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感,你是否也如我一樣思考過,但每一個話題都那么沉重,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最后干脆放棄了,把頭埋進沙子里,就當這些問題不存。 但歐文.亞隆卻說,每個人都必須面對這些終極問題,誰也逃不過。 心理學上有很多泰斗級的人物,著作也浩如煙海,但我讀的最多的就是歐文.亞隆,因為他對人類有最深沉的悲憫之心,還因為他始終堅持真誠是每一個心理治療師的根本準則,更因為他能把艱深的理論講得透徹又深入,文字功底好過太多小說家。 然而,即使這樣,《存在主義心理治療》我也未敢輕易拿起,對這樣一本專業(yè)又厚實的著作,始終心生畏懼。 很多時候,讀書像極了人生路上遇到的人,當你一切都準備好了,剛好Ta就在那里,那就是最完美的遇見。太早或太遲,恐怕都難以成就一段美好的關(guān)系。直到今天,直到我到了人生的這個階段,經(jīng)歷了千山萬水的心路歷程,這本書就像于千萬人之中靜待我的出現(xiàn),一切都剛剛好。 在讀《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時候,總是感嘆,歐文.亞隆驚人的閱讀量:古希臘神話、狄更斯、托爾斯泰、海明威、加繆、薩特……這里可以列出很長的文學家、哲學家的名單,他們著作中的段落,亞隆都信手拈來,毫不費力就成為他的論據(jù)。此外,他在闡述自己觀點之前的文獻綜述,更是列舉了心理學發(fā)展的重要人物和重要著作。 我知道他從小愛讀書,我也知道他博聞強記,但“吊書袋”吊得這么輕松自如,出神入化,著實讓我懷疑自己是否和他同為人類。最重要的是,他就像打開了任督二脈,可以任意游走在這些人類偉大的思想和著作中,融會貫通,一道道的門皆能通向他的目標所在。 奇怪的是,即使如此旁征博引,這本500多頁的書,讀起來卻并不艱深晦澀,每每讀起,總是難以釋手,不知不覺間就看了好多。 雖如此,但我卻讀得很慢,因為書中的話總能讓我沉思。歐文.亞隆所有的著作都指向了人類的終極困境: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感。所有的心理危機、心理問題、心理焦灼都逃不出這幾大人生命題。 一、 死亡我大概很早就考慮過死亡,在高中的時候,我就給自己寫過祭文,但真正意識到自己會死這件事,大概是2021年。因為明顯感到自己的衰老:臉上的斑斑點點開始增多,曾經(jīng)不屑的遮瑕膏開始成為每日必備;吃飯再也不能肆無忌憚,吃多了就難受,飯后必須散步消食;背總是不自覺地駝下來,曾經(jīng)筆直的我逐漸消失;還有最不愿提及卻總被愛我的人惦記的、越過越大的生日…… 中年危機,事業(yè)瓶頸,對日復一日地厭倦與恐慌,皆來自死亡焦慮,時間似乎成了脫韁的野馬一騎絕塵。我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意識到,我是會死的,我死了就再也不會存在。 但亞隆說:雖然死亡可以從肉體上摧毀我們,但關(guān)于死亡的觀念卻能夠拯救我們。我記得有一次聽講座,一個做了七年投行工作的老師轉(zhuǎn)行做了職業(yè)教練,有人問她,做出這樣選擇的時候是否內(nèi)心有恐懼。她說,我繼續(xù)做下去才會恐懼,因為我知道我是會死的,我不想把我的生命浪費在我不喜歡的工作上。 這大概是對“死亡的觀念能拯救我們”最好的詮釋。人終有一死,因此,對抗死亡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這僅有一次的人生,只有這樣,當我們真的要死的時候,才不會后悔我這一生有太多遺憾沒有實現(xiàn)。 那么怎樣才算“活好”?我們在世界上生存,總難免被世俗標準裹挾,有時我們知道自己不喜歡,但還是堅持著這樣日復一日,有時我們甚至連自己不喜歡都不知道,就如機器一般在慣性運轉(zhuǎn)。心智被蒙塵是我們不自知的原因,這覺知需要深入心底的探索,需要覺察每一個細微的信號,更需要勇敢地行動,還需要努力地堅持。這也是我愛上心理學的原因。 心理學是倒逼著自己去面對內(nèi)心最深的恐懼和焦慮,那個黑洞不覺察永遠都在,會無形地指揮著你生活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決定,你惶恐不安、焦躁難耐、處理不好人際關(guān)系、總是對孩子發(fā)火……皆源于此。 我發(fā)現(xiàn),向內(nèi)看的過程雖然痛苦,但也酣暢淋漓,在解開一個又一個“疙瘩”的時候,是疏通郁結(jié)的痛快。