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不管是任何一種動物,都是需要進食的。食物是物種存活必不可少的一種東西,吃東西幾乎是所有生物的本能,這是沉淀在基因里的。 先秦時期,名字已經(jīng)不可考的一個人曾經(jīng)寫過《優(yōu)孟歌》,里面是這樣說的:
意思是啥呢?住在山里耕田太辛苦了,難以獲得食物…… 在遙遠的古代,人們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獲得食物。在司馬遷的《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這樣寫韓信: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韓信經(jīng)常在一個亭長家混飯吃,人家亭長老婆煩他,就提前做好飯端到內(nèi)室去吃,他來了后根本不給準備食物,韓信一怒之下走了,玩絕交??墒撬I啊,只好去河邊釣魚,一個洗東西的老大娘看他餓,就給他吃的東西…… 韓信是有大本事的人,可小本事他卻沒有,所以差點餓死,不管你有多大本事,沒吃的你算是白搭。 那么,古人都吃啥?對食物有什么了解?古代的時候,人們的主食又是什么呢? 一、茹毛飲血到各司其職我們都知道,食物緊隨人類,如果沒有食物,則不會有以后的諸多文明。但在遠古時期,人們卻只能采集和狩獵,也就是我們常常聽說的“茹毛飲血”,當(dāng)時還不會用火,人們吃生肉。 我們無法知道第一次的熟食是如何開始的,但肯定是跟天災(zāi)有關(guān),比如打雷或者干旱導(dǎo)致起火,燒死的小動物被饑餓的人們撿食吃掉,他們感覺味道比生的要好很多,于是開始有意識的去保留火種。用火是人類文明的起源,熟食是人類區(qū)別動物的開始。 西漢禮學(xué)家戴圣的《禮記》中這樣說:
說古代不知道用火,人們吃草木之果實,鳥獸的肉。而第一次用火則記錄在《禮含文嘉》中,是這樣記載的: 燧人氏鉆火始炮生為熟,人無腹疾…… 這里說燧人氏最開始用火將食物做熟。《禮含文嘉》的原作者有爭議,大多數(shù)人認為是三國魏時開始有,后來經(jīng)過了宋朝人和清朝人的重新修訂,但具體原作者是誰,則無法考證。 人們開始用火吃熟食,則發(fā)展出了相應(yīng)的文明,周朝的時候,已經(jīng)有專門管理食物的官職,比如“烹人”、“ 膳夫”、“庖人”這些。在《周禮·天官冢宰·宮正/外饔》中記載膳夫是這樣說的:
啥意思呢?就是膳夫掌管王的飯食、飲料、牲肉、美味,以供養(yǎng)王、王后和太子。凡饋送王的飲食,飯用六種谷物做成,牲肉用六種牲,飲料用六種清飲料,美味用一百二十種,珍肴用八種,醬用一百二十甕。 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出重要的信息,在周朝時,王吃飯要六種谷物、六畜、飲料、美味小菜、八珍、醬這些都用得非常多。可以想象,在周朝時,人們對飲食的要求已經(jīng)非常高了,各種烹飪方法也都相應(yīng)出現(xiàn)。 那么,古時候的烹飪都是怎么樣的? 二、古代的烹飪首先,炒菜出現(xiàn)得非常晚,常規(guī)做法是煮、烤、蒸。 炒菜出現(xiàn)得晚可以理解,原因是古代那個鍋不支持。遠古時期,人們用一塊天然帶凹陷的石頭去煮飯,后來發(fā)展出了用泥捏的鍋,叫“陶鬲”。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被冶煉出來,于是又有了“鐵釜”。其實這些代表的全是鍋。那有人就會說了,既然有鐵鍋了,怎么就漢有炒菜?我們要知道,那時候的鍋是個罐子形狀的,就是上面一個口,中間一個大翁肚,下面或平底或帶三個小短腿,跟現(xiàn)在的砂鍋差不多,這怎么炒? 古代人煮肉主要用鼎,做飯主要用鬲。烹飪方法上,漢代禮學(xué)家戴圣在《禮記·內(nèi)則》記載了“炮豚”的做法:
