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 心包萬物 萬物一體 ——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 指,至虛的道 與,實在的物 相統(tǒng)一 道,至無而動,至近而神 故,藏而后發(fā),形而斯存 作為天地萬物本體的道 處于“未形”狀態(tài)是“虛” 動而后為“已形”狀態(tài) 便即存于萬物之中 是“實” 故 “虛中有實,實中有虛” “虛實二字,可往來看” 反對 把“虛”的天理 與“實”的萬物 相割裂的觀點 心包萬物: 心與萬物的關(guān)系 強調(diào)宇宙 統(tǒng)一于心 體現(xiàn)其哲學 的心學特色 心包乎,萬物之外 事物行乎,心之中 內(nèi)外合矣 萬事萬物 莫非心也 《心性圖說》以圖表示 心從“未發(fā)”,到“已發(fā)” 再到萬事萬物的化育發(fā)展 所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 始終貫穿著心 “心無所不貫”,無所不在 “心無所不包”,無時不在 與天地萬物合一 從時空二維上 確立心的無限性 以及 心與萬物 的統(tǒng)一性 心所以 包萬物 是因心 居中正 位置 “不著一物”: 不偏、 不塞、 不私 故“虛” 因“虛” 而“靈” 因為“靈”而能“通天地,包萬物” 而能“宰制萬物,放諸四海而準” 萬物一體: 批判,“析心與理而為二” 主張,“合與理而為一” 使得客觀實在 融入主觀之中 提出“萬物一體”論 認為不但 有血氣知覺的禽獸 有生意的草木 連風雨、露雷、日月、 山川、木石以至鬼神 都“與人原是一體” 因為它們與人 “同此一氣” 同此一氣之所以能相通 是由于“人心一點靈明” 但這一點 靈明之心 是“大人”之心 “圣人之心” 有“一體之念” 視天下之人 無外內(nèi)遠近 視天下 猶一家 中國猶一人 其所以能如此 其心之仁本若是 其與天地萬物為一也 能“達吾一體之仁” 他把 日月星辰 山川木石 以及 飛潛動植 這一些本 獨立存在 的 客觀事物 一一并入 人的主觀 之中 從而論證了 “心者天地萬物之主” “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 心包羅和主宰天地萬物 “萬物一體”又稱 “一體之仁” 包含王守仁 的社會政治理想 和道德修養(yǎng)境界 夫人者 天地之心 天地萬物 本吾一體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 孰非疾痛之切 于吾身者乎 視人猶己,視國猶家 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