真實地面對內(nèi)心的渴望,放下外在的偽裝與假面,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開始不同了,盡管你的生活仍將繼續(xù),甚至表面上看起來和往常一樣,但你明白,因為這份真實的探索,你走在了痛并快樂的路上,眼前的路開始變得多彩。 是的,真實,真實地覺察,然后努力地實現(xiàn),我想這是亞隆“活好”的精要,不為誰,只為自己,只為自己生命的綻放,只為這僅有一次的人生。 二、 自由存在主義的自由,是哲學層面的自由,是對自己負責的自由,是責任。 我們常常將自己不幸的處境歸因于外界:“我趕上下崗潮”、“我趕上就業(yè)難”、“這三年的疫情讓生意太難做,我只能失業(yè)在家”、“我嫁錯了人”、“我的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這樣的抱怨和指責可以列出無限長。 我曾經(jīng)也是如此被動地接受著外界給我的一切,好與不好,皆因自己的幸運與不幸,我努力過了,我嘗試過了,但結(jié)果不好,只能如此,我抱怨,我消極。 但維克多.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為自己負責”。維克多.弗蘭克爾是被亞隆在書中多次提及的奧地利心理學家。他在納粹集中營中靠堅強的意志生活了三年,在這樣罪惡的人間地獄,他始終堅守著為自己負責,不放棄生命,不放棄希望,為了親人和自己的事業(yè),默默地隱忍,并學會靈活的生存之道,最后,他熬到了勝利,創(chuàng)造了奇跡。 他的親身經(jīng)歷成為了他今后心理學的理論基礎(chǔ)。在這樣極端的環(huán)境下,人依然可以為自己負責,在這樣逼仄的生存空間下,人依然有選擇的自由。 亞隆說:個體構(gòu)建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也因此為此負責,這個認識是令人驚恐的洞察。有一句話和亞隆的說法異曲同工:親愛的,門外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我們?yōu)樽约贺撠?,這件事聽上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令人欣喜,很多時候讓人惶恐。因為我們太習慣讓別人、讓龐大的機構(gòu)、讓上帝為我們負責。換句話說,我們對自己負不了責。但,亞隆堅定地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并必須為自己負責。因為,除了自己,沒人應該為你的人生負責,你把對自己負不了的責任推給別人,也是一種選擇,這種選擇看上去你是無辜的,但卻是你對自己“負責”的另一個種體現(xiàn)。 人,只有明白,你的人生你決定,你的生命你負責的時候,才是成熟的。不好的婚姻可以離開,不好的工作可以放棄,不好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可以盡己所能改變自己的處境,不好的健康狀況可以努力調(diào)整心態(tài)面對每一天。你永遠都有選擇,因為你是自由的。 三、 孤獨孤獨是最具普適性的一個主題。 亞隆將孤獨分為人際孤獨、心理孤獨、存在孤獨。人際孤獨就是通常人們感受到的寂寞,意指與人分離。心理孤獨是指人把自己內(nèi)心分割成不同部分的過程。通常是一種防御機制。只要人壓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把“應該如是”或“必須如是”作為自己的愿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埋沒自己的潛力,都可以導致心理孤獨。存在性孤獨指的是個體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間存在著的無法跨越的鴻溝,它指一種更基本的隔絕,個體和世界的隔絕。 “人類的悲喜并不想通?!边@大概是存在性孤獨文學化的表達。死亡是人類最孤獨的體驗。沒人能代替另一個人死亡,也沒人能陪伴另一個人死亡。 面對自由,也同樣孤獨,因為“意識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意味著不再相信有人可以創(chuàng)造和保護自己。自我創(chuàng)造的行為本身蘊含著深刻的孤獨感。人開始意識到天地不仁。某種意義上,動物還會被看顧、被庇護,但是人受到自我意識的詛咒,不得不赤裸裸地面對存在?!?/p> 還有成長的孤獨。女兒的課文里有一篇《植物媽媽有辦法》,開篇第一句“如果孩子已經(jīng)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边@句話道盡了世間生命的歷程。