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體解剖:肺呈半圓錐形,可分為“一尖、一底、兩面、三緣”,其中“一尖”為肺尖,“一底”為肺底(膈面),“兩面”為肋面和縱膈面,“三緣”為前、后、下緣。熟悉各種不同的肺葉和肺段的位置以及其與周邊結構的相對關系。 1、中央型:腫瘤發(fā)生于主支氣管或葉或段支氣管開口以上。 (1)管內型:局限于支氣管腔內,可侵犯管壁但未侵及管壁外肺組織;(2)管壁浸潤型:腫瘤破壞支氣管壁并侵入周圍肺組織。(1)球型:腫瘤呈球型,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邊緣可呈小分葉,最大徑≤3cm;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類型為彌漫浸潤型:腫瘤組織彌漫浸潤,波及肺葉和肺葉的大部分,與大葉性肺炎或融合性支氣管炎所見肉眼形態(tài)類似。 (1)活檢標本和細胞學標本;(2)肺楔形切除及肺段切除標本;(3)肺葉(包括一葉、袖切、二葉及全肺)切除標本。描述示例:送檢楔形肺組織,大小xxxcm,縫釘長xxcm,切開(臨床已切開,切口處見縫線),縫線處可見一灰白、灰褐、灰紅結節(jié)(質韌、硬區(qū)),大小xxcm,切面顏色、質地,與周圍邊界,是否壞死,是否累及胸膜,距胸膜距離xxcm,若有支氣管,距支氣管距離xxcm。取材要點:(1)腫物;(2)腫物 最近胸膜處;(3)腫物 周邊肺組織;(4)余肺組織;(5)縫釘切緣3、肺段及肺葉切除標本 描述示例:送檢部分肺葉、一側肺葉切除標本,大小xxcm,在左/右肺的上/中/下葉肺門處可見支氣管、血管殘端。切開可見一灰白、灰褐、灰紅結節(jié)(質韌、硬區(qū)),大小xxcm,切面顏色、質地,是否壞死,與周圍邊界,是否侵犯支氣管(與支氣管關系)、是否累及胸膜(胸膜顏色、光滑或粗糙、增厚、粘連、凹陷),距胸膜最近距離xxcm,距支氣管斷端距離xxcm。余肺組織是否有空洞、實變、出血、肺大泡。(1)中央型腫塊:沿腫瘤所在葉/段支氣管切開,顯示腫塊和支氣管壁的關系。 中央型支氣管腔內型腫瘤取材,1、2號為腫瘤取材,3、4號為腫瘤與支氣管壁關系取材,如腫塊同時緊鄰胸膜,需增加可疑胸膜侵犯處取材 中央型支氣管管壁浸潤型腫瘤取材,1號為腫瘤與支氣管壁關系取材,2號為腫瘤取材,3號為腫瘤與胸膜關系取材,4號為腫瘤與周圍肺組織關系取材(2)周圍型腫塊:推薦沿尖葉(段)支氣管走行方向間隔1cm平行切開周邊肺組織呈書頁,也可沿腫瘤最大徑切開肺組織,間隔0.5-1cm平行切開周邊肺組織呈書頁狀。 取材要點:(1)腫物;(2)腫物 周圍肺組織;(3)腫物 胸膜;(4)腫物 大血管;(5)支氣管斷端;(6)血管斷端;(7)肺門淋巴結;(8)余肺;(9)衛(wèi)星結節(jié);(10)余病變肺組織(實變、空洞、膿腫、支擴)。1、腫瘤的大小可根據(jù)新鮮標本或固定后標本進行量取,尺寸測量要求精確到0.1cm(注意1、2、3、4、5、7cm為腫瘤TNM分期中的T分期節(jié)點); 2、如腫瘤為多發(fā)性,應分別描述并取材,同時注意周圍肺組織有無病變,如空洞、肺不張等注意取材; 3、支氣管腔內的小腫瘤可同時合并周圍肺的阻塞性炎癥,經(jīng)驗不足時可能會遺漏腫瘤,因而對于此類,應常規(guī)從葉支氣管至段開口仔細檢查、取材,必要時參考氣管鏡所見。 4、術中冰凍取材,應注意保護腫瘤與胸膜關系,不要在緊貼胸膜處取材,由常規(guī)石蠟切片時取材。 5、取材數(shù)量:如腫塊最大徑≤2cm,全部取材;最大徑>2cm,最大截面全部取材,其他截面有不同顏色質地區(qū)域相應取材;考慮MIA或AIS時,要求全部取材;最大徑>3cm,每增加1cm最少增加1塊。
注:文章內容摘自張杰教授主編《肺癌臨床病理檢查規(guī)范》,取材視頻轉自原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院病理科,特此鳴謝,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