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某日,靈隱寺的濟公和尚算到將有一座山峰從遠處飛來,然而寺前尚有村落,濟公擔心飛來的山峰危及百姓,就勸大家趕緊離開。結(jié)果村民都覺得平時就瘋瘋癲癲的濟公,今天肯定是在捉弄人,便對濟公的勸告置之不理。 恰逢村中有戶人家正要娶新媳婦,事出緊急,濟公只好將新娘子搶了去。村民見狀,紛紛呼喊著追出來。沒多久,便見狂風大作,天地昏暗,一座山峰呼嘯而來落在了靈隱寺前,村子也在瞬間化為烏有。自此,人們都對這位救了全村性命的“活佛”敬愛有加。 這段流傳民間的小故事正與靈隱寺的飛來峰有關。說起靈隱寺,在世人心中,似乎早已與濟公之名互有關聯(lián),難以割舍。事實上,早在濟公之前,靈隱寺便馳名中外。它始建于東晉年間,距今已有近1700年歷史。 當年,康熙皇帝南巡時,亦曾多次來訪靈隱寺,更親書“云林”二字,因此靈隱寺又叫“云林禪寺”。關于這段往事,同樣有著一段傳說。 康熙駕臨后,應老和尚要求題寫匾額,結(jié)果大筆一揮,一個大大的“雨”字便已占據(jù)大半篇幅,然而古時“靈(靈)”字在“雨”字下方還有三個“口”和一個“巫”,但筆畫太多怎么也寫不下了。最終,康熙在隨從的暗示下,將錯就錯,寫作“云林禪寺”。
其實,除了這些耳熟能詳又充滿意趣的小故事外,靈隱寺還有一副對聯(lián)頗為出名,正是: 人生哪能多如意, 萬事只求半稱心。 這副對聯(lián),歷經(jīng)千年,以其精煉的筆鋒啟迪著無數(shù)世人。雖只有短短14字,卻字字珠璣,道盡世間滄桑與智慧。 宋人方岳有詩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span> 人生,不完美才是常態(tài)。世間萬般,不會盡數(shù)擁有,亦不會無所收獲。 縱觀古今,不論是王臣將相,還是先賢智者,無不有著尚未圓滿的遺憾。 圣人孔子學富五車,滿腔抱負,卻因生不逢時而半生飄零。他的學說,在當時無人賞識,踏遍山河,卻尋不到半個知己。遺憾嗎?當然遺憾。但在周游列國期間,他著書立說,傳承弟子,終為華夏留下精神火種。 華夏千年,無數(shù)人從滿懷期待到抑郁而終。他們之中,有的不遇明主,有的壯志難酬,有的貧困潦倒,有的受盡冤屈。 沒有誰的人生足夠圓滿,但也沒有誰的人生一無所有。 有時候,正是令人唏噓的遺憾,鑄就了真正的圓滿。胸懷寬廣、知足惜福、沉溺山川、千載留名。這些,不都是遺憾背后那份彌足珍貴的美好嗎? 俗話說:“月盈則虧,月滿則溢?!?/span>凡事不必太過苛求完美,時光漫長,不如學會自我接納,與世事和解。 恒愚法師曾在《半點禪》中寫道:“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span> “半”在中國的文化里,代表了一種中和知足的處世智慧。萬事不求絕對圓滿,只要有所得便好。而不夠完美的另一半,反而會擁有出乎意料的收獲。 我國是陶瓷大國,如若對陶瓷有所研究的,會發(fā)現(xiàn)不少瓷器周身都遍布著各類紛繁復雜的細碎紋路。早期這樣的自然裂紋被稱作瑕疵品,是為“開片”,但隨著發(fā)展,這一缺憾卻逐漸成為流行審美,甚至出現(xiàn)了人為“開片”的現(xiàn)象,這所謂的缺陷轉(zhuǎn)而成為了亮點。 人生在世,若學會“半稱心”,所見便不會是山窮水盡,而是柳暗花明。有舍有得,才會善始善終;有苦有樂,才知浮生恣意。 《菜根譚》中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 所謂難得糊涂,遇事少些計較,多些隨和,自然行得坦蕩,過得安然。
世間萬物,無須強求完美。只要內(nèi)心富足,何懼漫漫長路。 不過度貪圖,少自我苛責,盡自己所能,自會擁有問心無愧的幸福與釋然。 愿你的當下與未來,都是平安喜樂,鳥語花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