關(guān)于長大,我們都經(jīng)歷過,關(guān)于孩子的離開,當父母的總要面對。養(yǎng)育的成功意味著成功地分離,分離超過了應該發(fā)生的時間,是養(yǎng)育的失敗,是為人父母的失敗,盡管看著孩子的背影離開是那樣的痛楚。而分離和成長的代價是孤獨。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說:孩子在這個世界上誕生,逐漸意識到自己是孤獨的,是與其他人彼此分離的存在。這個與個體分離的世界,相較于個體自身的存在來說,具有壓倒性的力量,經(jīng)常讓人感到危險和受到威脅,從而產(chǎn)生無助感和焦慮。只要個體仍然是這個世界中無法分離的一部分,只要個體沒有覺察自身行為的可能性與責任,個體就不需要害怕這個世界。當一個人成為獨立的個體時,就要孤獨地站立,面對這個世界所有的危險和強大的勢力。 我們都經(jīng)歷過,獨自在外,面對這個世界的荒謬與丑陋,不能告訴父母,有時也無法告訴伴侶,獨自流淚,然后獨自堅強獨自面對。 聽起來很悲涼,但好消息是,每個人都要面對這嚙噬人心的孤獨。每個人都孤獨。 四、無意義感無意義感,也絕非多么高深的理論,它普遍存在,因為這個世界本就荒誕。很多意義是權(quán)利者為了統(tǒng)治牽強附會出來的,很多意義是世俗道德強加于我們身上的。 存在主義理念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也就是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另一幅樣子。人構(gòu)成自身、自己的世界以及在這個世界中自身所處的情境。不存在“意義”。在宇宙中沒有宏大的設(shè)計,沒有指導生活的原則,除非個體自己創(chuàng)造這些原則。 雖然“意義”的賦予并沒有什么邏輯可言,但人活著需要“意義”。否則,人就失去了存在的動力。心理學研究早就證實,我們的感知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讓我們立刻對無序的外界刺激、行為和心理數(shù)據(jù)組成完整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模式。如果我們的世界冷漠、沒有規(guī)律,我們就會感到不安、煩躁和無助,于是會去尋找規(guī)律、解釋和存在的意義。意義帶來掌控感。 前文中提到的維克多.弗蘭克爾,正是因為在集中營里堅定地相信自己生命的意義就是“幫助他人尋找自己的意義”,這份強烈的使命感支撐著他,讓他始終沒放棄。這份意義是面對凜冽人生的法寶,因此他將自己的心理學研究錨定在了人生意義的追尋。 “生命的意義”人人都需要,但什么才是“生命的意義”卻因人而異。認真生活,自我實現(xiàn),幫助他人……人生的意義由自己定義,也因此決定了這個件事是完全主觀的,一個人認為有意義的事可能被另一個人嗤之以鼻,一個人年輕時追尋的意義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毫無意義,反倒是年輕時不以為意的事情變得有意義。意義的建構(gòu)不斷變化,因為它和人的生命體驗緊密綁定。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意義體系都不同。 最后,這本書雖然是寫給心理醫(yī)生的教科書,但不從事心理治療,一般的讀者也同樣受益。亞隆在實踐指導部分,摒棄了心理治療各個流派的理論和技術(shù),始終在強調(diào)心理醫(yī)生與病人同頻共振的重要性,只要醫(yī)生全然地接納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全情地投入其中,就會給病人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幫助。技術(shù)是初級階段,也是細枝末節(jié),道終究高于術(shù)。 我想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一段關(guān)系好不好,深入不深入,是否持久,彼此的真誠是動力馬達,虛偽的開始必然虛偽地結(jié)束,功利地維持也必將功利地斷裂。 對終極問題的思考著實消耗腦細胞,很多時候伴隨痛苦、掙扎和惶恐,但這仍然是值得經(jīng)歷的旅程,這過程似乎讓人從混亂中理清。 看清生命的本質(zhì)和主線,明白紛擾喧囂的外界不過是表象,看清內(nèi)心才是人之為人的根本。畢竟,我們在太多方面已被異化、物化、標準化。 人總要找到自己,才能不枉此生。 [網(wǎng)圖侵刪]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