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strong> 楓解:夫子之未見,沒有遇到見過的是什么人呢?愛好仁的“好仁者”嗎?那他門下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算什么?難道也算不上是好仁之士嗎? 夫子之未見者有二,一是“好仁而惡不仁”者;一是“一日用其力于仁”而“力不足”者。通俗點說,一個是“喜愛仁”卻“厭惡不仁者”的人;一個是終日踐行仁道卻力有不逮的人。 前者很好理解,對一位發(fā)愿“與之作良伴”的仁人來說,不去厭惡,甚至棄若敝履般對待“不仁者”,對待那些還沒有生發(fā)良愿的人,有體諒、同情之心,甚至盡自己的能力去啟蒙、引導(dǎo)他們,這應(yīng)該是份內(nèi)之事。這樣的“好仁者”,當(dāng)然是“無以尚之”無可比擬的好人了!哪怕是“惡不仁者”,沒辦法與未發(fā)良愿的人相處,也不會,更不能去厭惡憎恨之,最多也就是讓那些“不仁”的言行別加諸“其身”,別傷害到自己。仁人之志,不強加于人,這是對上文的進一步詮釋,發(fā)良愿,體他人,循序漸進! 夫子作了假設(shè),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一日用其力于仁”,整天把力量全部凝聚到踐行仁道上,這已經(jīng)近乎君子了,自然也就不會有“力不足”的情況發(fā)生了——良愿生,力自足! 前一節(jié),從富貴貧賤之外因入手;后一節(jié),自良愿生發(fā)之內(nèi)因作剖。君子之行,始于足下,是自己修心持身之道,何曾成為公德律人?強扭著讓他人按自己的意愿來,不然便斥為“不仁者”,惡之,乃至鼓而攻之,哪里還談得上什么仁呦。仁者能判定他人是否“違仁”,在于是否“得其道”,是否違悖了禮制公義,那是大家認(rèn)可的普適規(guī)則,無論成文,或不成文,都有清晰界限,有章有法,非一家之言,非一己之喜惡。 但是,如何在滾滾紅塵之中滔滔濁世之間,時刻護持住那一縷良愿靈火呢?捫心自問,道難且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