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出處:《金匱要略》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之?!?/span> 對治證狀之一:治尿頻、遺尿有效。我的一位長輩70多歲了,多年來一直苦于尿頻。特別是晚上,要起床數(shù)次,而且比較急。我原來一直認為是她年紀大了,腎功能衰退,所以才導致這樣??戳讼旅孢@個醫(yī)案,我得到啟發(fā),準備讓老人也試試甘草干姜湯。 2、醫(yī)案: 【醫(yī)案舉例】趙守真醫(yī)案:劉君,30歲,小學教師。患遺尿甚久,日則間有遺出,夜則數(shù)遺無間,良以為苦。醫(yī)咸認為腎氣虛損,或溫腎滋水而用桂附地黃湯,或補腎溫澀而用固陰煎,或以脾胃虛寒而用黃芪建中湯、補中益氣湯,其他鹿茸、紫河車之類,均曾嘗試,有效有不效,久則依然,吾見前服諸方,于證未嘗不合,何以投之罔效?細診其脈,右部寸關皆弱,舌白潤無苔,口淡,不咳,唾涎,胃納略減,小便清長而不時遺,夜為甚,大便溏薄。審系腎、脾、肺三臟之病。但補腎溫脾之藥,服之屢矣,所未服者肺經(jīng)之藥耳。復思消渴一證,肺為水之高源,水不從于氣化,下注于腎,脾虛而不能約制,則關門洞開,是以治肺為首要,而本證亦何獨不然。景岳云:“小水雖利于腎,而腎上連肺,若肺氣無權,則腎水終不能攝,故治水者必先治氣,治腎者必先治肺?!?/span> 本病緣于腎,因知有溫肺以化水之治法,又甘草干姜湯原有治遺尿之說,更為借用有力之依據(jù)。遂疏甘草干姜湯:炙甘草八錢,干姜(炮透)三錢。每日2劑。3日后,尿遺大減,涎沫亦稀,再服5日而諸癥盡除。然以8日服藥16劑,竟愈此難治之癥,誠非始料所及。 |
|
來自: 風聲之家 > 《便秘、泌尿、失禁、腹瀉、肛腸、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