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曾說:“當(dāng)父母為孩子做太多時,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處處為孩子操心,替孩子做主,可以一時,不可一世。” 深以為然。 作為父母如果在生活方面處處呵護,連與人接觸有摩擦也要介入,那么這樣的孩子一生都不會有突破性的成長。 01孩子之間的摩擦 近日刷到一個視頻: 兩個大約五六歲的小男孩,因為在游樂場“搶地盤”打著玩,最后變成了真動手。 雙方父母看到后,不是第一時間問詢發(fā)生了什么事,而是其中一位家長抬腿就把另一個小男孩踹倒在地,另一位見狀表示不服,上前揮手,導(dǎo)致雙方家長扭打在一起。 父母處理事情的能力,一瞬間就可以影響到孩子的理解能力。 在孩子的眼里,原來遇到問題是可以用武力來解決的,一切只要情緒一上頭,不管三七二十一動手為先。 而家長主要內(nèi)心活動因素是“面子”問題,覺得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了很沒面子。 就像魯迅先生在《說面子》中提到的:“面子是中國精神的綱領(lǐng),就像晚清時候的長辮子,你只要一揪著辮子。人的身體就整個跟著你走。” 太在乎面子,相當(dāng)于把辮子讓別人揪住,給自己套了一個枷鎖。 這個家長一時間不僅丟了面子還失了里子。 給孩子帶來的是情緒失控的處理手段。 那么可想而知,這種孩子長大成人后會有多么糟糕的生活。 近日兩個關(guān)于家暴的視頻再一次提醒各位女性,找結(jié)婚對象一定要找情緒穩(wěn)定的人: 一,熱播劇《重啟之極海聽雷》其中飾演“霍道夫”的何龍龍演技深入人心。 可是生活當(dāng)中他對女朋友竟然有家暴行為。畫面中何龍龍緊皺眉頭、滿臉不耐煩地指著女友怒罵。 氣急敗壞之時,女友沒能逃出他的魔爪,拿起手機拍下這個暴力的證據(jù)。 二,一名身穿黑色棉衣的男教師,竟然對自己的妻子下狠手,把頭往地上撞,而且還將妻子的腿壓到妻子胸前,疼得妻子大聲喊叫。 想必這兩種男人的背后一定藏著情緒失控的家長。 殊不知,一個情緒失控會讓他們背負一輩子的罵名。 正如作家劉娜所言:“情緒是一把槍,當(dāng)我們扣動情緒的扳機,槍口其實是對準了自己” 他們都是有社會地位的人,都曾經(jīng)付出過努力,可就是因為無法妥當(dāng)處理情緒,最終會讓他們后悔不已。 02成家時的摩擦 夫妻生活總會遇到不順心兩人拌嘴的時候,如果其中一人在解決問題時喜歡把自己家長搬出來,那么純屬“巨嬰”行為。 一期《金牌調(diào)解》中出現(xiàn)了這么一位40多歲女士,自稱從小父母把她寵成公主,從來沒有受過什么委屈,可是一嫁到男方家,男方就不會像自己父母那樣照顧她。 她說,曾經(jīng)父母沒讓自己做過飯,打掃過家,可是自己丈夫總會和自己因為,誰做飯誰做家務(wù)吵架,邊說還邊流淚。 臺下的調(diào)解員問:“那你怎么生活?” 這位女士說,自己喜歡打扮,上街購物,看電影每天也很充實。 調(diào)解員用奇怪的眼神看她并再問她:“女士,我問的是你的生存能力,而不是如何生活的” 此時這位女士尷尬的說不出話來。 調(diào)解員繼續(xù)問:“那么你的資金來源是哪里呢?” 這位女士的回答震驚所有人:“我的媽媽會給我” 這時候她的丈夫說話了:“她不僅和自己父母要,還和我要,我?guī)退伊朔莨ぷ?,她去了沒兩天就回來了,說公司的人都欺負她”,之后這位丈夫長嘆一聲氣。 女士說:“我媽說,如果不想工作或不順心就回家,她養(yǎng)著我?!?/p> 這期節(jié)目是這位丈夫堅決要離婚,可是這位女士找自己父母,父母摻和進來說讓自己離婚,但女士唯一能自己做主的就是不想離婚,她舍不得丈夫,于是找到了節(jié)目組。 臺下調(diào)解員給了女士一個明確的選擇:要么從現(xiàn)在開始成長,接受丈夫提出的意見。 要么放你丈夫一條生路。你們夫妻之間就好像你是還沒出格的大閨女,一切能讓你成長的路都被你的父母堵住了。 的確如此,年齡已到中年的人本應(yīng)該能獨自想通很多問題,而不是還用父母來操心自己的婚姻生活。 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的小矛盾,磨合著也就過去了,沒有必要事事上報父母,父母也沒必要上綱上線,讓孩子的婚姻像在走鋼絲。 愛孩子,先放她自己學(xué)會獨立處理問題開始。 03好的父母從不參與而是引導(dǎo)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總喜歡好為人師,把自己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好與不好的都灌輸給孩子。 好的一面,希望孩子能像自己學(xué)習(xí)。 不好的一面,希望孩子避而遠之。 可是孩子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選擇是他們的權(quán)利。 臺灣作家金惟純說:“我為凡夫俗子,不敢奢求為人師表,只要戒掉好為人師,便已功德無量。” 越有生活閱歷的人,認知越高的人越明白,自己是世間渺小的塵埃,面對一切無常的事情保有一顆敬畏之心。 所以孩子在處理與人相處之時,要引導(dǎo)他做一個低調(diào)謙遜的人,一切摩擦都會迎刃而解。 放縱孩子的父母,溺愛愚癡,同樣參與孩子用偏激的行為與人解決問題,也是讓孩子放棄了一次次成長的機會。那么,愛孩子請從少摻和做起。 #中國式家庭教育#? ~END~ 【人是所有情感的載體,生活需要所有情感的調(diào)劑,故事是所有情感的樂章,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是所有情感的理療師,作者職業(yè):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陪你一起透過故事觀內(nèi)心世界。歡迎點贊關(guān)注,可私信】 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 點個右下角“在看”! 愿你修好心:向外,掌控; 向內(nèi),察覺! 就此涇渭分明! 看更多走心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