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降脂藥物,大家都不陌生,作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礎(chǔ)用藥,臨床使用非常普遍。盡管如此,對于降脂藥物的認識和使用上還是存在許多誤區(qū),致使多數(shù)患者血脂控制不達標。 一般人看報告都是拿檢查結(jié)果與化驗單所附的正常參考值范圍進行對照,只要沒超出范圍,便認為結(jié)果正常,無需治療。殊不知,化驗單上所附的正常范圍只適用于正常健康人,對血脂的控制要求是按風險高低分層、因人而異的,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血脂控制目標越嚴格。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例,健康人群 < 3.4 mmol/L,高血壓或者糖尿病 < 2.6 mmol/L 以下,急性冠脈綜合征、腦卒中、高血壓合并糖尿病 < 1.8 mmol/L,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心血管,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及死亡風險。 降脂藥物主要分為六大類:即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膽酸螯合劑、膽固醇吸收抑制劑、PCSK9 抑制劑。不同種類的降脂藥物的作用機制、降脂特性、降脂強度、代謝途徑、半衰期、副作用等均不相同,臨床上需要根據(jù)患者高血脂的不同類型、控制目標、肝腎功能狀況以及病人對藥物的耐受情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用。
相關(guān)閱讀(點擊查看):他汀、依折麥布、依洛尤單抗...... 常用降脂藥物大盤點!
任何藥物(包括中藥)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降脂藥物也不例外。汀類藥物可導致肝功異常(轉(zhuǎn)氨酶升高)、肌肉損傷(常常表現(xiàn)為肌肉疼痛、肌酶升高,橫紋肌溶解極罕見),但發(fā)生率并不高,只有 0.5 ~ 2%,停藥后大都可以恢復正常。從降脂藥物中獲得的益處與其副作用相比,前者遠遠大于后者,因此,患者大可不必因噎廢食。只要在用藥過程中(尤其在用藥早期),注意觀察和監(jiān)測(肝功、肌酶等),安全性還是完全有保證的。一般說來,當轉(zhuǎn)氨酶升高 3 倍以上、肌酸激酶升高 5 倍以上應及時停藥。
有些患者因為擔心這類藥物副作用,拒絕用藥或不敢長期用藥,這種做法并不可取。 對以膽固醇(CH)和低密度質(zhì)蛋白膽固醇(LDL-C)增高為主的患者,臨床首選他汀類降脂藥,他汀的降脂療效具有「6%」效應,也就是劑量增加一倍,只能使 LDL-C 進一步降低 6%,而不良反應風險則大為上升。因此,一般不主張盲目增加他汀劑量,可以采用聯(lián)合治療,如他汀類與依折麥布聯(lián)用,這樣既可以增強降脂效果,又不增加藥物副作用。不可否認,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但效果往往也是因人而異。 一般說來,飲食控制對于降低甘油三酯(TG)效果較好,對于降低膽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效果較弱。這是因為膽固醇的來源包括飲食攝入(外源性)與體內(nèi)合成(內(nèi)源性),其中后者所占比重更大。 此外,還有些高脂血癥是由某些疾病(如甲減)引起的,因此,對這些高脂血癥患者,除了控制飲食之外,往往還需要借助他汀類藥物治療。
有些患者認為,只要用上降脂藥物,就可以放開吃喝了,其實這是不對的。生活方式干預是糾正脂代謝紊亂的基石,不控制飲食,完全依賴藥物,不僅血脂很難控制達標,而且還可能因為降脂藥物用量過大而增加藥物的副作用。因此,糾正血脂紊亂一定要「雙管齊下」,管住嘴,邁開腿,同時配合調(diào)脂藥物,這樣治療效果才會更好。 脂代謝紊亂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他汀類藥物的作用不僅僅是降脂,它還具有抗炎、保護血管內(nèi)皮、穩(wěn)定甚至逆轉(zhuǎn)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減少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等諸多益處。服藥的時間越長,在這方面體現(xiàn)的越明顯。因此,那些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的病人,最好能堅持長期服用。一旦停藥,不僅高血脂會卷土重來,而且他汀的心血管保護作用也隨之消失。 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有晝夜節(jié)律變化,肝臟在夜間合成膽固醇的能力最強,所以,降脂藥物(尤其是短效藥物)最好是在晚上睡前服用,這樣更能充分發(fā)揮降脂作用。但對于長效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服藥時間就可以比較靈活,固定在一天當中任何時間都可以。 針對混合型高脂血癥,有時需要將他汀類藥物與貝特類藥物聯(lián)用。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上述兩類藥物聯(lián)用,會明顯增加肝損傷和肌損傷的發(fā)生風險,因此,兩藥聯(lián)用時,建議錯時服用,早餐后服貝特類,晚上睡前服他汀類,這樣可以增強療效,還可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我們所說的血脂主要包括四個指標: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其中,HDL-C 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其余三項對心血管具有損害作用,這其中又以 LDL-C 的危害最大,臨床上,通常將 LDL-C 作為調(diào)脂治療的靶目標。而降低 LDL-C,應當首選他汀類藥物,但是,如果患者甘油三酯(TC)異常升高(大于 5.7 mmol/L),此時有可能誘發(fā)急性胰腺炎,在這種情況下,為安全起見,應優(yōu)先選用貝特類藥物,處理高甘油三酯血癥,待甘油三酯降下來以后,再加用他汀類藥物。 患者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4 ~ 6 周)定期復查血脂、肝功、肌酸激酶(CK)等指標,以便了解藥物的治療效果以及副作用,指導下一步的藥物調(diào)整。
如果血脂未能降至目標值,則應調(diào)整用藥劑量或改用其他降脂藥物,必要時也可考慮聯(lián)合用藥。若經(jīng)治療后血脂已降至目標值,則按原劑量繼續(xù)用藥。 如果肝功轉(zhuǎn)氨酶超過正常值上限的 3 倍或出現(xiàn)無法解釋的肌肉酸痛伴 CK 明顯升高,應及時停藥處理。 很多患者因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常常選擇一些保健品來代替藥物,深海魚油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從深海魚類中提煉出來的不飽和脂肪成分,對降低甘油三酯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沒有降膽固醇的作用。目前市售的保健品魚油達不到有效濃度,沒有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的證據(jù)。因此,不能代替他汀類藥物。 ? 本文僅供醫(yī)療衛(wèi)生等專業(yè)人士參考
|