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經(jīng)發(fā)揮有一門課叫“中醫(yī)氣化學”。首先講的是氣化問題,既有對宇宙氣化的探討,也有對人體氣化的探討。關(guān)于宇宙氣化的探討我們叫作五運六氣。五運六氣的核心就是《太始天元冊》,根據(jù)《太始天元冊》,《黃帝內(nèi)經(jīng)》衍生出了七篇大論,然后就有了我們的五運六氣。 《黃帝內(nèi)經(jīng)》說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對人來說也有影響,因為中知人事。因為五運六氣的思想,《傷寒雜病論》分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傷寒論》重六經(jīng)辨證,講六氣——風、寒、火、熱、燥、濕;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 圖片 《金匱要略》講五行——金、木、水、火、土,講臟腑的病機,所以有一章叫《臟腑經(jīng)絡(luò)先后病脈證》,就是在講臟腑的病機,臟腑歸在金木水火土五行面。只要把五運六氣的思想給搞明白了,你就知道《金匱要略》和《傷寒論》各有各的特點。 《金匱要略》偏重臟腑辨證,并非我們后世所講的臟腑辨證?!秱摗分v六經(jīng)辨證、講六氣?!督饏T要略》講五運、講五行、講形質(zhì)。兩者需分開,但又不能截然分開。因為它叫《傷寒卒病論》或《傷寒雜病論》,它本是一本書。五運六氣,它本是一體。沒聽說這個老師講五運,那個老師講六氣的。為什么是一體呢? 圖片 “黃帝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陰陽化生五行,五行運化六氣。《太始天元冊》講: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揔統(tǒng)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拔暹\終天,布氣”,五運終天指就是的五行;布氣,布的是風寒火熱燥濕六氣,就是指我們的五運六氣。五行和六氣合起來,你才能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這才是最根本原因。 圖片 《太始天元冊》首先講了:“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說的就是陰陽化生五行,五行運化六氣。那個陰陽化生五行,陰陽的時候我們叫做“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它就在講陰陽,陰陽化生五行,“五運終天,布氣”,五行又運化六氣,這是自然界也是人的一個基本規(guī)律。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先是有道,有了道之后,它肇基化元。它是“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它就開始推動事物的生成,它就開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揔統(tǒng)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其實給大家講的《金匱要略》和《傷寒論》是要分開的,一個講五行,一個講六氣?!督饏T要略》和《傷寒論》又是不能分開的,五運六氣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你只有用《金匱要略》去解《傷寒論》,用《傷寒論》去解《金匱要略》;你才能夠真正讀懂《傷寒論》。只有知道傷寒和金匱的區(qū)別,你才能夠真正讀懂《傷寒論》;只有知道傷寒和金匱的共同點,你也才能讀懂《傷寒論》。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如此而已。 |
|
來自: 繁星1 > 《中醫(y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