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距離,有時真的是不可思議的! 疫情防控放開前,只要我遛彎一到潮白大堤上,肯定馬上就收到兩段提示短信,一段大意是說:如果您在疫區(qū),請暫緩進京;另一段大意是:如果您已經(jīng)進京,請落實三天三檢,7日內(nèi)不聚集、不聚餐…… 燕郊離北京就是這么近,只隔著一條潮白河,我在河東邊,北京在河西邊。我在潮白大堤上散步遛彎,連北京的疾控部門都搞不清我是進京了還是沒進京,只好同時發(fā)兩條短信,以免遺漏。 燕郊離北京就是近,三年疫情中時不時地就跨省交通中斷,我都是騎著自行車往返之間。 燕郊離北京近有何用?今年上半年三個月封控,不是北京有疫情,就是燕郊有疫情,把我封控在北京不能到燕郊,干枯了家里的花草、渴死了兩只養(yǎng)了十幾年的大烏龜。 燕郊離北京近有何用?下半年北京、燕郊疫情仍不斷,北京規(guī)定“7日內(nèi)有疫情的縣不準進京”,后來又搞出彈窗,有彈窗的不準進京。下半年是把我封控在燕郊了。 國家發(fā)布“新十條”,北京市迅速跟進,這回可以兩邊自由往返了吧? 真的人算不如天算!兩邊的“陽了的”人數(shù)像雪崩一樣大爆發(fā),沒幾天,就得知以前的同事們、朋友們、家人的朋友們、朋友的朋友們,紛紛的“陽了”。 陽者咳聲嘆氣,怎么我就樣了呢?我是怎么陽的呢? 陰者瑟瑟發(fā)抖,早陽不如晚陽,還是盡量躲著點兒為好。 兩邊都陽爆,哪邊都得躲,只好自愿丟失進返京的權(quán)利,更不敢動窩了! “新十條”之前,是一條潮白河隔開了北京與燕郊; “新十條”之后,是“陽爆了”的大環(huán)境無形地隔開了北京和燕郊。 北京和燕郊之間的“近”,是真的近嗎? 我堅持每天上午遛彎,這是每天必須做核酸的時候養(yǎng)成的習慣。那時,我總是早上6:00起床,吃過早飯,7:30下樓做核酸,然后就去遛彎,遛兩個小時左右才回家。不做核酸了,我把遛彎的習慣保持下來,因為我覺得我從遛彎中獲得了好處——肚子明顯變小了。 兩個小時大概是走12000步吧,有時走街道,更多的是上大堤,各個街道各個方向間或著走,每天都會有新鮮感。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本月7日是大雪,8日看到潮白河封凍了一半,18日就看到有人在冰面上走了。 看到有人在冰面上走,除了讓我擔心冰還不厚存在塌陷的危險外,更讓我想到了前兩年的冬季——進京需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前兩年做核酸還是自費的,為防止有人不做核酸不能過檢查站會從冰面上進京,就把長達幾公里的潮白河大堤公園全部用鐵板或鐵網(wǎng)圍上——這距離,就是不到一厘米,你就是過不去! 防疫情,就是要有距離存在,“不聚集”嘛! 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guān)心都只能在微信中,也挺悲哀的。 可也倒好,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都忽略不計了——反正遠的見不到,近的也見不到——微信上都一樣了! 我已經(jīng)近三個月沒見到孫子了。剛才孫子與我視頻聊天,放下手機寫此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