和月老緊密綁定的詞條,甚至有柴姓網(wǎng)友以這位柴姓先人為月老而驕傲自豪。 《故事法則:X光下的民間故事》 施愛東/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21年11月 除了“杜十姨”、“月下老人”,書中還研究分析了民謠《看見她》的傳播和異文;劉三姐傳說,經(jīng)歷了劉三妹,劉三姐,劉三姑,劉三媽,劉三太,劉三婆的傳說路徑,最后定型為劉三姐的過程;歷代虎妻故事中的悲喜?。桓=ㄌ撇㈥惾綇V東點秋香五娘的故事;石敢當崇拜的兩大中心和傳播路徑等等。 還有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朗朗上口的“螺紋歌”中的人生百態(tài)。“一螺窮,二螺富,三螺牽豬牯……十螺中狀元”,不管哪個版本的“螺紋歌”,十螺不是中狀元就是享清福,我就是滿滿十螺,到現(xiàn)在也沒享受到十螺帶來的福利,不僅沒享到清福,到頭來只能用“十螺”在鍵盤上碼字,賺取一點點微薄的稿費。 施愛東先生認為,自己作為一名民俗學者,就是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對民間這些貌似無常、無稽的口頭文學現(xiàn)象,給予充分的理解,并做出正常的解釋,揭示其作為一種文化屬性的底層邏輯。 民俗是民眾的底層政治,民俗邏輯不是科學邏輯,而是民眾的處事邏輯和政治邏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即便是最偏僻的鄉(xiāng)村,都有其自成體系的社會階層,那些看起來很無稽的民俗事項,都有其自成體系的表述方式。 民間文化常常受到精英文人的無情嘲諷甚至尖銳批評,那是因為我們不能設身處地地進入他們的生活世界和思想世界,因為不了解,所以不理解。只要能“屈尊”聽聽王大爺、李大媽的聲音,即便是一些“無稽之談”的歌謠、傳說或俗語,就總有其存在和傳播的因和由。 當然,這是民俗研究的難題之一,作為一名外來的研究者,如何能否深入到這些“自成體系”中來,透過這些“無稽之談”,找到并且理解他們的法則。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曾說:“……雖是無稽之談,原也有它的無稽的法則”,這大概就是施愛東先生以此為書名的來源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