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糖尿病多飲、多食、多尿、消瘦與中醫(yī)的消渴病基本相同,但隱匿性的輕型,包括少部分糖尿病較重型者在臨床上無典型的三多表現(xiàn)。由于這類患者無證可辨,故不能以傳統(tǒng)的三消療治。筆者根據(jù)此類患者多呈肥胖型體質(zhì),濕痰型表現(xiàn),乃采用祛濕化痰的療法辨治,取得較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一、一般情況介紹:50例患者中,均是以頭暈,高血壓,肢體麻木,下肢水腫等不同癥狀求診的,皆無多飲、多尿、多食等典型的糖尿病表現(xiàn),而是在追查上述諸病因中,經(jīng)化驗發(fā)現(xiàn)血糖、尿糖增高而確定的。50例中,男22例,女28例,……無癥狀者6例。 消渴病的基本病機是腎水不足。漢·張仲景主以腎氣丸,清·陳士鐸在其《石室秘錄》中率先提出“消渴之證雖分上、中、下,而腎虛以致渴,則無不同也。故治消之法,以治腎為主,不必問其上、中、下之消也?!边@一學說直接影響到著明醫(yī)家葉天士。直至今日,科學的發(fā)展,使中醫(yī)治療隱匿型消渴病不得不突破這一治腎的規(guī)律。當前益氣、化瘀等治法已有報導,而從痰論治者報導不多,愿共同進一步求之。 二、采用祛濕化痰的依據(jù):此類患者多無異常的脈象和典型的三多表現(xiàn),但多數(shù)患者呈肥胖體型,舌苔多滑膩,舌質(zhì)多淡潤,多伴有頭暈,下肢水腫或食欲不振或餐后痞滿,大便不爽等濕痰作用下的表現(xiàn),故采用滌痰燥濕法為治。 三、療效標準的判斷: 1.以癥狀消失和血糖降至5.6mmol/L以下及尿糖屬陰為臨床治療。 2.以癥狀改善,血糖接近正常為好轉(zhuǎn)。 3.以癥狀不改善,血糖、尿糖不降為無效。 四、治療和觀察 協(xié)訂處方:清半夏20克,白芥子15克,枳實15克,大黃6克,蒼術(shù)10克,川芎15克。 用法:每日一劑,一劑分二煎。早、晚各服一煎,每煎150-200毫升。 用藥期間停用西藥降糖藥物的使用。 用藥期間適當控制飲食,一般不超過五兩/日。觀察期限:以二個月為限。 五、治療結(jié)果: 1.臨床治愈:38例,占76%;好轉(zhuǎn)5例,占10%;無效7例,占14%。總有效率為86%。 典型病例 患者,女,57歲。以頭暈及下肢浮腫和時有迷糊,于90年8月4日就診。 緣患者既往體健,唯近2-3月來常頭暈,迷糊,健忘,下肢水腫。脈象弦滑,舌質(zhì)略淡,舌苔白滑稍厚。 西醫(yī)查體:血壓135/90mmHg,心肺(一)、腹肝脾(一),下肢輕度指壓性 水腫。尿常規(guī):尿糖(++),鏡檢(一)。血糖:6.9mmol/L。血流變:高粘 滯血癥。血脂:膽固醇:12.72β-脂蛋白(一),三酸甘油脂:4.9mmol/L。 診斷:糖尿癥、高脂、高粘滯血癥。中醫(yī)診斷:濕痰癥。 治療:采用上記協(xié)定處方,連服二月后,癥狀消失,多次尿檢:尿糖(一)。血糖復(fù)查:4.6mmol/L。臨床近期治療。復(fù)查血流變:血脂及高粘血癥亦示好轉(zhuǎn)。 體會; 1.中醫(yī)是以辨“證”為核心的醫(yī)學,而有些病實無證可辨,本組50例中有近10例患者無癥可言,但從體征,如脈象、舌苔、型態(tài)等仍有跡可循。本組50例患者中無一例有典型的三多癥狀,從中醫(yī)辨證講屬痰濕病的范圍,而據(jù)此以治,癥狀改善,血糖等下降,說明糖尿病隱匿型不得概用中醫(yī)的三消常規(guī)治療。 2。消渴病出現(xiàn)三多,古人有治腎之論,近又有氣虛、血虛、氣血虛、血瘀等病機學說。而無癥狀型糖尿病報道極少。本組50例隱匿型糖 尿 病患者,從脈、舌、體征有48例屬濕痰型者,而均投以燥濕、滌痰之藥,有47例近期臨床治愈和好轉(zhuǎn)。 3。本組50例治療二個月,飲食適當?shù)叵拗疲瑧?yīng)該屬治療、膳養(yǎng)的綜合結(jié)果。時間短,病例少,有待今后做實驗,以說明其機理。 來源 李今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