“豚”是指的小乳豬,而“炮豚”,其實就是烤小豬,在那個時候,這道菜屬于咱們上面說的周朝王室“八珍”之一。 一直到唐朝時,這樣的烹飪習(xí)慣也沒有大的變化,唐朝時候的方法仍然還是這老三樣,宋代李昉﹑扈蒙﹑李穆等人共同編撰的《太平廣記》中記載唐朝時一道名菜“渾羊歿忽”的做法是這樣的:
意思就是說把鵝放在羊肚子里烤,烤好后吃鵝不吃羊,咱們不說浪費了,只說烹飪方法上,唐朝和前面的朝代沒有太大區(qū)別。 炒菜真正普及是在宋朝,我國冶鐵技術(shù)出現(xiàn)得很早,但規(guī)模并不大,全都被用在軍事和農(nóng)業(yè)上了,直到宋朝時,冶鐵技術(shù)出現(xiàn)大飛躍,普通人才有了鐵鍋,炒菜也開始真正開始。但是,最早的一例炒菜則是在魏晉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中記載了兩樣炒菜,一種是炒雞蛋,一種是煎鴨肉。 炒雞蛋他是這樣說的:
而且僅此一例,在宋朝以前再找不到炒菜了。 連炒菜都沒有,古代人平時的主食是啥?他們的素食和肉食都有什么? 三、古代人的素食和肉食古代人的飲食和現(xiàn)代人一個最大的不同在于,古代人對醬特別依賴,因為煮食的菜多,需要醬料去調(diào)味。平時主要的食物有這么幾種:肉、餅、醬、脯、米。 這些食物,其實都是伴隨著遠古人類流傳下來的,肉類上,周朝以前的夏商,人們以牛肉、豬肉為最,羊肉很少。到了周朝后期春秋早期,冶鐵技術(shù)出現(xiàn)后,牛耕隨之出現(xiàn),耕牛成為農(nóng)業(yè)社會的保護動物,退出了人們的主要肉食譜,這時候的主要肉類就是豬肉和雞肉。
周朝的八珍中就有烤乳豬。 而到了秦漢時,窮人吃狗肉和雞肉,富人吃羊肉,當(dāng)然了,窮人如果機會合適,也是可以弄點羊肉嘗嘗,司馬遷在《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有過這樣的說法:
意思是盧綰和漢高祖劉邦是好哥們兒,倆人關(guān)系很好,里中禍賀兩家以羊和酒。 到了唐朝時,人們對羊肉特別依賴,上到王公貴族,下到普通百姓,都喜歡吃羊肉,豬肉和魚肉次之,而狗肉則是叫化子和窮人吃的,在唐朝時,說人吃狗肉是罵人的話。 《舊唐書·高仙芝傳》記載高仙芝被罵:
素食上,我國古代一直以餅和米為主。 《漢書》中記載:
而到了唐朝時,餅已經(jīng)成為了大眾居家的主要“硬食”,唐朝的餅花樣百出,有煎餅、餡餅、燒餅。 在粥類上,古代北方主要是小米為主,南方就是大米。而宋朝以后,北方開始以面食為主,不過粥仍然是居家生活的主要稀飯類食物。 我國古代飲食,準確來說,從宋朝以后開始真正的花樣百出。宋朝以前的飲食,不管是從烹飪手法上還是物品選擇上,都是有著巨大限制的。到了明朝后,由于海上東方航線的開辟,流入進來很多外面的蔬菜,國人的餐桌從此更加的豐富。 到了現(xiàn)代,整天聽人一臉發(fā)愁的說晚上吃什么好呢?這讓古人無法想象,有吃的就不錯了,還發(fā)愁吃啥?這就是我國穩(wěn)定發(fā)展的結(jié)果,我們不用再發(fā)愁吃啥,而是發(fā)愁怎么吃好和怎么吃健康。 當(dāng)然了,食這個課題太大了,咱們在這里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并沒有過于深入。我們雖然說的僅僅是古人的食用習(xí)慣,但從餐桌可以看見歷史。所以,我們說食物的同時,同樣也是在說古代國人的歷史進步和變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